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乾心論道》第6節 蘇元明棍掃妖氛(一)
  “啊啊啊!陳仲老兒,氣煞我也!”

  涼亭內,彭良重重一掌拍在幾案上。

  轟!

  幾案直直矮去三寸,四腳都成了木粉。

  仙門郡侯默默行了一禮,身子輕飄飄飛起,投入那香煙所開虛空。

  待得仙門郡侯入內消失,虛空便也隨之閉合,尚未燃盡的線香,煙霧擴散開來,馨香氣息,常人聞之即可平心靜氣,有助於初入修行之人尋得定靜。

  但這對此刻的彭良一點用處也沒有。

  “該死!都該死!”

  彭良望向西北,朝廟就在那個方向。

  仙門郡侯關鍵時刻不聽號令,他恨不得立刻將其敕封褫奪了去!

  此外,便是陳仲!

  這老兒絲毫妥協都不做,而彭良等人自以為拿捏住的關鍵,看起來又毫無作用。

  “老匹夫、賊祭神,我誓殺爾等!”

  邊上,太守孔蘩露眼觀鼻、鼻觀心,隻當什麽都沒聽到。

  他名義上是仙門郡太守,但仙門的兵權由都尉彭良掌管,敕神竹符也在彭良手中。

  說白了,仙門郡就是個名義上服從蓬萊君桓志,實際上仍舊屬於彭氏統治的地區。

  孔蘩露被派來,只是個象征。

  而現在仙門郡內部,隨著陳仲的出現,似乎有了某種讓他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此時此刻,孔蘩露細細思量自家該如何把握機會的時間都還不足,哪有心思搭理彭良發泄?

  而一旁的郡丞左固和長史巴轅,等到彭良情緒稍稍平定,卻是湊上前去。

  左固道:“都尉勿憂,那陳仲不識好歹,我等卻早有計策準備!”

  彭良皺眉:“怎講?”

  巴轅立刻低聲:“仙門山中那豺山君早晚是我心腹大患,故而我等設計,引這老兒上山,無論兩者誰死,於我而言都是好事啊!”

  彭良心中了然,也是驚喜。

  那豺山君不是善類,仙門郡也有過圍剿,結果卻是損兵折將,連突破了感應的巴氏前任族長,都亡於爪下。

  若非如此,仙門郡如今也不會除去敕神,連一位感應高修都沒有,更不會令彭氏一家獨大。

  若是陳仲對上了那豺妖,果真稱得上棋逢對手!

  屆時兩虎相爭,最好同歸於盡!

  彭良心頭一喜,但又有疑問:“老匹夫不是傻子,如何將他引去山中?”

  左固笑道:“這卻多虧了都尉治家有方,令愛雖是女子,不讓林賢啊!”

  所謂“林賢”,指的是長州道止休宗的三名後輩弟子,這三人才華出眾,於道法之上頗有見解,長州道的羊古曾多次征辟三人為官,他們卻避入止休宗後山竹林,不應征召,於是被人稱頌為“竹林三賢”或“止休三俊”。

  彭良至今只有這一個女兒長大成人,是他的掌上明珠,被左固這一番比擬,登時感覺心情大好,就連聽不懂陳仲的嘲諷帶來的羞恥感,都淡去許多。

  當下,彭良聽著左固、巴轅,將他自家女兒設下的計策一一道來,不時擊節叫好。

  與此同時,仙門郡侯回了朝廟,心知自己此次狠狠得罪了彭良,接下來必定要被刁難。

  只可惜祂是敕神之身,必要受到竹符節製,拿彭良可說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陳仲,那一位當年就對祂很不客氣,如今老了,脾氣看起來不比年輕時暴躁,但要向他求救,單憑今天的陣前倒戈,只怕也沒可能。

  這敕神思索半晌,

終是想到了一個自救的法子!  無它。

  將陳仲歸鄉,現在仙門的消息,傳遞出去即可!

  敕神之間,交流方式十分特殊,只要互相願意接納,動念間即可將消息傳遞四方。

  這或許與祂們本就是人心願力集結而成的根腳有關。

  說來後漢崩亡,天下各郡的朝廟、敕神,卻多能存活,只因人道崩亂,各種妖魅便多了起來,百姓受害,寄托敕神保佑的人也就更多。

  仙門郡侯的這一道消息,頃刻間傳遍十三道洲。

  而許多關注著陳仲的人,也紛紛得到風聲。

  此中有一位,姓董,名志張,字子鳴,家在蓬萊道洲殷台郡。

  他現年五十余歲,也被困在感應關口之前,已經二十年之久。

  董志張弱冠時,與年近半百的陳仲相遇,當時董志張修行有成,在外遊歷,遇到一夥潰兵劫掠村莊,他恰好與陳仲一起出手阻止。

  將潰兵打發之後,兩人談論道法,互有所得,於是結成忘年之交。

  如今許多年過去,董志張忽然聽聞陳仲消息,知他返回了蓬萊道洲,而且殷台郡就與仙門相鄰,立刻便動身,去尋陳仲。

  臨出發,董志張卻被長兄叫住。

  長兄問道:“我聞聽你欲往仙門訪友?”

  董志張道:“然也。”

  長兄道:“如此,你訪友之後,代我前往新昌郡,蓬萊君桓志將於新昌召集論道法會,此事關乎我家未來興衰,我若親身前往,定下言語不好轉圜,你代我去,便有不妥,我仍可與他私下再言。”

  董氏也是士族,而且底蘊勢力,遠超仙門郡彭、左、巴三姓,整個殷台郡,只有董氏一門郡望,但殷台卻可稱得上是賢人輩出,無論寒門庶族,還是黔首百姓,董氏曾資助過不少人才,故而一郡之地,董氏根深蒂固。

  即便董氏也是名義上遵奉蓬萊君桓志為主,桓志也未曾像對付仙門郡一樣,另行委任太守,殷台太守正是董志張的長兄。

  得了長兄吩咐,董志張一開始並不情願。

  桓志那些人,只是把修行當做爭奪權勢的工具而已。

  和董志張這樣一心求道的非是同路。

  所以桓志以蓬萊君的名義,召集什麽論道法會,董志張不感興趣。

  他長兄看出了董志張的心思,便道:“據我所知,桓志如今已然邀請了平原襄公矩、滄海高獲、白檀謝公甫、昭明孔休遠、武次丁遜之……”

  不等長兄把人名繼續報下去,董志張已是興奮無比:“他們都已應邀?”

  長兄含笑點頭。

  這些全部都是蓬萊道洲,乃至於整個天下極具名望的高修、賢才,都是突破了感應境界的修士!

  能把他們聚在一起,坐而論道,董志張哪怕只是敬陪末座,他也是萬分願意的!

  董志張當下便滿口應諾,至於長兄說的什麽家門未來,早已拋諸腦後,那些自有長兄操持即可!

  “子正公,你歸來的正是時候啊!如此盛會,我等正當聯袂前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