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秦時明月之俠道墨問》第三百一十三章 臉和命誰更重要?【求訂閱*求月票】
秦時明月之俠道墨問正文卷第三百一十三章臉和命誰更重要?【求訂閱*求月票】然後晉遙的思緒再次飄了出了邯鄲王宮。

貌似他挖來李斯之後,又要去挖韓非了,韓非為何入秦,是因為秦國不希望韓國出現一位大才擋住他們東出的腳步。

可是現在秦國的戰略方向變了,從趙韓變成了楚;而將來威脅韓國的就從秦國變成了他的趙國。

這樣一來,以韓王和韓國那群大臣的尿性,肯定也會想盡辦法來拖住趙國進攻的腳步,然後把韓非像鄭國一樣賣給趙國。

最後的結果就是,李斯和韓非還是會同門相鬥。

所以,姬不火老祖說的,大勢所驅,歷史無法更改,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有些事是被大勢所驅的,只不過細節上發生了變動。

廉頗和公孫龍看著說著說著,吃著吃著就停籌不食、精神遊歷的晉遙都是停下了快子。

晉遙也被叫回了魂,但是韓國貌似真的是要去一次,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跟嬴政撞車搶人了。

公孫龍這次沒有開口,也不好開口,所以開口的是廉頗。

晉遙問道。

廉頗思索了許久,然後看向了公孫龍,這種事,還是公孫龍這樣的文官更加清楚一些。

只是廉頗也很清楚,這種變法的事,其實公孫龍反而不好開口。

原因很簡單,百家是為什麼存在的?

百家最初的時候就是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學說,被一國用為國學,而那一派也會在治國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出自己的東西。

這種習慣也是漸漸的形成了百家就國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法家弟子多在秦、韓的原因,因為只有這兩個國家是以法學為治國理念的。

所以,為什麼有模板不抄,根本原因就在於,其他國家很難再得到法家的大才和人才入國,因為秦、韓已經成了法家弟子的聖地。

其他各國想要復刻秦國之路,那也很難招攬到那麼多的法家弟子,尤其是那個能掌控法家弟子的法家大才。

如今的秦國雖然是以法治國,但是丞相呂不韋都不是法家,可見想要得到一個能擔任相國主持變法的大才是多麼的艱難。

而公孫龍身為名家之主,若是在趙國執政,卻去用法家之法來變革趙國,那他有何顏面在名家立足,有何顏面在天下人面前再自稱名家之主?

同樣的那也與公孫龍的治國理念相悖,並不在公孫龍的能力範圍之內。

公孫龍倒是沒有生氣,也沒有因此而產生抵觸情緒。

晉遙沉默了,這確實是個問題,沒有人可用啊!

變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商君在秦國變法用盡了他的一生,還幾乎耗盡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的一生,兩代君王大臣才讓法治在秦國站穩腳跟。….

趙國呢,趙國鮮有法家士子,也很難從秦國手中撈到法家大才。

現在的李斯,恐怕也是剛剛接觸到法家,還不是未來那個完全體的李斯。

晉遙沉默了許久,然後問道。

廉頗和公孫龍都看向晉遙,不知道他的這個天下是指的什麼。

晉遙說出了自己的意思。

廉頗從軍事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若論政治之明,秦國最有一統的資格,其餘各國加

起來也不如!」公孫龍毫不客氣地說著。

晉遙看著兩人認真說道。

法家的理念就是富國強兵,因此軍功爵和吏治改革成了秦國的根本,有一定的能力去改變了各諸侯國的分封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一統之後,秦國行郡縣,而沒有任何阻礙的原因,因為秦人已經習慣了。

公孫龍認真地說著。

晉遙點頭,他一直以為中央集權只是一個名稱,現在他終於知道了,這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概念,一個體系,一個由中央君王直接掌控整個國家的權利。

這也難怪當初管邑之戰的時候,安陵君敢直接懟信陵君讓他下不去台的原因,只因為安陵君手中掌控著整個魏國的南方疆域,是真正的封君,遠比封疆大吏的權利更高。

晉遙看向廉頗和公孫龍認真地說著。

秦國走了那麼多年法家的路,有錯的,有毒的都體驗過了,他們直接照著學,然後規避掉秦國探索過程中的錯誤。

廉頗和公孫龍都看著晉遙。

照搬照抄很容易,但是結果就是,他們會被天下人嗤笑,說他們就是拾人牙慧,是一群抄襲者。

晉遙笑吟吟地看著公孫龍和廉頗。

墨家三表法就是借鑒、借鑒、再借鑒,規避、規避、再規避!

你說我抄?墨家的事能叫抄?我這是揚長避短!

公孫龍還是開口了。

他也明白了,晉遙其實已經想好了路子,自己只是來當一個過渡的丞相,等著一位法家大才的出現。

晉遙認真的說著。

廉頗和公孫龍沉默了,作為趙王你都能不要臉的去抄了,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晉遙再次開口。.

魚龍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