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自己說說吧,咱是真沒想到你能如此混帳。”
“我朱棣怎麽會有你這麽荒誕的後代。”
朱元璋朱棣將用極其危險的目光盯著朱厚照,滿臉躍躍欲試,很想暴打朱厚照一頓。
這逆子頑孫太不知道敬老了,或許打一頓他就知道誰才是祖宗了!
“說什麽,我又沒做過,有什麽好說的。”
朱厚照滿頭黑線,說他荒誕,他再荒誕能有朱厚熜一家荒誕。
大明奇葩多,朱厚熜一家就佔了一半,追求成仙的,酒色過度的,跟大臣吵架的,擺弄積木的,不去教訓這些奇葩,反倒來找他的麻煩,他實在是佩服朱元璋朱棣這兩個老六。
“是啊,正德帝雖然荒誕了些,可嘉靖帝也沒好到哪裡去,一輩子追求修道求仙,還差點被宮女勒死。”
朱厚照的最佳隊友朱由校幫他說了句公道話,說完還打了個哈欠,昨晚一定熬夜做木工活去了!
“修道求仙,還差點被宮女勒死!”
朱元璋勃然大怒,也顧不得教訓朱厚照了,宮女都敢勒死皇帝了,還有沒有點規矩,大明皇室的安全還能不能保證。
他當即就把槍口對準了朱棣:“朱棣,瞧瞧你的子孫後代,一個個不務正業,把大明都禍害成了什麽樣子!”
朱棣無語,這都能怪在他的頭上。
這時崇禎帝的哭訴更是無異於火上澆油:“太祖爺說的對啊,如果不是歷代皇帝不務正業,任意妄為,我大明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啊!”
他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哭哭支撐早已是千瘡百孔的大明,他也不容易啊,如今總算是找到可以傾訴的對象了!
而他的話也成功引起了老朱的注意力,如今這種地步,是哪種地步,難道.....
“大明怎麽了,說?”
老朱厲聲喝道,內心有種很不好的感覺,大明歷代皇帝隻來了十六位,莫非他的大明隻傳到了十六代?
“太祖爺啊,您是不知道我的苦啊,國內天災四起,內有高迎祥張獻忠等起義,外有建奴作亂......”
崇禎向老朱大吐苦水,訴說著他面臨的困境,渾然沒有注意到老朱越來越難看的臉色。
起義,外敵,僅僅這兩個詞就引起了老朱的高度重視,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就判斷出了崇禎的處境,與元末幾乎沒有多大區別,大明有亡國之兆啊!
大明真的就隻傳了十六代,與他預期的千秋萬世根本就不搭邊,對大明江山傳承無比看重的他頓時就忍不住了,對著崇禎破口大罵:“廢物,大明的江山到你手上怎麽就成了這個樣子。”
“太祖爺,這真不怨我......”
崇禎立即就開啟了甩鍋模式,把大明走向末路的鍋甩給了天啟朱由校,萬歷朱翊鈞,乃至嘉靖朱厚熜。
如果不是朱由校沉迷做木工,寵信閹黨魏忠賢;
如果不是萬歷跟大臣吵架,搞國本之爭,放任李成梁養寇自重;
如果不是嘉靖沉迷修仙,寵信嚴嵩嚴世蕃父子,大明怎麽可能會越來越糜爛。
總之,大明沒落全都要怪天啟,萬歷,嘉靖三個不靠譜的家夥,而他則是一丁點過錯都沒有,他兢兢業業的乾活,連龍袍破了都縫縫補補將就著穿,吃穿用度減了又減,如此勤勉克儉,怎麽可能會有錯。
他內心甚至在想,如果不是天啟,萬歷,嘉靖胡七八糟亂搞一氣,導致留下的爛攤子太多,
積重難返,說不定在東林黨諸君子的輔助下,他或許早就將大明治理的蒸蒸日上,海晏河清了! 朱家眾人盡皆無語了,大明走向末路的確少不了前代皇帝的胡作非為,可作為末代皇帝,你會連一點過錯都沒有?
他們對崇禎的甩鍋技能深表不屑,他就是把鍋甩給某個大臣他們或許都會信一點,可是他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明擺著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讓他們很難不起疑心。
“建奴,高迎祥,張獻忠......”
老朱眼神中閃爍著凜冽光芒,殺意極其濃烈,敢動搖大明江山,在他眼裡,就是死一萬遍都不夠贖其罪。
隨即目光掃過大明歷代皇帝,語氣陰沉的讓人不寒而栗:“做木工的,跟大臣吵架的,修仙的......”
他此時已經到了暴走的邊緣,大明後世皇帝竟然就是這麽一群荒誕至極的貨色,也無怪乎會走到末路。
朱棣也是一副要吃人的樣子,有一個叫門的朱祁鎮就已經讓他深感恥辱了,他永樂大帝怎麽會有那等丟人現眼的子孫,如今再加上朱厚熜, 朱翊鈞,朱常洛,朱由校這些個奇葩,他更感覺老臉都丟到了天涯海角。
怒火在燃燒,殺人的心都有了!
被老朱與朱棣兩個殺人無數的狠人盯著,朱厚熜,朱翊鈞,朱由校頓時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心理壓力,呼吸都感覺有些困難。
他們雖然也是皇帝,常年高居皇位,養出了一身不俗的氣勢,可在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天下的老朱,奉天靖難,威壓萬國的朱棣面前,卻是根本不值一提。
“弟啊,你可要憑良心說話,哥是寵信魏忠賢沒錯,但他辦事確實得力,有他主持,大明江山才沒有亂,至於我喜歡做木工,這有什麽好說的,作為皇帝,難道我就不能有一點自己的愛好。”
朱由校振振有詞道。
“就是,你小子把大明搞得一團亂,還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你還是不是我的孫子。”
萬歷十分不爽道。
朱厚熜沉默不語,作為大明最聰明的皇帝之一,他自己也明白大明沒落肯定有他的原因,所以他就保持沉默,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崇禎不屑的看了天啟,萬歷,嘉靖三人一眼,雖然天啟是他哥,萬歷是他爺爺,嘉靖是他這一脈的源頭,但他對這三人多是看不起,不務正業,荒廢朝政,以至大明局勢越發糜爛。
如果他們能跟他一樣信任東林黨諸君子,將精力都花在治國理政上面,大明何至於到他這裡就近乎無力回天,他雖有成為末代君主的兆頭,卻也不屑於跟這三個他眼中的昏君並列,即便天啟還是他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