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共和國軍隊要來前線打仗,附近的遊擊隊紛紛趕來會合。
城市裡的遊擊隊多由一些無業軍官、大學生、修道士所領導,其成員大都是社會中下層的普通民眾,有農民,有馬車夫,有逃兵,還有走私販子。
這些在平日裡相互間沒什麽關系的人,為祖國的自由和獨立而團結到了一起,在保衛信仰的旗幟下,並肩跟維特人戰鬥。
杜桑一邊指揮工兵對皮吉特附近地區的情況發動大偵查,一邊從這些遊擊隊了解城內的情況。
從他們口中得知,皮吉特作為維特人登陸祖瓦大陸的第一個據點,意義非凡。他們把本地居民趕出城外,讓從維特本土遠道而來的冒險商人、資本操縱者和土地投機家住下,這些人熱血沸騰,打算在新大陸上開創輝煌的事業。
久而久之,這裡逐漸變成了一座維特人的城市,周邊不僅形成了龐大的工業區和農牧業基地,還駐扎有大量的部隊。在獨立軍掀起的起義浪潮中,皮吉特幾乎沒有受什麽影響。
但是最近情況有所不同,許多遊擊隊員在偵察情報時,發現有維特軍隊開始撤往南方。
他們聯系城內的工人,又花錢買通一些維特的低級軍官,了解到當地駐軍長官不知為何突然開始撤軍,恐慌的市民們都說祖瓦叛軍要打進來,於是許多人也收拾家當坐船出海,隻留下一些擁有固定資產的工廠主。
可憐的城防司令隻好按抽簽的方式組建民兵隊伍,平時進行一些戰術訓練,戰時再召集起來。這些民兵各方面訓練均不到位,裝備不佳,戰場紀律及士氣均不及職業軍人。
別的國家均有類似部隊,一般作為守備部隊使用,有時也作為不時之需投入正式戰場,其作戰能力值得懷疑。
這天清晨,先頭偵察部隊看到了高大的城牆。當他們報告說有一條河阻攔在大軍前方時,杜桑立刻就下令騎兵奪取橋梁。
金燦燦的頭盔、招搖的羽飾流蘇、高筒皮氈帽和華麗的皮披風,這些著裝昭示著祖瓦龍騎兵的威武和銳氣。
維特人根本沒有想到祖瓦也會有騎兵。一看到成排的騎兵們高舉軍刀策馬奔來,維軍士兵便倉促地丟下被損壞的橋梁逃跑了。
工兵們抓緊時間修複了河上的橋梁,然後大部隊開始渡河,但河對岸的敵人想趁此機會發動進攻,把他們趕回去。
杜桑看到了敵軍將要采取的行動,他馬上命令預備隊中的4個營強渡河流。
士兵們脫下背包,高舉著火槍從淺處趟水過河。他們的英勇進攻使維軍的戰線陷入混亂,一場廝殺過後,維軍放棄了這個打算。
皮吉特城外有許多村莊,維軍事先把村民趕走,把房子拆了,拆下的木頭和砍下的樹木用來修建工事。房子再用稻草填滿,以便一旦失守就放火燒村,讓敵人葬身火海。
獨立軍花了好大力氣一個個清理這些村莊,還為此犧牲了100多名士兵。
第二天早上9點,所有敵軍都逃回要塞,閉門自守。
但杜桑還是盡力避免圍城戰。他派遣一名使者進城,向城內守軍許諾:如果他們投降,杜桑能保證他們的安全和保留一定財產。但使者很快被趕了出來。
既然沒談攏,杜桑也隻好下令封鎖皮吉特城。冰封的地面部分消融,士兵們開始挖圍城壕溝把城市圍起來。他還調來炮兵對付城牆,正好看看炮兵部隊的威力。
輜重部隊運來了27門圍城用的臼炮。
這是攻城炮最重要的一種,它炮身短,但射角極大,威力巨大,射程較短,一般用於破壞工事或防禦戰。 猛烈的炮擊聲震天動地,卻讓大家感到很舒心,他們希望依靠這些巨炮轟開敵人的城牆。
可是在消耗300多發炮彈後,杜桑在望遠鏡中看到敵人的城牆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缺口,他有點失望,但也可能是城牆太堅固。
炮兵們在空心鐵球中灌入一些松節油、樹脂、動物脂、硫、硝之類的易燃物及助燃物,製成用於縱火的燃燒彈。這樣炮彈再打進去便可以破壞房屋、造成人員財產損失。這個點子是杜拉德之前無意提到的,盡管他本人現在也十分懊悔。
中午,軍官們奉命組織幾支敢死隊,護送工兵們摸到牆根以安置炸藥。
在重新調整好部署之後,杜桑下令發起了第5次總攻。這次他們成功佔領了外圍建築,士兵們從數個缺口蜂擁而入,經過一下午的奮戰,終於在城牆上插上了祖瓦國棋,將維特的守軍推回了城市裡面。
事實證明民兵的戰鬥力確實不行,盡管在一些退伍軍官的鼓舞和組織下,守城部隊又主動向城牆發起了三次猛烈的進攻,但是每一次都被對方所擊退。
面對部隊慘痛的傷亡,城防司令隻得向部下保證最後再抵抗三個小時,他親率僅有的500名維特正規軍一路殺上城牆,雖然嚇了敵人一跳,但大局已定,功敗垂成,他們又被趕了下去。
眼看如此,維軍再也堅持不住了。總督向城防司令請求議和,懇請允許他去和祖瓦人商談投降條款,杜桑也派人來表示歡迎他的提議。
這個條款最終達成了,只要守軍終止防守,他們可以帶著完全的軍事榮譽。
距離開始攻城過去了5天,伴隨著鼓聲,城內到處點亮火把,所有飄揚著的維特旗幟都被撤下,換上了祖瓦的國旗。祖瓦士兵也在城裡張貼安民通告,保證大家的生命安全。
條款很慷慨,因為杜桑一開始就想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春天已經臨近,他需要盡快消除威脅,然後聯系亨利,組成聯軍並把部隊投入到別處。
但很快,沒有等他派人聯系亨利的部隊,對方的人卻找上門來,並帶給他一個可怕的消息。這個消息甚至抵消了拿下皮吉特的喜悅,因為他的盟友又出了狀況,而且這次比以往要嚴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