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隱退十年後復出,我把文娛玩壞了》第三百六十章 舌尖與故鄉
《lemon》火了,音樂之王這個馬甲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這首歌的熱度還沒過去,宮村便再次收到了來自“音樂之王”的作品。

 歌名《loser》.

 依然是千島語歌曲。

 另外一邊,秋田美穗,也收到了來自“音樂之王”的消息。音樂之王說給她寫一首歌。介於《lemon》的質量,秋田美穗很爽快地答應了音樂之王。她也成功拿到了《my all》.

 拿到這首歌的瞬間,她就已經瘋狂愛上。

 ……

 華夏。

 《舌尖》第一期在緊張的籌備後,終於迎來了播出。

 這是許放第一次做美食節目。

 青果視頻在此之前已經放出了一些拍攝的花絮。同時許放、白雨萱、許曉柔也都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宣傳了《舌尖》。

 】

 因此《舌尖》一播出就受到了無數粉絲的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也將同時在千島、鹿島和搖光區播出。

 許放策劃的《舌尖》主打的是“發現世界美食”。

 節目前期的重點肯定是華夏美食。到了後期,華夏美食都拍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拍一下千島美食,世界各地的美食。

 節目一開播,粉絲們便聚集在青果平台。

 “為許放而來。”

 “哈哈哈許放他們在蓉城錄節目的時候,我們在一家餐廳。偶遇了呢。”

 “羨慕可以和許放偶遇的。”

 “額……在街頭聽了許放唱的《成都》”

 “這一期的主題是辣!

 看著標題瞬間就點進來了。”

 墨雪、辛然兩閨蜜都是吃貨。

 對於不差錢的他們而言,夢想就是吃遍世界美食……盡管這個夢想過於遠大了。

 但沒關系,現在可以跟著《舌尖》……先過過眼癮。

 墨雪、辛然買了一堆零食,一邊吃零食,一邊看電視是她們的祖傳節目了。而且她們確信,看美食節目,肯定免不了嘴饞,所以先備好吃的。

 免得看著餓得慌。

 點擊《舌尖》開始播放。

 《舌尖》一開始就是整個蓉城的航拍畫面。鏡頭從高處往下拉近。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然後鏡頭隨著鏡頭轉向一條美食街、菜市場,人聲鼎沸,人間煙火。

 這時候讀白也隨之響起。

 “每個地方都有獨一無二的飲食密碼,口味偏好。這種口味簡單家常,卻一脈相承。無需繁複的技藝,炫目的配料,卻在入口瞬間便能喚醒故鄉的記憶……”

 鏡頭從許多美食製作的畫面上掠過,切換。

 “在蓉城的街巷裡,就隱匿著這樣一些味覺記憶……他們心無旁騖,數十年專攻一種味道。在歲月的堅守中,用一個個老味道,鎖住了蓉城人的味蕾和情懷……”

 鏡頭拉進到一家麻辣燙店。

 這家名叫“李二麻辣燙”的店鋪是藍星蓉城生意最火爆的麻辣燙店。

 蓉城人說,吃麻辣燙就要吃李二,皇家的味道……確實,李二,人家可是皇帝,現在開麻辣燙店。那可不是皇家的味道嗎?

 《舌尖》才剛開播,但彈幕已經密密麻麻了。

 “臥槽!

 才剛開始就已經有味道了。”

 “麻辣蓉城。”

 “我知道這家麻辣燙!”

 “每次回家都會去吃……看到這裡突然就想家了。真的是家鄉的味道啊。”

 “看到這熱辣辣的紅油,就已經流口水了。”

 《舌尖》的鏡頭跳轉到“李二麻辣燙”的後廚。

 老板李二和他的老婆周大姐,以及家人們正在忙活著,準備著食材。

 “李二家最受歡迎的是牛肉,每天要準備一萬多串。在牛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欠粉和調料,攪拌和勻,用竹簽串好後,在冰櫃放置一夜,才能口感嫩滑,味道十足。”

 “麻辣燙的麻辣口感,其實是源自於蘸料。麻辣燙的蘸料一般分為三種,乾碟、全味乾碟、油碟……”

 畫面中三種蘸料的配置過程完全呈現出來。

 乾辣椒、小米辣、蒜蓉、香油……

 僅僅是呈現出來的麻辣畫面,就已經讓人唇口生津。

 “為了給客人最好的味道,李二家的麻辣燙店蘸料,通常都是統一配置,這是吃麻辣燙唯一不能自由發揮的環節。”

 “晚上六點開始,是李二一家最忙碌的時候,精心製作的麻辣燙能夠被大家認可,總是會讓全家人感動開心……”

 畫面切換至李二家麻辣燙生意的火爆。

 店裡每一桌都坐滿了客人。

 食客們大快朵頤,舉杯暢飲,說說笑笑,好一番人間煙火。

 好一番熱鬧快活。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我為什麽大晚上要看這個?”

 “看個節目……清口水直流。”

 “看得我也好想吃麻辣燙!好想去蓉城吃。”

 “不能吃辣的我,現在很想辣一下……”

 麻辣燙之後,蓉城篇還有泡菜、臘肉、香腸……

 “到川蜀來就知道泡菜的意義了……”

 “每家每戶都有泡菜。只是每家每戶泡菜的味道,各有千秋。”

 “姑媽們的泡菜都選應季最鮮嫩爆滿的蔬菜。醃製前,洗乾淨,晾在屋簷下,輕微脫水。鹽和涼白開按1:50的比例混合。”

 “蘿卜、仔薑、豇豆、再放上辣椒提味,蒜頭殺菌,花椒增香。……一切就緒,是請出老鹽水的時候了。它相當於發面時的酵母。有了它,壇子裡的雜菌得到抑製,乳酸菌的數量佔據上風。在這種菌的作用下,蔬菜中的糖轉化為乳酸,造就了泡菜酸爽的風味……”

 “往壇眼裡倒進清水,阻斷空氣和細菌……”

 泡菜的製作過程出現在節目中“娓娓道來”。

 觀眾甚至調侃:導演……不!許放打算教會我做泡菜。

 就細節到了這種程度。

 很多川蜀外出打工的人看到這裡,都紛紛在彈幕裡說:

 “最喜歡吃泡菜了!尤其是泡蘿卜!”

 “蘿卜一絕!喝稀飯的時候吃,簡直停不下來,嘎嘣脆……”

 “突然就想念媽媽做的泡菜了。想家了。現在就想回去怎麽辦?”

 “我也想家!

 ”

 食物通常都與故鄉聯系。

 看到食物,吃到某種獨特的食物,就會想起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那是故鄉,也是家的味道。

 川蜀篇佔據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篇幅。

 第一集的後三分之一,都是關於山城美味的。

 而山城美味,又有二者不可不提:小面、火鍋!

 這二者在山城遍布大街小巷。

 只有在魔幻3d城市山城,你才可以看到這樣的吃麵場景:街邊,或者是巷子裡,擺著一排排的藍色或綠色塑料凳。

 食客們端著一碗豌雜小面,以凳為桌,就這麽貓在街邊吃麵。

 這種感覺就像小時候喜歡端著碗,在左鄰右舍串門一樣。

 很接地氣。

 充滿著人間煙火。

 小面在這一集中佔據著很小的篇幅。

 重頭戲還是在山城火鍋上。

 許放、許海福、許曉柔、白雨萱,四人作為美食偵探。他們選了山城最有名的“老城火鍋”。

 這家火鍋店據說是山城最早的火鍋了,開在老城區。老板很有性格,開門隨緣。想開門的時候開門,想休息的時候關門。

 門面是人家自己的。

 有時候一個星期都不開門一天。

 許放他們為了拍這一期,可是蹲守了三天,才蹲到他開門的。

 即便這樣!

 這家火鍋店的生意依然火爆到爆炸。

 運氣不好,排隊就得排好幾個小時。

 許放他們有節目組特權,這才不至於一直苦哈哈等在外面。

 “山城又俗稱霧都,氣候潮濕,為了驅寒去濕,纖夫、農夫等體力勞動者,就地取材,在幾塊石頭上搭成的灶上燃起火來,架起瓦罐,燒沸開水,將大把的辣椒、花椒等放入沸水中。將食物燙熟之後食用……”

 “這就是火鍋的雛形。”

 “幾千年形成的飲食習慣,跟隨著歷史的發展潮流,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山城火鍋。”

 在節目中,老爸許海福將火鍋的起源來歷說得頭頭是道。

 他來擔任解說、“旁白”簡直再好不過了。

 在火鍋桌上,許海福、許放四人聊著天,點著菜,等著火鍋鍋底端上來,打上火,在麻辣鮮香熱烈的氛圍中,吃著、聊著。

 古老與現代在山城交相輝映。

 徜徉其中,仿佛穿越時空。火鍋則像活化石,承載了幾百年來,這裡獨有的碼頭文化。

 許海福似乎是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山城火鍋是他這生最愛。

 “山城人吃火鍋啊,講究吃豬牛鴨的邊角余料,比如豬腦花,牛的毛肚,鴨腸,鴨血、腰花、雞胗等。”

 “所有這些都證明了,馳名的山城火鍋,起源於窮苦的碼頭文化。”

 “正是這些獨具特色的東西,形成了如今山城火鍋獨有的風味。”

 “山城火鍋的蘸料非常獨特。為了不讓鍋裡滾燙的牛油燙了嘴,也為了取出火鍋的燥火,山城人用香油作為蘸料,因為調味料都添加到了火鍋裡,所以香油裡只需要放一點蒜蓉就可以了。”

 “以冷香油對抗滾燙的紅油,既以毒攻毒起到降溫的作用,使剛撈出來的美味看著滾燙,實際並不傷人。又將香油的芝麻香味再次摻入其中,讓食物的香味再上一個台階。”

 滾燙的火鍋在節目畫面中跳動著。

 快子上夾著鴨腸“七上八下”。

 滾燙的汽霧中,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火鍋的香辣味。

 紅紅的濃湯沸騰著。

 許放等人在吃火鍋的過程中,似乎也變得更加熱烈奔放。

 難怪山城的妹子都這麽辣……

 吃火鍋的時候許海福聊到了家,他說火鍋是一家人、一群人一起吃的。把家裡的小孩、老人、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吃一頓熱辣的火鍋,聊聊天,問長問短,感覺這種方式和氛圍很快樂,很幸福。喝喝酒,聊聊天,開開心心。

 華夏人的美食,和家人、朋友是分不開的。

 在華夏,

 不存在孤獨的美食家。

 因為華夏的飲食文化中,大家一起吃,美食才會有他應有的味道。

 “我為什麽要在大晚上看這個。”

 “手裡的外賣頓時就不香了。”

 “想家!

 想回去吃火鍋。”

 “現在想一起出去吃火鍋……”

 很多人都說想家了。

 無論是蓉城人還是山城人,抑或是其他城市的人,都說想家了,想念家鄉,想念家鄉的味道……

 墨雪、辛然看到山城火鍋的時候,兩個人頓時就嫌棄他們準備好的零食了。

 辛然:“今天的薯片一點都不香呢?”

 墨雪:“我也覺得……要不我們點一個火鍋外賣吧?”

 辛然:“火鍋外賣吃不盡興!我們現在出去吃。”

 墨雪:“可是現在都晚上十點了。”

 辛然:“十點才是夜生活的開始嘛……先吃火鍋,然後去路邊攤……不撐不歸。”

 墨雪:“好!”

 然後二人就頂著夜色,出門去找“山城火鍋”。雖然吃不到在山城原汁原味的火鍋。但有那個意思就是了。

 《舌尖》第一集播出後,反響比預想中要好。

 據很多麻辣燙、火鍋的店家反應,外賣和堂食在當天比平時翻了一倍。

 大家都被《舌尖》勾起了食欲。

 在網絡上,麻辣燙、火鍋、《舌尖》都衝上了熱搜。

 與此同時,

 “想家”、“故鄉”、“家鄉的味道”也成為了熱搜詞匯。

 很多人都在家鄉的味道下面,留下自己記憶中,家鄉的美食,記憶中的味道。

 滿滿的思念在網絡間蔓延。

 “如果家鄉可以找到養活自己的工作,我願意留在家鄉。”

 “誰願意背井離鄉啊?都是為了討生活。”

 “回不去的故鄉!”

 “家成了一年回去呆幾天的站點……在外漂泊才是打工人的主旋律”

 “家鄉大概就是用來思念的吧?”

 許放也沒想到,一檔美食節目,竟然會讓“故鄉”、“思鄉”衝上熱搜,成為熱門話題。

 翻看著網友們的評論。

 許放發現,大家都是想念和熱愛家鄉的,只是迫於無奈,也家人分離……很多人的妻子孩子在老家,自己在外掙錢養家。

 有人說出來的時候孩子才三個月。

 回去的時候都會叫媽媽了。

 但看到自己,卻依然很陌生……不那麽親近。

 看著看著,許放忽然想到了一首歌。

 《故鄉》。

 “我是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

 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

 在異鄉的路上每一個寒冷的夜晚

 這思念它如刀讓我傷痛

 ……”

 ……

 ……

 求月票、推薦票、打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