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糜漢》第214章 鷹P不P 深夜密謀
最新網址: 在糜暘的命令下,甘告領著幾名親衛來到了城外的大營中。

 當來到孟達的軍帳外時,甘告並沒有直接入內叫醒孟達,因為糜暘是傳召孟達,又不是索拿。

 甘告站在孟達的軍帳之外,令孟達帳外的親衛進去叫醒孟達。

 時間已近深夜,孟達本來已經睡下,沒想到在他睡下之後,他的身邊竟然響起了親衛的呼喚聲。

 孟達從軍多年,因此睡眠頗淺。

 在親衛的呼喚下,孟達一下子從夢中驚醒。

 孟達從夢中驚醒後,得知了糜暘傳召他的事情,孟達的眼中浮現了迷茫之色。

 這麽晚了,將軍喚他何事?

 雖然糜暘算是孟達的晚輩,但是目前糜暘的官職在孟達之上,而且孟達又是劉備親自指給糜暘的人,所以面對糜暘的傳召,孟達絲毫不敢耽誤。

 孟達趕緊起身,來到帳中的銅盆旁,用盆內的水稍微清洗了一下臉龐。

 雖還未邁入冬季,但是西城的夜晚已經有些寒意。

 在冷水覆臉之下,孟達的神智很快全部清醒過來。

 隨後孟達隨意披了一件披風,便走出帳外。

 甘告看到孟達已經醒來,他對著孟達微微一拜,而後就帶著孟達往城內走去。

 孟達跟在甘告身後,心中不斷思量著糜暘召他的目的。

 因為與法正的關系,所以孟達對糜暘亦算有些了解。

 往日成都中糜暘在法***上學藝時,孟達就曾見過糜暘幾次,那時他隻覺得這個年輕人頗為沉穩。

 後來隨著糜暘在公安的亮眼表現,加上這段時日以來跟隨在糜暘麾下他的觀察,孟達覺得自己的這個上官乃是謀定後動的人。

 這樣的人,深夜急召他,若是沒有什麽要事,孟達是不相信的。

 只是孟達思來想去,還是沒想到糜暘傳召他的目的。

 所以最後孟達只能收起所有心思,安分地跟在甘告的身後。

 反正有何目的一會見到糜暘,自然就都知曉了。

 雖然孟達能敏銳的察覺到糜暘對他不如張嶷與鄧艾信任,但孟達卻沒有太過擔憂。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之前在東三郡中的行為,能僥幸保住一條命已經是萬幸,又怎能奢望別人對他還會百般信任呢?

 只是糜暘對他的這副表現,孟達也不會太過擔心就是了。

 有著法正與他的香火情,他在糜暘這裡,總歸比在任何人麾下都好。

 想來糜暘今夜召他,亦不是什麽壞事。

 城外的軍營距離城中的縣府並不遠,在甘告的帶領下,孟達沒多久便來到了縣府中的大堂之中。

 在孟達來到堂中之中後,他便見到了已經處理完畢公文的糜暘。

 而糜暘在見到孟達到來之後,下令讓甘告率領部分親衛將外堂包圍起來,不允許任何閑雜人等入內。

 糜暘的這番舉措,令孟達方才安定的心,又開始浮現漣漪起來。

 糜暘在命甘告把守住外堂之後,他臉上便浮現笑意,對著孟達言道:「子度上前來。」

 孟達原本表字子敬,後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為子度。

 表字是當世人之間互相的一種尊稱。

 可應用在稱呼長者或尊者,或者平輩之間相稱時,或者長輩稱呼晚輩時。

 反正只要你不是對這個人有意見,都可稱呼表字。

 並不是只有同輩之間才能稱呼表字。

 見糜暘笑著稱呼自身表字,讓自己上前,孟達心中的疑竇更重。

 以往糜暘一般稱呼他軍職。

 但是面對糜暘的召喚,孟達絲毫不敢怠慢,他在脫去鞋履後,而後便快速行至糜暘身前,找了一塊坐席坐下。

 這時在大堂中,除了糜暘與孟達之外,還有著許多糜暘的親衛。

 守衛糜暘的親衛,自然都是身姿雄壯的帶刀之輩。

 看著四周的帶刀親衛,孟達隻覺得今夜的氣氛有些凝重。

 但還不等孟達多想,糜暘便率先開口對孟達問道:「子度近日可有受委屈?」

 糜暘的這句似是關懷的問話,卻令孟達的心神震蕩。

 孟達趕緊忙不迭地拱手對糜暘答道:「上有英明主將,中有忠勇同僚,下有敢戰士卒,達何有委屈之言。」

 聽到孟達的回答,糜暘不禁笑出了聲。

 隨後糜暘繼續對著孟達言道:「子度原先是上庸太守兼將軍稱號,可謂是位高權重。」

 「現在子度只是我麾下一校尉,按照常理子度對處於我之下,應該是有所怨言的。」

 「或者說,對大王也會有些怨言。」

 當糜暘這番的誅心之語傳到孟達耳中,他看了看四周隱隱將他包圍的糜暘親衛,孟達的臉色嚇得鐵青。

 誹謗!誹謗!

 孟達的身軀開始抖動起來,糜暘的手段他之前可是見識過。

 數百申氏黨羽說殺就殺,眼皮都不動一下的。

 糜暘這麽狠辣,為的不就是那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嗎?

 現在糜暘將他當成了那個「他人」,怎能讓孟達不感到懼怕。

 但隨即孟達想到糜暘突然有此舉,很可能是受了小人讒言了,所以今夜特地召他來問詢。

 否則以糜暘在軍中的威望,真想殺他一個命令就足夠了。

 想到此處的孟達,他嚇得趕緊對著糜暘伏首,而後對著糜暘不停參拜道:

 「達對大王忠心耿耿,對將軍亦是從無本分違逆,還望將軍明察。」

 在說這句話時,孟達的話語中已經有著顫音。

 但在說完這句話後,孟達覺得還不夠,便又對著糜暘不停著重複一句話。

 「還望將軍念在孝直的份上,不要為小人之言所惑。」

 在孟達邊說邊向糜暘參拜的同時,他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

 他之前對劉備有所怨言不假,這是人之常情。

 但那只是之前,自從跟隨糜暘之後,他的心從來沒不安分過。

 孟達心中在憂懼糜暘處罰他的同時,心中亦有狠意浮現。

 這要是被他知道是哪位小人在糜暘面前冤枉他,他一定要報此仇。

 糜暘看著孟達這副驚懼的樣子,糜暘有些無語。

 他的語氣並未冷厲,只是單純的詢問,孟達何必反應如此大?

 這是做賊心虛吧,

 糜暘讓一旁的親衛將孟達扶起來。

 在親衛將孟達扶起來後,糜暘溫聲對著孟達言道:「今夜我得到情報,夏侯尚領軍兩萬到達武當縣中。」

 當糜暘的這句話傳至孟達耳中時,慌張的孟達這才有些安定下來。

 糜暘不再繼續糾結方才的誅心之語,而是突然跟他講述這個情報。

 難道糜暘今夜的意圖,是先對他進行試探敲打,而後讓他領軍出征?

 只是夏侯尚此次所帶的兵馬有兩萬之眾,比漢興三營加起來的總兵力還多一倍。

 況且夏侯尚有城池作為依托,這場仗怎麽打的贏?

 到了這時糜暘方才透露他今夜的真實目的言道:「我欲戩除武當隱患,還望子度助我。」

 見糜暘這麽說,孟達臉上的驚疑之色愈濃。

 糜暘總不能真是讓他領軍出征吧。

 看到孟達臉上的驚疑之色,糜暘對著孟達言道:「正如我方才所說,子度因大王處罰之舉,心懷怨言乃是常理,所以我需要子度做一件事。」

 當糜暘此話一出之後,孟達的神色瞬間明朗。

 原來糜暘方才說那番話,並不是試探他,只是在闡述一個常理。

 在明白糜暘的真正意圖之後,孟達懸著的一顆心才終於放下。

 原來糜暘今夜是要用他,不是要殺他。

 孟達拱手問糜暘道:「將軍要屬下做何事?」

 在孟達看來,只要不殺他,那讓他做什麽都是可以的。

 「向夏侯尚詐降!」

 糜暘的這句回答,令孟達的臉上浮現詫異之色。

 原來糜暘是想利用自己的過往,來當那個誘惑夏侯尚的魚餌。

 恢復鎮定的孟達,身為宿將的他馬上就開始思考起,糜暘這個計策的可能性。

 方才自己的反應之所以會那麽大,不就是因為糜暘說的那番話,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嗎?

 既然自己心懷怨言有可能性,那麽同理夏侯尚對自己的投降獻誠之舉,亦會有一定可能相信。

 孟達對著糜暘答道:「將軍此舉雖有成功之理,但夏侯尚在北方頗有名聲,非無智之人,將軍此計策未必一定成功。」

 這是來自一個老將的經驗之談,糜暘在聽完孟達的判斷後點點頭。

 這個道理他又何嘗不知。

 沒有計策有百分百的成功率,但若是不去實行,那麽百分之一的成功率都沒有。

 糜暘雖然想除去武當縣中的夏侯尚大軍,但是夏侯尚兵力在他之上,而且又有城池為依托,要想正面擊敗夏侯尚的大軍是不容易的。

 再加上漢興郡還在恢復穩定的過程中,這才是糜暘目前的主線任務。

 在不影響主線任務的情況下,去開展一定的支線任務,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但是糜暘既然會想出這個計策,那自然有著一定的自信。

 夏侯尚的用兵風格是善於把握時機,英勇善戰,既然如此,糜暘那就主動給他創造個時機。

 糜暘從書案上取出一封信箋令親衛交到孟達手中,而後他示意孟達展開看看。

 孟達在取過信箋後,當即展開看了起來,只見信箋上寫道:

 「達以千載饒幸,與公相鄰,然因漢水分隔,敬恪未顯,唯有瞻望天北,聊表敬意。」

 「達自投效劉備以來,精誠微薄,兢兢業業,然最終名位不保,部曲不存,鷹揚不揚,五內悲愴。

 雖懷焦渴仰望之心緒,然漢水阻隔,以何能表?狐死首丘,達關中人士,人情戀本。

 每獨矯首北顧,未嘗不寤寐勞歎,展轉反側也。

 今因隙穴之際,得陳宿昔之志,非神啟之,豈能致此!不勝翹企,涉水托命。

 謹遣親信鄧賢、李輔托叛奉箋。至於時事變故,我當列於別紙,惟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遠民之趣,永令歸命者有所戴賴。」

 當孟達看完糜暘給他的信箋後,他的臉上浮現驚訝之色。

 這是糜暘以他的口吻,代他寫的一封給夏侯尚的書信。

 在這封信中,糜暘用自己的口吻,初步表達了自己對夏侯尚的「仰慕」及自己寫這封信的大概原因。

 整封信箋情真意切,有理有據,饒是孟達自己看了都有些動容。

 最重要的是,按照糜暘在信件中所言,自己將會派遣自己的親信鄧賢與李輔,將這封信送給夏侯尚。

 這點很大程度之上可以加重,這封信箋內

 容的可信程度。

 但就是這一點,讓孟達有些猶豫。

 令他詐降他願意,令他寫出這封信亦無妨。

 但是鄧賢乃是他的外甥,李輔乃是跟隨他多年的部將,這兩人可以算是他的臂膀。

 讓這二人去冒險,孟達有些不舍。

 糜暘看出了孟達的不舍,他起身來到孟達身前,對著孟達言道:

 「夏侯尚並非無智之人,一封信箋不足以讓夏侯尚相信。

 但若是不派遣子度親信前往,那麽夏侯尚更不會輕信。」

 糜暘知道鄧賢與李輔與孟達的關系匪淺。

 但據糜暘了解,歷史上正是這二人最後背叛了孟達,導致孟達為司馬懿所殺。

 所以糜暘此舉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在幫孟達。

 聽完糜暘的話後,孟達的臉上流動著思索之色。

 從歷史上孟達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孟達並不是重情重義之輩。

 孟達為了利益,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的。

 孟達雖說對派出鄧賢與李輔二人送信有著不舍,但是糜暘乃是他的主將,主將命令一下,他本來也沒拒絕的余地。

 他現在臉上有思索之色,更多是在表現給糜暘看,希望糜暘能給他一些承諾。

 見孟達遲遲沒有應允,糜暘好似明白了孟達在擔心什麽。

 糜暘雖說可以利用權威強令孟達答應此事,但若想真正詐到夏侯尚,接下來孟達可是關鍵人物,所以他的主動性很是重要。

 鷹揚校尉麽,不看到誘惑怎麽會釋放出利爪。

 在明白孟達流露思索之色的意圖後,糜暘對著孟達承諾道:「若子度能助我將夏侯尚誘來,憑此大功,子度封侯亦不是不可能。」

 糜暘的話讓孟達的臉上浮現喜色, 封侯,乃是他之前未被貶謫前都未得到的榮譽。

 在糜暘的這個誘惑之下,孟達當即對著糜暘一拜:

 「將軍所令,達豈敢不從。」

 見孟達終於允諾下此事,糜暘的臉上浮現笑容。

 他扶起孟達言道:「善。」

 「此事只能你我二人知曉,不可告訴第三人真相。」

 事關自己的封侯之望,對糜暘的要求孟達當然一口應允。

 之前有讀者提醒均縣三國時期並無,我查閱資料後發現是之前看地圖看錯了。

 現在我已經將均縣全部修改為武當縣,特此說明一下。

 免費閱讀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