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乾心論道》第47節 贈法言老修試楊豐(二)
  學宮,先師祠中。

  原本因為十余名染疫學子聚集在此,而充斥內外的悲傷、壯烈氣氛,已在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消散開去。

  幾名自告奮勇照顧同窗的學子,向陳仲、董志張道謝後,又一一去向祠中的先師孔子像大禮拜謝。

  關於時疫,上古時,便已有認識。

  如《內經·素問》中,明確記述,“四時不節,即生大疫”。

  這是《內經》亡佚後,中古修士從殘章斷典中搜尋到的一句話。

  根據這條記述,中古修士對時疫的認知逐漸分化為兩種主要觀點。

  其一,緊扣“四時不節”之本意,認為時疫之源乃是“四時失序,萬化不安,諸氣造亂”,比如夏天不熱,冬天不寒,春淫雨,秋大旱等,應對方式便是嘗試將不應時令的諸氣撥亂反正。

  其二,則是將章句引申開來,尋找四時不節的原因,希望從源頭上避免時疫發生。

  隨後,前漢時,五行論出世,天地通過五行,與人,與人間萬事萬物直接對應了起來。

  後漢《白虎通》便進一步將時疫與“天地感人”聯系起來,說“天地有疾,乃降時疫,天地其疾者因何?蓋人事不修、民心邪佞,天地感人之惡,致疾以象”。

  但無論認識發展到了哪一地步,時疫還是經常出現,任何已有的應對方法,都沒辦法次次靈驗。

  於是,後漢末帝時,拿出了《太平經》的陰陽家修士張角,指時疫為癘鬼作亂,他的依據同樣是《內經》殘存的一句話——邪鬼乾人,致有夭亡。

  太平道宗宣揚時疫是癘鬼出世,可以用符籙、丹丸加以殺滅。

  恰逢末帝時,炎州道、祖州道、長州道時疫大起。

  張角攜帶門人弟子,廣施符籙、丹丸,竟真的治好了許多人。

  一時間張角與太平道宗名聲大振,但卻遭到了士族忌憚,上書末帝,說太平道以妖術收買人心,並傳播朝廷失德,方才導致天人感應降下時疫的流言,要以此謀反。

  末帝甚至不知太平道宗根本不認為時疫與天人感應有關,聞奏之後,立刻下旨各地郡府剿殺太平道。

  太平道毫無準備下,門人弟子折損大半。

  這才引起張角暴怒,一人一幡,盡收雒都公卿三百五十一人,刺末帝於德陽殿,天下震怖,隨後十余年間,各路諸侯、宗派、世家緊密串聯,圍攻太平道,結果也僅僅是將太平道壓縮在祖州一角。

  由此,太平道宗威名大盛,他們關於時疫的看法,也開始得到一些士族的支持。

  此次北海郡時疫,便是發生在時節並不異常的夏天。

  天氣很炎熱,時疫很嚴重。

  如此一來,《白虎通》所代表的“時節說”,從一開始就很難站住腳。

  學宮學子們隻好轉而相信太平道宗的“癘鬼”說。

  只是學子們不通修行,而且即便通了修行,他們也不會太平道宗的符籙、丹丸。

  最後,只能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求先師保佑。

  先師再怎麽樣,也該比朝廟裡的敕神厲害不是?

  殺癘鬼,不成問題吧!

  這才把染疫的學子集中到先師祠中。

  結果,先師的保佑等來了沒有不清楚,至少等來了陳仲。

  學子們感謝過陳仲,也不好意思翻臉不認人,把先師就給直接丟了不是?

  卻說同在先師祠中的謝弼,眼看著學子們對陳仲崇敬有加,目光更為陰沉。

  恰在這時,粱籍帶著一車各式藥材,匆匆趕到。

  藥材是陳仲要的。

  目的是找到可以治療北海時疫的那些藥物。

  須知,陳仲只有一個,北海郡受到時疫威脅的百姓卻不知凡幾。

  更何況,斬氣的手段不是對每個人都能使用的。

  像之前徐乾那樣病情危重的,若非徐乾自身蘊養著非比尋常的浩然之氣,即便是陳仲,也沒辦法輕易用斬氣救他。

  故而,要解決北海郡的此次時疫,必須找到合適的藥物。

  同時,這也是當世人們,除去“時節”說、“癘鬼”說之外的,第三種對時疫的認識——疾病說!

  自中古大修士,扁鵲以降,醫家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可惜的是修行之士很少生病,生了病也極難醫治,而願意為凡俗之人的病痛,耽誤自家修行的修士真的少之又少。

  故而醫家發展很慢,缺少修士的參與,凡俗中的醫家自行摸索,甚至連一套完整的,屬於醫家自己的修行法門都難以總結出來。

  陳仲家,其實就屬於醫家一脈,只是陳仲自少年時便認為醫術救不了天下,並沒有在家學上用心,反而是行俠仗義,直至遇到釣叟,得仙緣而遊歷天下。

  但無論如何,醫家出身的陳仲,遇到時疫,還是本能地認可“疾病”說。

  這就是人生病了,可以醫治,也必須醫治!

  所不同的是,陳仲如今做為感應大修,醫治手段,與傳統醫家大不相同。

  他先前過來救治學子,專門挑揀了幾名身體相對健壯,病症發展不深的,暫時沒有以斬氣手段誅滅病氣。

  此刻諸多藥物到來,陳仲便一樣取一些, 拿到那幾名時疫未除的學子身邊。

  陳仲則以望氣術,仔細觀察,藥材的氣息,是否可以影響到學子?特別是染疫學子身體內的“病疫之氣”,是否有變化?

  若是“病疫之氣”沒什麽變化,那麽這種藥物多半也就沒用。

  若是“病疫之氣”有變,則可以認定,該藥物有用,可以深入研究其具體作用。

  這種辨識手段,除去陳仲,天底下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還能擁有。

  故而,無論是學子們,還是董志張、謝弼等人,都對陳仲的做為不明所以。

  一個個眼巴巴看著,只等陳仲給出解釋。

  就在陳仲一樣樣藥物嘗試、觀望的同時。

  謝弼與粱籍悄然來至先師祠門外。

  “明公,城中很多人都在議論剛剛的天象異常,府衙中吏員們說是明公在威懾三姓呢!”

  粱籍臉上帶著微微喜色,恭維謝弼。

  豈知謝弼心中好似生吞了蒼蠅。

  什麽他威懾三姓,那些吏員注意到的,議論的天象異常,必然是徐乾引發的!

  真有眼力高明的,豈能看不出那是兩次天象擾動,先後有別,出自兩人?

  更何況,謝弼又想起剛剛陳仲輕飄飄,隨意幾下,便將學子們的時疫症狀消泯……

  不能讓此人繼續停留在北海郡了!

  否則,陳仲的名聲,想壓製都壓製不住!

  謝弼當即施展法術,阻隔聲音外傳,對粱籍吩咐道:“去備車駕,桓公召集論道法會,我這裡準備已足,不能稍有拖延,以免誤了桓公大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