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遠物語》五十八章 主持大賽
  三月下旬,輕工學院主持人大賽如期舉行。這個比賽由文藝部、學習部和學院演講協會共同策劃,在明遠大學兩年一屆的科技節框架內打造,屬於為爭“五四流動紅旗”做貢獻的項目。文藝部方面希望借此改善學院活動總找不到主持的人才困境,同時認為可作特色活動的備選——校團委和校學生會並不排斥同一項目向兩邊匯報,只不過評分體系不同,各算各的。

  然而“團派”的務實觀點認為,填報校科技節的項目並不短缺,多搞一個活動費時費力,不如就由學院演講協會開辦一次主持人培訓班,既能解決人才供給問題,也節約團委學生會的經費和人力。演講協會和文藝部本是同氣連枝,一並與“團派”爭執不下。僵局之中,“團派”方面冒出一句,“勞師動眾的,問學習部意見了麽?”

  學習部長唐起哲一聽,拍案而起,“我們的意見就是必須辦!這活動是列成我部重點項目提交的,怎麽,各位都不看我部門計劃的麽?”

  這一下團派是沒想到的,跟文藝部吵來吵去,其實最想辦這活動的是一向佛系的學習部。唐起哲的想法非常單純,工科學生做 的能力太差,已成顯著短板,常辦交流會的學習部對此感受很深,希望辦點提升相關能力的活動。

  中立部門堅持,“團派”隻得松口,表示只要不與團支部風采大賽、舞蹈大賽等重要項目衝突,沒理由拒絕大家為五四紅旗錦上添花。三個承辦方一合計,索性提前到清明節前解決戰鬥。按計劃,學習部解決事,包辦各項申請流程和活動基礎工作;演協負責內容,落實比賽規則和評委;文藝部解決人,通過班級文藝委員組織參賽,並負責邀請校內有關方面嘉賓。

  “七折,決賽用湖上報告廳。”董風說。

  “你確定?裝得滿麽?”唐起哲明明摩拳擦掌。

  “沒問題,人的事我這邊解決。”

  “行!你懂我,就照大的整!”

  一向斯斯文文的唐起哲,這次動了真氣,聽董風說要用最大號的報告廳,那是求之不得,沒兩天就把場地使用的批文辦了出來。待演協拿出規則,文藝部通過各班文藝委員的管道在大一、大二兩個年級進行地毯式報名征集,又借“形勢與政策”的課堂進行了一輪宣講。雖然報名情況還是不盡如人意,但選手數量足夠支撐比賽順利進行。

  初賽的項目比較簡單,是節目類型自選的一段節目主持,一大票人都被董風拉去充了壯丁,“重在參與”。結果張遠、孟芝琳和李遊晉了級,在十二名決賽選手中佔了三席。

  “張遠你是整了個什麽節目?”李遊問。

  “體育類的,其實就是念了一段NBA解說……你呢?”

  “《走近科學》你知道吧,我來了一段那個。”

  “噗,挺適合你的。”

  “其實應該讓志傑參賽的,他弄天氣預報難道不比孟芝琳強?孟都進決賽了。”

  “孟芝琳初賽做的天氣預報麽?”

  “是啊,她在我前一個,把我都看傻了”

  “怎麽說呢?”

  “要真有她報的那個天氣狀況,我國今年農業收成可就堪憂了。”

  “哈哈哈哈,她肯定亂來的唄,重要的是台風和普通話。”

  “內容不重要麽?!我可是查了不少資料的!”

  “重要、當然重要,哈哈。”

  主持人大賽的決賽與初賽間隔一周,在3月最後一個周末舉行。

決賽選手們利用課余時間準備決賽內容,還得參加出場節目的排練,結結實實忙了一周。初賽為降低門檻比得非常簡單,決賽則分了自我介紹、自選主持、搭檔主持三個環節,每環節按抽簽序號依次進行。  張遠抽到的是3號,李遊4號,孟芝琳7號。搭檔主持環節的合作者方面,張遠抽到了2號魏曼,孟芝琳遇上帶頭參賽的唐起哲,李遊則與初賽第一名、決賽又抽到1號的岑筱亭配成一對——她是紡織工程專業的美女學霸,初賽時上的《新聞聯播》,大家都以為是誰打開了電視機。

  “怎麽承辦方的負責人也可以參賽的麽?”

  “哈哈,我負責申請場地而已,又不制定規則。”唐起哲說。

  “可是打分時不會照顧你麽~”

  “不會啊,評委是演協從外學院請的,不認得誰是誰。”

  “噢,這樣啊~那看來我的搭檔應該還有些實力~”

  “額……原來你的點是在這裡麽?啊……哈哈。”

  孟芝琳問唐起哲的,也是張遠想知道的。12名決賽選手裡,非學生會成員的實在不多,他一直疑心是否受到了優待。朗誦的話還行,主持?張遠自認能力很一般。看來主要是學生會成員參加活動比較積極,然後……學院整體水準真的不高。

  自我介紹環節整體上波瀾不驚,大家都是PPT加站樁輸出,說的情況半斤八兩,印象分恐怕要在形象和台風上找距離。PPT也是形象的重要方面,這部分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岑筱亭和魏曼。前者的PPT做得十分漂亮、一如其姝,後者則是大氣威武、氣魄驚人。兩人第1、2號出場,風格上形成強烈對比。而高開之後皆為低走,顯然令評委們大失所望。張遠、李遊在3號、4號出場,對比之下,自覺分數不利。

  自選主持環節,多數選手延續了初賽時的節目類型,但配上大報告廳的多媒體設備,效果增幅巨大。岑筱亭剪輯了一段新聞聯播的畫面,保留新聞音效,消去主播聲音,然後一人完成了大段演播廳與外景現場不斷切換的快訊播報。整個過程中她根本就沒看畫面,而時間把握得分秒不差,儀態、表情也像足那麽回事,練習精度顯然很不一般。

  魏曼選的場景是奧運會專題報道,包括對每日奪金點的前瞻評述和臨時插播進來的焦點賽況。盡管PPT用的都是靜態畫面,但她要點突出的評述、情感飽滿的解說,讓賽場圖片都鮮活起來。簡潔的展示材料反而更證明她所具有的感染力。

  3號出場的張遠很慶幸自己放棄了體育節目,不然肯定贏不過魏曼。張遠推出的是一檔校園趣聞節目,展示由“攝影記者”金哲永拍攝的一系列校園熱點新聞圖片,加以娛樂化的播報和評論。食堂大嬸手太抖、圖書館一位難求、女生浴室排長隊等傳統段子效果一般,但貼近生活,勉強得到捧場。真正震驚四座,讓張遠一戰成名的,是關於化妝的段子。

  “女大學生為不會化妝發愁,建議學校增開相關課程。啊~這個,哪用得著開課?簡單學一招應急的即可,就是把粉底打白!——知道為什麽嗎,有人知道嗎?蔡老師肯定知道~!”

  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蔡老師,出了名的皮膚白。發現這位選手竟然點了主評委的名,她正不知怎麽反應,卻見張遠完成了他的自問自答——

  “因為,一白遮三醜嘛!”

  此句一出,全場靜了三秒。然後金安奇帶頭爆出笑聲,又趕緊躲到了座位下方去。大家逐漸品出這冷笑話的含義,一時間眉眼彎彎手捂嘴,全場都是憋笑人。賽後董風提起來,仍然笑得直不起腰:“真有你的,現場說蔡老師是一白遮三醜。啊哈哈哈,我不行了……第一次見這種自殺式現場互動……哈哈哈哈哈”張遠當時是真沒反應過來,還很奇怪全場爆笑前那陣詭異的寂靜。下台時與李遊擊掌,發現他的表情也保留著典型的忍俊不禁。

  這二位抽到連號的室友搞了個聯合,張遠下台前說“廣告之後精彩繼續”,然後吳瀚扛著“廣告位招租(沒賣出去)”的牌子在前場走了兩個來回,掩護李遊上台,繼續下半場的校園趣聞節目。李遊的段子偶爾會考驗觀眾的理解力,但不得不說,比張遠的那些有內涵多了。

  經典的比如關於400米的遠橋:“上大學才半年,我爸覺得我長見識了。因為他發現,以前總說走的橋比我走的路多,現在不行了——這小子每天擱橋上走好幾公裡呢!”

  再比如關於就業形勢:“采訪正找工作的大四學長,求證系主任老師說‘本科畢業對口工作預期月薪800塊”的傳言。學長當即斬釘截鐵地說:‘放心吧,不可能!’——溫暖的話語令我心中燃起希望,然後他補充道:‘我們本科畢業不可能找到對口工作!’”

  搞笑二人組之後,都是正經節目,最正經的恐怕要屬孟芝琳的天氣預報。她接受了李遊的建議,尋求方志傑幫助,結果生生把天氣預報從民生資訊做成了科普節目,而且還是一臉懵的背詞美少女主持的硬核科普專題。她對自己的節目內容,能夠很自然地表現出難以置信和發現新知的訝然欣喜,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萌,反而成了節目的亮點——至少觀眾覺得是。

  搭檔主持環節有著指定的選題范圍,每對搭檔需要從晚會主持、訪談主持和運動會主持三種場景裡選擇一種進行準備。

  先出場的張遠和魏曼是唯一選運動會的一組,畢竟兩人初賽都是體育類節目,沒多想就定了這個方向。兩人以上屆校運會為底本,編了一套詞,交替加配合地介紹方陣出場,並適時加入一些評論和前瞻內容,整體效果其實不錯,但看了選晚會的那幾組,又覺得心裡沒底。

  晚會主持中,最亮眼的是唐起哲和孟芝琳。他們是換了禮服上的台,一個玉樹臨風,一個婀娜華美,在激動人心的背景音樂裡,演繹了一場盛大晚會的開頭。開場白算是一段朗誦,有分有合,配合默契;晚會背景介紹,情感飽滿、張弛有度,出場嘉賓名單交替著念、快而清晰;然後一起為晚會的第一篇章做了預告,再把後一組選手當做首個節目邀請出場。下台時唐起哲幫著孟芝琳提裙探階,張遠突然覺得,他倆很登對。

  李遊和岑筱亭選了訪談場景,節目過程顯得比較安靜,沒有他們在前兩輪時那種強勢或活躍的感覺。但兩人聊得輕松自然,功課做得很是精湛,講述又深入淺出,散發出高端文化訪談欄目的氣質,與其他組合功能性、介紹式的主持相比,令人感到言之有物,得到啟發。

  三輪賽罷,現場忙著算分、核分,街舞社的節目上台表演,消除冷場尷尬。為表公開公正,成績直接連著小分在大屏幕上公布,台下人仰首默算,台上的選手也不住回頭確認。最終,岑筱亭位列第一,唐起哲和魏曼分列二、三名;李遊、張遠和孟芝琳排了第四到六位,獲得三等獎。另有一項最佳組合獎,頒給了唐起哲和孟芝琳。

  蔡老師親自上台頒獎,頒到張遠時附贈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令張遠汗毛直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