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直接起身道:“陛下,臣覺得李縣男建議非常不妥,其策動搖國家安定統治,吾予以駁斥!”
房玄齡也起身拱禮道:“臣同意裴首宰之言,雖李縣男出發點是為國家,但卻也過分空想,予以駁斥。”
“臣蕭瑀,臣高士廉......”
除了杜如晦因病未來,其他人紛紛表示駁斥。
見眾臣篤定,李世民笑了。
“還未去做,就先言退,懼怕困難,那又怎會成功?”
“朕反倒覺得李縣男說得有幾分道理。”
“憶漢武大帝,鹽鐵專政,抑製豪強,拓我漢人千裡疆土,築不世基業...”
裴寂立馬打斷道:“聖上,萬不可學劉徹,武帝窮兵黷武,史書陳列在目,近者有煬帝,以戰爭拖垮國家,聖上清明,萬不可學!”
李世民沒有惱怒,還是笑笑。
“哦?朕還什麽都未做,只是討論,你裴寂就認定朕的想法是錯的嗎?還是說你認為朕就是那昏君?”
裴寂臉色大變,瞬間清醒過來,這大唐姓李啊。
“臣惶恐。”
李世民:“如今國家凋敝,內外交困,必須改革弊病,這事不能拖,更不能交給後來人,一定要在朕這裡解決。”
“朕心已決,財稅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朕也知,國家治理不僅人治,更要法治,定好規矩,無論是誰觸犯,必須懲罰。”
“想要國家興盛,就要讓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所以農稅改革、工商稅改革一定要推進!”
閣臣們看到李世民決心如此堅定,他們不敢觸怒龍顏,但臉色卻差極了,心中也是泛起寒意。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們內心的不願,畢竟改革必定要損害舊的利益集團,尤其是這些閣臣,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方盤根錯節的支持勢力。
不過李世民更知道改革不能蠻乾冒進,最好是溫水煮青蛙,看著內閣諸臣,“當然,一切國家法令需要成功的實踐方可普遍執行,財稅改革自然不能一股腦推行,先試點,從關內開始,若是效果好,那就推廣全國,若是不好,朕自會撤銷不提!”
一個定心丸吃下來,眾閣臣這才臉色好了許多,他們真怕李世民一意孤行。
可閣臣們還未回過神,又見李世民道:“朕乃帝王,當以身作則,這財稅就自朕始!”
“理清皇家土地,與萬民一同交稅。”
眾閣臣震驚,李世民此舉讓他們知道,這次,皇帝玩真的。
“令內閣在今年結束前擬好相應法令,貞觀開年即在關內試運行。”
至此,李世民一錘定音,改革逐漸深入。
內閣的這番爭論,在第二日的長安日報也刊登出來,一場大討論風暴開始形成。
對於農稅,支持者當然為窮苦大眾。
激烈的反對者自然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是豪強貴族,本就不納賦稅,想從他們口裡掏食,可真比登天還難。
而關於開征工商稅,大部分卻是觀望態度,其一是因為商人地位低下,沒有高層話語權,其二,則是長安日報寫到,國家將會支持商人,給予律法上的保障,而後會逐漸統一全國商稅。
單這一條對商人來說,就是極大的意外之喜。
商人最怕的就是政策的不確定性,若真如報紙上所言,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壞事,反而是大大的好事。
雖然看似征商稅會讓他們利益受損,但其實就算沒有商稅,他們被盤剝的程度也不小。
如今有國家政策支持,就相當有了靠山,一旦發生問題,就可以找國家申冤做主,這才是最好的發展。
不過此時一些官員擔心的不是財稅改革,而是透過財稅改革可以窺見新朝的發展脈絡。
李世民登基不過短短兩個月左右,但乾的事情卻不少,尤其是近半個月。
喝退突厥,革新軍隊,然後是國家機構大調整,再然後是如今的財稅改革,力度一次比一次大。
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未來大唐將會怎樣發展。
而在財稅改革發生沒兩天后,長安坊間流傳一則消息,那就是降爵行動即將到來,而這一次,降爵的主要目標是大唐李氏族人,起因就是霍亂事件風暴中的越州王李天保。
而後不久長安日報刊登了李世民的一句話:朕理天下,本為百姓,非欲勞百姓以養己之親也。
正是這一句話,似乎印證了即將到來的降爵行動,讓宗室人心惶惶。
隻隔了一天時間,玄甲軍便出動,隨後越州王李天保被緝拿入天牢。
此事一出,宗室人徹底慌了,他們明白,李世民這次絕對會拿宗室開刀,但他們也知道李天保犯下的罪。
他們不敢要求釋放李天保,但卻紛紛上書,原因是反對李世民自減威儀。
收到這些奏章,李世民心跟明鏡似的。
要說唐初建立時,四方不安,為了籠絡人心,李淵進行了大規模的封賞。
許多血緣關系極遠的的李姓,沒功勞,也被封王,甚至一些繈褓中的孩子,都被賜予了王爵。
但今時不同往日,唐建國九年,天下大致安定,當務之急是恢復經濟,與民休息。
且外患嚴重,如今這一大票的李姓宗王,沒有功勞但卻白白享受百姓的供養,佔據國家戶口人數,抽取賦稅,搶奪本該承擔國家徭役的勞力,損公肥私,乃國之蛀蟲。
且不論李世民這樣的現代人如何思考,就算是真實歷史下的唐太宗李世民,他也是在武德九年十一月開始了一場:罷血緣遠親,降爵位的行動。
如今也只不過是提前了兩月罷了,不過李世民還未完全開始貫徹行動,但他和李長河已經做好準備,在等一個機會,一擊必殺。
......
時間又過了幾日,朝廷倒也無大事,但長安城卻逐漸熱鬧起來,因為九月九日重陽節來了。
重陽節是古代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呂氏春秋》有記載,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活動。
而重陽節最開始出現是三國時期,至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出現了賞菊、飲酒習俗的文字記載,倍受文人墨客吟詠。
歷史上的唐朝晚期,更是成為“三令節”,被認定為法定節日!
如今時間,大唐民間對重陽節也很重視,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祭祖等活動更是一應俱全。
李長河也是第一次過古人的節日,最近坐鎮仁醫堂,來來往往也見到不少人來購買茱萸和艾草。
這不,今天正忙碌的時候,來了一個人,是蘇大晨!
他來是告訴李長河一個消息,那就是芙蓉園詩會要開始了,邀請他前去。
對李長河來說,這個芙蓉園詩會有些陌生,但是當聽到地址時,李長河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曲江嗎?
隋文帝惡曲,將曲江改名芙蓉園,後在隋煬帝時代,將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觴故事引入了園內,給曲江勝跡賦予了一種人文精神。
如今的曲江在隋朝芙蓉園的基礎上,擴大了園林建設規模和文化內涵。
這裡成為皇族、僧侶、平民匯聚盛遊之地,也是首都長安唯一的公共園林!
如此盛景, 李長河當然心神向往,畢竟歷史上的曲江流飲、杏園關宴、雁塔題名、樂遊登高等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均發生在這裡。
但其實更吸引李長河的一點是,蘇大晨說自己的女兒蘇羽沐也會去。
第二天便是九月初九,一大早李長河就帶著安家姐弟和鐵完山前往曲江。
鐵完山如今是李長河的護衛。
自從李長河救了他的母親,此等大恩,他自願為奴仆,供李長河驅使。
也是執拗不過,李長河只能收他為護衛,反正家大房屋多,多點人,人氣好點。
李長河今日穿著一身唐裝,身軀筆挺如鋒,一米八三的個頭,顯得精氣神十足!
可能美中不足的就是,頭髮不長,胡須不長,就算半個月沒有打理,也不過一厘米左右,與唐朝同齡人相比,太短了。
走在路上,行人也多了許多,多日前的戰爭陰霾擔憂似已散去,一片熱鬧的景象。
來到曲江,目之所及,片片菊花正在開放,人聲鼎沸,到處都是前來玩賞的人。
“真熱鬧!”李長河忍不住讚歎。
安家姐弟和鐵完山也是興奮異常,他們也是好久沒有出來,今日有機會放松身心,甚是開心。
正當他們四人到處遊覽觀看的時候,一個聲音叫住了李長河。
“仁心,原來你在這裡,走,芙蓉詩會快要開始了,我帶你去!”講話的是蘇大晨。
但李長河此時的目光卻沒在蘇大晨身上,而是看向了他身後的蘇羽沐。
“蘇姑娘,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