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的奏疏是對趙昭從洛陽離開的詳細解釋,並奏報三千西軍騎兵突然出現的情況。 還有就是秦王交代,抓捕西夏刺客的進展情況,自然是毫無進展。
趙宗晟是匆匆由永安趕回來的,對洛陽的詳細情況並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大概。看到王圭的稟奏之後,趙頊才了解詳情。
只是略微看了幾眼,趙頊就勃然大怒。
三千西軍將士出現在洛陽附近,由此可見,秦王從永安逃走是蓄謀已久。這也就罷了,讓趙頊不可忍受的是那三千騎兵。
洛陽是西京,距離都城汴京距離並不是很遠,兩京之間的地區乃是大宋最核心的區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支騎兵突然出現在西京,哪怕只有三千人,其中意外卻格外非同尋常。
試問哪個帝王會容許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軍隊直接出現在都城呢?無論人數多少,是什麽緣故,目的何在?都是謀反。
自從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大宋王朝對武人和軍隊就格外提防。在軍隊調動方面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將領有統領兵馬的權力,但是調兵權始終掌握在樞密院手中。沒有樞密院的調兵令,私自調動兵馬五十人以上,便是大罪。
而今有一支騎兵突然出現,人數足足有三千人。在特殊的情況下,足以發揮意想不到的驚天作用。
王圭說的很清楚,他得到消息的時候。騎兵距離洛陽的距離不足二十裡,這是什麽概念?何以沿途的州縣都沒有示警,攔截呢?
騎兵來自西軍。這是趙昭的手筆,他這是想要幹什麽?趙頊怒道:“他這是做什麽?他是向朕示威?還是想要直接突襲兩京,兵變謀反嗎?”
趙宗晟低聲道:“是太過分了,不知會官家和樞密院,私自調動兵馬,實乃謀逆之罪。”
高滔滔眉頭一皺,走上前去。低聲道:“謀逆?王圭還有別的話嗎?秦王自己怎麽說?”在她看來,兒子實在太衝突,謀逆這種話能隨便說嗎?若是換做其他人。直接下獄問罪,甚至直接斬殺都可以的。但這個人是秦王,是仁宗皇帝的親生兒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就在趙頊憤憤不平的時候。高滔滔走上前去。將奏疏拿在手中,開始翻閱。這些年因為長子和次子之間不和睦,為了保護次子,防止長子的猜忌,高滔滔堅持后宮不乾政。然而今天,這個不經意的行為,打破了這個固有的原則。她以皇太后的身份,開始介入政務。
“你看。王圭說的很清楚,這些西軍將士是自發而來的。並非是聽從某人的命令或者組織……”高滔滔輕聲言道。
“只是他的借口,分明就是他自己安排的,難不成要掩耳盜鈴?”趙頊憤憤不平,惱怒非常。
“掩耳盜鈴又如何?還是看看秦王自己的說法吧!”高滔滔翻開趙昭的奏疏,說道:“你自己看,西夏入侵,西北軍情緊急,將士們得到消息,西夏欲行刺秦王,前來保護,稟報軍情,與王圭所言相同。
秦王在奏疏中說明了,軍情如火,來不及辭行,還請官家恕罪。同時還為那三千將士請罪,說他們一片赤誠,雖然違背朝廷法度,但請官家恕罪,給他們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哼,分明就是狡辯!”
“那又如何?秦王理由充分,那些將士也情有可原,他還把姿態放的這麽低,你怎麽懲戒?還能不依不饒嗎?”
“可是……”
“可是什麽?”高滔滔沉聲道:“我隻問你一句,你做好準備和他撕破臉皮,公開決裂了嗎?”
“這……”
趙頊明顯遲疑了,雖然和趙昭針鋒相對,甚至不共戴天。但是眼下,面子上還是要應付的。一旦撕破這層偽裝,那就是明刀明槍公開爭鬥,一切都將浮在表面。
仁宗之子剛剛回歸皇室,就和人家過不起,公開想要殺害?哪怕師出有名,但罪名並不充分。文武百官和百姓會怎麽看待?他們會覺得是莫須有,是欲加之罪,到時候有理都變成理虧。
趙昭頂著皇叔的頭銜,威望很高,百姓對仁宗皇帝又十分懷念,這種情況下,怎麽對趙昭動手?
弑叔的罪名他承擔不起?趙頊承擔不起這樣的輿論壓力。更承擔不起,衝動之後的代價!
史書上對自己又會怎樣評價?太皇太后最作何反應?文武百官,甚至百姓會作何反應?不可預料的後果是否能夠輕松承擔?
趙頊是一個涼薄之人,但他自己並不承認,在人前更不願意留下這樣的印象,盡管有自欺欺人的意味。
一句話,就是當婊子還要立牌坊!
這樣的心理狀態下,拿不住切實的把柄,可以絕對置其於死地,趙頊不敢輕舉妄動。再者,公開決裂的風險很大,彼此之間的力量對比還不明確。
明面上看,自己似乎佔了很大優勢。但暗地裡是什麽狀況,他並無萬全把握。尤其是很多大臣和將領態度,影響舉足輕重,稍有不慎,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最要命的是一件事,京營禁軍南下平叛,汴京防守空虛。把趙昭逼急了,狗急跳牆,來個魚死網破,會是什麽後果?他當真不敢多想。
關乎皇位爭奪,一旦公開決裂,那就是不死不休,趙頊不敢不謹慎。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趙頊深以為然,穩妥起見,必須要摸清楚趙昭的底牌,雙方力量對比有數之後才能謀而後動。
這些道理他不是不明白,一聽到消息便憤怒不已,根本冷靜不下來。此刻聽母親當頭棒喝之後,醒悟過來,才覺得之前的言辭很可笑。
高滔滔這才輕聲道:“這不就結了,何須在乎一時之長短?既然抓到了西夏人,那麽太祖陵寢失火就是他們做的。西夏人十惡不赦,天理難容,難道不該征討嗎?”
“母后的意思是?讓他去打西夏人?”
“有什麽不好的,無論勝敗,西軍的消耗不可避免,勝是大宋獲勝。你在位期間,開疆拓土,史書上是你這個帝王的功績!”高滔滔冷冷道:“他終究不過是個臣子而已!倘若敗了,對其聲望有損,戰敗這樣重大的過失,他還有什麽資格駐守長安,統領西軍呢?”
“母親說的是!”趙頊笑道:“是他自己找西夏人做借口的,活該!”
“有西夏人牽製,他哪來的經歷和實力顧念汴京呢?更何況,他的妻兒老母都在我們掌控中!”高滔滔語重心長道:“運籌帷幄,從容應對,有的是時間。接下來該怎麽做,你該知道吧?”
“知道!”趙頊這才翻開第三份河北路宣撫使文彥博的奏疏,一目掃過,頓時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