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傳感器存在,眾人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看到多少毫安容量。
通常這麽大的電池也就3000毫安左右,陸楊其實不需要看,都知道他研究的柔性固態電池是目前鋰電池的多少倍儲能。
大概三倍多一點,不出意外應該是不到1萬毫安。
果然查看數字顯示的電量為9423毫安,稍微再把電池擴大一點點,就達到1萬毫安了。
而現在這款柔性固態電池的重量,只有150多克,正常的1萬毫安充電寶,重量絕對超過200克,有的甚至達到300克,和手機的重量差不多。
現在陸楊的這種電池,不需要更多設計,已經能夠用在手機上,電池容量絕對能超過1萬毫安,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以及充電快!
1秒鍾不到就能將1萬毫安充滿,這就是固態電池的絕對優勢。
實驗室內的所有人,都從這些數據中,看到了將來的應用場景。
並且看陸楊的眼神完全不同了。
以前陸楊還只是億萬富翁,靠著黑頭按摩儀,再加上資本運作,百億身價沒有問題。
但現在,有了這種性能的固態電池,再加上剛才潘教授說到這種材料可以運用在燈光上,甚至再算算隔熱材料的應用范圍。
陸楊的身價簡直不可想象!
聽說陸楊還沒有女朋友,此時實驗室裡的幾個妹子已經眼睛放綠光了,真想倒追陸楊,成為陸楊的女朋友。
好在這裡的女孩年紀都比較大,心裡有自知之明,只能在心中感慨一句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她們絕不承認是對自己的顏值沒有信心。
接下來又進行了各種測試,包括在低溫狀態下的充放電效果。
結果非常讓人滿意,眾人見證了劃時代的新能源電池誕生。
潘教授笑道:“給這種電池起一個名字吧。”
陸楊也沒有推辭,不過從黑頭按摩儀上就能知道陸楊其實是個起名廢,想了好一會,他才說道:“那就叫蝴蝶一號吧,這麽炫麗的外觀,還有本身的材料也使用了蝴蝶翅膀,嗯,就叫蝴蝶一號。”
以後電解質升級,儲能再次增加,還可以叫蝴蝶二號,三號,無窮無盡。
陸楊心中這樣想到。
大家自然沒有意見,於是柔性固態電池就有了一個新名字,叫做蝴蝶一號。
倒是沒有人覺得,會因為取名蝴蝶,會暴露用了螺旋二十四面體,這種結構早有人發現,但從來沒有人能夠將它利用。
就是因為缺少陸楊掌握的特殊導電試劑。
可以說結構只是佔據負極材料當中百分之30不到的比重,更大比重還是特殊試劑。
就連潘教授也搞不懂這種試劑的具體制作原理,只知道它能將螺旋二十四面體融合在一起,如果用電子掃描顯微鏡查看負極材料。
就會看到無數小螺旋二十面體,隨機被融入在試劑中,完全沒有任何規律。
這和先前的攪拌工序有關。
所以螺旋二十四面體暴露沒有任何關系,別人沒辦法從暴露的內容反推出蝴蝶一號的製作方法。
“論文還是要發的吧?”潘教授問。
這些日子大家做實驗,還是按照標準論文方式,把大部分過程都記錄了下來。
至於陸楊使用的配方,陸楊並沒有公開,但這不影響寫論文。
最後論文裡,只要把其他研究員們的大致實驗圖文並茂的列在論文當中,
用到陸楊單獨配置的試劑時,可以取個外號,比如叫做LY1試劑,最後在成果展示上,數據詳實一些。 相信各大頂級期刊,都不會拒絕這樣一篇論文。
因為這是有成果支撐的東西,還是一項可以改變世界的技術。
陸楊也知道這次研究的項目,有太多內容可以寫成論文了。
單單是螺旋二十四面體,這個黃星小蝴蝶的翅膀,就可以寫成全新的論文。
畢竟以前有人研究黃星小蝴蝶,只是發現了它翅膀的特殊結構。
陸楊發現的卻是這種特殊結構,在其他方向上的使用。
在潘教授看來,論文肯定要發。
這可是給夏國爭奪榮譽的事,而且發表論文,又不會導致具體機密被泄露。
見陸楊在考慮得失,潘教授也說了說自己的看法。
“可以,那就寫幾篇論文宣傳一下吧,不過沒必要發在國外什麽頂刊上了,就發在我們中文期刊上,別人想要了解我們這項技術,就來看我們的中文期刊,慢慢提高我們中文期刊的影響力。”陸楊最後說道。
潘教授很滿意陸楊的決定,他只是希望宣傳這項技術,並不是一定要陸楊發在國外頂刊。
有些事他想去做,但他能力有限,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改變不了一些規則。
現在就連許多教授的職稱評級,都是看有多少篇SCI論文,潘教授記得當初自己想要申請科研經費,申請的時候,別人就看在國外發表了多少論文。
如果是發表過多篇影響因子高的論文,那科研經費就容易申請下來。
這種風氣也不能說不好,潘教授卻是極為不喜歡的。
他沒辦法改變的規則,在陸楊這裡就不成問題了,因為成果足夠改變許多規則。
能讓國外的人低下高傲的腦袋,認可夏國的這項技術, 甚至為了了解這項技術,不得已找翻譯,或者自己學習中文。
時間線往前推個100年,夏國的精英學者,多半要學習德語,因為那時候德國有很多頂級大科學家,他們研究的東西,必須去學習,才能不落後於別人。
大量留學生也是去德國留學。
後來夏國成立,蘇國派遣大量專家幫助我們,無數專家基本上都需要掌握蘇國語言。
提升國際影響力,在國外成立孔子學院,想要靠著古老文化去吸引外國人學習中文,在潘教授看來這只能是一廂情願。
只要夏國能持續提升國力,大量前沿科技,都由夏國人研究出來。
那時候孔子學院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他們不想學中文,也要想辦法掌握這門語言。
“嗯,最近我看不少報道,說你抄襲國外的同學,我看這次剛好可以邀請媒體,宣布我們取得的重大突破,算是回應那些亂七八糟的言論,你覺得怎麽樣?”潘教授想到在網上看到的一些消息,說道。
這些日子大家也不是完全兩耳不聞窗外事,陸楊在國外打官司,最終結果沒下來,場外風波倒是搞得很大。
而且陸楊還有些落入下方了,因為目前國外多家大公司,發布了新產品。
這些新產品,正是陸楊目前的財源,生發按摩儀。
潘教授也希望陸楊能順風順水,量子通訊研究資金,都是陸楊提供,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要不是他的微博關注沒幾個人潘教授都想站出來,幫陸楊回應網上流傳的荒謬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