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格勒城西北三十裡,一個叫做柯爾克孜的小村落。
此時,昆格勒附近還不是後世那樣的完全荒蕪地帶,還接受著鹹海的滋養,綠洲地帶附近的草原十分遼闊。
當沈慕華帶著兩千龍騎兵走到這裡時,前出三十裡的偵騎立即通報有大隊人馬殺到。
沈慕華隻得佔據了這處小村落,然後又在外面加了一道矮牆。
於是,在敵人抵達前就形成了外圍平均寬度約百米,第二道防線約五十米的雙層防線。
村落裡有水井,並無缺水之虞。
唯一可慮者,到了此地時,他們攜帶的乾糧已經差不多了,最多還剩五日。
幸虧一路上在行軍時,他們為了防止走漏消息,控制了大量綠洲最外圍的牧戶,從他們那裡得到了一些羊隻。
又脅迫牧戶收割了大量的牧草。
於是,在兩道防線之間還有大量的羊只和牧草。
但這些也最多只能堅持十日。
問題是,他們攜帶的彈藥由於戰馬運力問題實在有限。
前面說過,他們都是一人雙馬,一匹馬騎乘,一匹馬駝載糧草、大衣、火炮和彈藥。
為了將自身火器的優勢發揮大最大,乞塔德讓龍騎兵一個班就擁有一門小炮,這便是兩百門,每門小炮準備了三日份的彈藥,當然了,這是按照三個白日連續不斷作戰來配置的。
按照乞塔德之前的想法,自己是來搶劫的,不是來佔據的,若是三日都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那就趕緊撤走為妙。
而在野戰中,他相信自己普遍一手馬刀、一手短銃的配置能讓再多的敵騎吃不了兜著走,再加上一支實力強大的龍騎兵,怎麽看也不會大敗。
不過,他顯然忘了一件事。
敵人若是不與你接觸,而是將你圍起來又該如何?
人家是本地作戰,有著源源不絕的兵員和糧草供應,而你是異地作戰,決不能持久!
何況,哈木楊的五千騎並不是他訓練出來的,他的表現如何直接決定著閃擊戰的效果。
一開始,他們的對手,如今希瓦汗國亦剌克阿爾圖克確實想全力拔除沈慕華這顆近在咫尺的釘子的。
他讓自己的人馬瘋狂進攻了三日!
但三日過後,雖然消耗了沈慕華大量的彈藥,但自己也損失慘重。
對於阿爾圖克來說,部隊傷亡三成就算是損失慘重了,他確實帶來了兩萬五千人,還包括弘吉剌人的五千人,三成就是六七千人!
自己還要依靠核心部族控制整個綠洲地帶,若是繼續這樣攻擊下去,不用其它三大部族出手,自己內部就先垮了!
而對於沈慕華來說,三日過後,自己的火炮彈藥已經只剩下兩發了,一發實心彈,一發散彈,若是敵人在第二日繼續進攻,他就只能依靠火槍進行防禦了。
火槍彈藥倒是充足得很。
不過,到了此時阿爾圖克改變了策略,也不容他不改變——欽博伊出現了警訊!
原本他是讓一直擔任外圍警戒,這三日並沒有出手的弘吉剌人繼續圍困的,但在得知綠洲的東部又有敵軍殺到時,弘吉剌人果如拉西姆預料的那樣,生怕自己唯一的城市昆格勒出事,招呼都沒打便撤到了昆格勒。
這讓阿爾圖克異常惱火,隻得派人去努庫斯、玉龍傑赤兩地,催促那裡的守軍前來支援,又留下一半人馬大約七千左右繼續圍困,自己則帶著剩余七千人開赴欽博伊。
就在此時,
一直在很遠的外圍等待戰機的哈木楊終於出現了。 哈木楊是老狐狸,參加過最近的沙俄與瑞典人、奧斯曼人的戰鬥,經驗十分豐富。
在過去的三日裡,他自然知曉沈慕華的困境,但他一直按兵不動,他要等待最佳的時機。
在歐洲作戰時,土爾扈特人也不會全部遵循俄國人的命令,而是自己選擇最佳的作戰時機,針對的也是敵人的騎兵。
雖然在幾次歐洲作戰時本部的損失也不小,但總歸是獲勝了,這給哈木楊帶來強烈的自信。
他認為自己對於戰場機會的捕捉在土爾扈特人裡鮮有對手。
“三日,依著那漢人小子手下大量的火器,肯定給希瓦人帶來了大量的損傷,也是士氣低落的時候,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
但出擊是出擊,但根據探子的匯報,敵人又分成了三隊,一隊繼續圍困沈慕華,兩隊奔向昆格勒,但明顯分作了兩撥。
一隊人數較少,提前一日出發了,一隊人數較多,次日才出發。
按說哈木楊應該當機立斷,立即對圍困沈慕華的部隊展開攻擊才是,但他又陷入了“若是敵人故意撤離柯爾克孜,以吸引我們進攻,然後撤離的部隊突然返回夾擊我們該如何?”
於是,他突發奇想,準備利用撤向昆格勒的兩隊時間上的差異,對提前一日出發的弘吉剌部展開攻擊。
他想的是,“一旦我部攻擊該部得手,圍困漢人小子的軍隊必然震動,此時,若是漢人小子頭腦還清醒的話,就可以主動出擊,柯爾克孜之圍不就解了?”
與乞塔德不同,他顯然是將對面的敵人全部看成了一家,根本沒有分清具體狀況。
於是,當弘吉剌人快要抵達昆格勒城時,他突然出現了,親自帶著五千騎突襲了他們。
弘吉剌人是希瓦汗國帶有蒙古血統最多的部族,裝備也最差,又在匆忙慌亂的時候,一下就被哈木楊擊潰了。
此時,哈木楊應該趕緊繞到柯爾克孜去解救沈慕華,但他並沒有這麽做,而是在昆格勒城附近大肆搶劫起來,這些日子,他的部隊也有些缺糧了。
但不幸的是,既然希瓦汗國的亦剌克到了,肯定對綠洲北端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他們將昆格勒城附近的民戶連帶著糧食、牲畜全部遷到了城內!
這下哈木楊不禁傻眼了,當他想起來還要援救沈慕華時,阿爾圖克趕到了!
此時,哈木楊的部隊分散在昆格勒城周圍幾十裡的村落裡,完全無法在短時間裡聚起來,正好給阿爾圖克各個擊破的機會。
此時,阿爾圖克已經知曉了欽博伊的敵人只有三千左右,而且城裡的守軍也沒有出擊,便放心對哈木楊部展開攻擊。
結果是明顯的,哈木楊大敗,五千人馬最終只有三千左右逃出了昆格勒。
就在他慌不擇道時,終於等來了乞塔德的人。
此時,他也不管沈慕華了,而是拚命往欽博伊城的方向跑——當然了,阿爾圖克也是故意將其往東邊趕的。
阿姆河的下遊河道普遍寬廣,還有大量的泥沙淤積,若不是本地人,是很難找到最合適的渡河地點的。
哈木楊等雖然也是有經驗的將領,但想要他們一下找出何合適的渡河地點卻千難萬難。
最後,他們在後世昆格勒與欽博伊之間,阿姆河西岸一個叫做薩亞特的地方被阿爾圖克包圍了。
哈木楊最終找到了最佳的渡河地點,這裡兩岸都是綠洲地帶少見的沙漠,河面又窄,河水又不深(大量河水滲到了沙漠裡),抱著馬脖子是可以渡過去的。
但阿爾圖克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乞塔德得到這個消息後,土庫曼之戰帶給他的興奮勁兒自然一下消失無蹤。
“怎麽辦?”
要援救哈木楊,就必須渡河,但他現在根本沒有合適的渡河工具,而得知欽博伊還有敵軍後,阿爾圖克立即下令讓阿姆河上所有的船隻駛往上遊,他自己要渡河,殲滅哈木楊後即可。
就在乞塔德想著怎麽辦時,薩亞特附近,一座剛剛扎下來不久的純白色大帳裡,一位年輕人神色冷峻地盤腿坐著,也在思考同一個問題。
阿爾圖克,希瓦汗國亦剌克(首席大臣),今年才三十歲。
與尋常曼吉特人滿面胡須不同, 阿爾圖克隻留了短須,還裁剪的整整齊齊。
白色絲綢裹成的頭巾,正中同樣一顆極品火紋石。
頭巾的右側還插著一根鮮豔的羽毛。
白色絲綢內襯外面還套著帶有內紋的綠色絲綢長袍。
挺拔英俊,皮膚白皙,若不是他眼神偶爾露出來的精光,乍一看,還以為他是一個知書識禮的普通年輕人。
但他顯然不是,他的親哥哥,曼吉特部的阿塔雷克(大酋長)已經四十多歲了,按說既然曼吉特部掌握了大權,就應該是他來擔任亦剌克才是,但族裡卻一致推選阿爾圖克就說明了一切。
一切成功的人都不是隨隨便便的,在阿爾圖克身上就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不久前波斯人攻打希瓦時,納迪爾沙帶了二十萬大軍,還有大量的火器,這一切都不是汗國所能消受的,何況納迪爾沙還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於是,當納迪爾沙攻陷希瓦並將該城洗劫一空後,希瓦人就投降了。
而在攻打蒙古人時,他們就不存在這種想法了,再從阿爾斯蘭嘴裡得知來的是蒙古人,並從俘獲的哈木楊偵騎嘴裡套出了一切後,阿爾圖克就篤定了。
他現在還在後悔。
後悔的是沒有一開始就采取圍困的措施,而不是冒冒失失就上去攻打,平白損失了大量的曼吉特青壯。
他也知道蒙古人既然敢過來,並在柯爾克孜布下大營,來的就肯定不止這些人馬。
他也在等待戰機。
而欽博伊敵人出現就讓他的戰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