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帶明末回漢唐》第21章 其樂融融
  李華可以給劉安保證,但是他沒有辦法解釋得清楚。

  李定國雖然因為孫可望的降清,心胸變得狹窄,但是的領兵作戰的本領並沒變弱。

  能夠乾死尼堪和孔有德兩位大清親王,靠的絕對不是運氣。

  尼堪是滿清入關前老一輩中剩下的唯一一個能戰親王,而孔有德更是東江降軍中的佼佼者。

  繼承了李嗣興的記憶,李華對自己這位便宜老子充滿了信心,尤其是在作戰方面。

  劉安頷首道:“劉安會為世子守護好這些百姓,願世子順利找到晉王,大軍旗開得勝,打贏這一仗。”

  實際上劉安還是對這一仗不抱太大的希望。

  即使是伏擊也要考慮到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

  劉安雖然長的像武將一般魁梧,但是他並沒有打仗的經驗。

  他只知道打仗除了智謀之外,還要看雙方之間實力的對比。

  當然,他也希望此戰能夠大勝。如若那般,世子勾畫出來的未來確實可以實現。

  “會的,我們一定會勝利,施真人不是說本世子能活到八十歲嘛,要是敗了,本世子又如何苟活?”李華笑著調侃道。

  “玄初信世子殿下。”

  李華最擔心的還是這些百姓,他走之後,這些人就基本上就沒了安全保障。

  他又囉嗦了幾句:“劉先生,一定要先確保前路安全再讓百姓前進。山中到處都是岔路,說不定在哪個岔路口就會跟敵人撞上。”

  “我們在這山中會迷路,韃子的兵馬遠道而來,更加容易迷路。現在不怕韃子的追兵,但是要小心這些迷路的韃子兵。”

  李華琢磨過,他們這些天走的速度原本就很慢,要是有追兵早就追上他們了。

  既然沒有追兵的危險,那麽唯一的危險就是與那些迷路的清軍碰巧遇上。

  清軍號稱擁有五萬兵力,總數是不少的,而且其中有正黃旗的八旗兵,有吳三桂的嫡系漢軍。

  也有一些原本孫可望手下的降軍,成分相當地複雜。

  這樣一支軍隊在管理上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

  那麽在追擊明軍的過程中出現迷路的情況也不奇怪。

  山中道路難行,但是在交錯的山谷間又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山間小路。

  劉安絲毫沒有嫌李華囉嗦,他能夠感受李華是真心關切這些百姓。

  在這個時代哪怕是能夠表面上做到關心百姓的上位者就已經非常的難得了。

  能夠做到發自內心的,那就是鳳毛麟角的明主。

  “世子殿下放心,玄初會小心行事,要是有韃子要傷害到這批百姓,那麽就一定是從玄初的屍體上踏過去。”

  李華拉著劉安在邊上交代了一番。

  土灶邊上,施道淵已經開吃了。

  這隻肥碩的公長尾雉,在騾肉湯中吸收了肉湯中的各種味道,鮮美無比。

  此時老道就將其抓在手上撕咬,與之前高深莫測,故作清高的模樣判若兩人。

  李華和劉安回頭的時候看到這一幕,不禁相視而笑。

  “劉先生,一起飽食一頓。明日我們就要分道揚鑣,但是誰肩上的擔子都不輕啊。”李華道。

  岩龍已經裝好了兩份肉湯放在邊上冷著。

  竹碗的湯底下全都是肉,還有一些心肝雜碎夾雜著山菇竹筍若隱若現,湯頂飄著一些金黃炒米。

  這些炒米都是李本忠帶人剛剛製備好的。一粒粒的表面焦黃,香氣四溢,

此時還漂在湯頂上。  等到它們充分吸收了湯汁之後,就會漸漸沉下去。

  李華端起一碗肉湯泡炒米遞給劉安。

  劉安道了一聲謝,將竹碗端在手中。

  李華自顧自用嘴輕輕吹了一下漂在上層的炒米。

  順著碗邊輕輕吸溜了一口。

  鮮!

  李華找不到更多的形容詞。

  這是自己來到這裡吃的最像樣的一餐了。

  驢肉和馬肉都是肉食中的極品。

  他們雜交出來的騾子,更是美味。而且這騾子還少了幾分腥膻。

  騾子沒有繁殖能力,也許就跟豬被閹割了一般。

  眾人見李華開吃,也都開始吃了起來。

  只有施道淵,那個志樂真人,還在對那一隻雞發動最後攻擊。

  “道長,明日出發後的路線?”李華喝著肉湯,蹲到了志樂真人的邊上。

  見到李華蹲了過來,施道淵像是正在進食的野獸,雙腿蹲在地上,朝著邊上挪了半步,似是十分嫌棄李華。

  聽到李華的話,志樂道人白了李華一眼道:“只要跟著貧道走就是了,莫非世子信不過貧道,那麽你去找別人帶路好了。”

  “呵呵,本世子可沒這個意思,道長您繼續吃吧。”李華也不想自找沒趣,這志樂真人的目中無人完全不分場合。

  熱臉碰了幾次冷屁股之後,李華乾脆就將這個志樂真人給當成透明人。

  看樣子,這個志樂真人只是立志讓自己快樂。哪怕是這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樣的人就應該將其扔在一邊自娛自樂。

  雖然只是一頓簡單的肉湯泡炒米,李華卻能夠感覺到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叫做幸福的情緒。

  並非是他們的處境改善了,而是李華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多日以來積蓄在眾人心頭的愁緒似乎一掃而空。

  可能是因為吃了一頓有肉的飽飯。

  可能是因為臥病多日的李華突然間好了,而且變得跟他們特別親近。

  也可能是因為李華告訴他們即將有一場決定勝負的大戰。

  而他們將會趕時間參與進去,這是一場必將載入史冊的大勝仗。

  世子爺在說這場戰爭的時候,給他們列出了各種可以取勝的理由。

  這些士兵們怎麽聽怎麽有理。

  李華拿著後人整理出來的磨盤山之戰勝負理由,自然是極有說服力的。

  也許是從來沒有人會跟這些大頭兵講當前的形式。

  當李華分析當前明軍在西南與韃子之間力量的對比之時。

  將士們雖然有很多聽不懂的地方,但是依然聽的津津有味。

  更何況李華還教他們直刀盾牌術。這可是真正實用的戰場廝殺本領。

  這個時代的將領為什麽大都是將門世家,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因為指揮作戰以及一些練兵方略都是家傳的學問。

  普通人根本學不到,又怎麽去做將軍呢?

  李華跟別人不同,他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來拯救這個即將沉淪的民族的。

  他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他要聯合身邊能夠聯合的所有力量。

  而即使是他身邊所有的力量聯合起來,相比於已經跟中原的地主士紳聯合起來的韃子,也顯得過於弱小。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身邊的人都變得更強大。

  假如他掌握的知識能夠讓身邊人強大,他不會吝嗇將自己的知識傳給身邊的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