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力逼迫強敵割讓土地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薑沫
摘要:
新一階段系統任務要求做到獲得一片面積不小於100平方公裡屬於自己的領土。同時要求獲得至少十分之一國家的外交認可。
通過對當前國際上獲得主權的方式方法進行分析,可以得出本任務在本質上仍然是需要通過軍事力量逼迫他國承認自己對某塊土地享有主權。
本文將從軍事實力對比、綜合國力和戰爭潛力等諸多方面探討逼迫強敵割地的可能性,並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
關鍵詞:武力逼迫強敵割地
背景:
主權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國家主權的喪失往往意味著國家的解體或滅亡。新一階段系統任務要求做到獲得一片面積不小於100平方公裡屬於自己的領土。同時要求獲得至少十分之一國家的外交認可。
本文將圍繞新一階段系統任務需求討論武力在本次任務中的必要性,同時深入對比強敵與筆者在軍事力量、科研整合能力、工業製造能力和戰爭潛力、社會穩定性等方面的實際差距,探討通過合理的戰略和戰術規劃,達到逼迫強敵割讓土地的可能性。
武力的重要性:
根據目前的國際社會的通用規則,獲得主權的方式一般只有先佔、時效、割讓、征服和添付幾種方式。
對於先佔和添付,需要主權方聲張方先行佔領土地並建立起有效的管控,而時效、割讓、征服本質是通過戰爭迫使對方簽訂不平等條約割讓某處國土,或者將戰敗國滅亡而兼並其領土。
根據這幾種方式的定義,可以很容易的看出,無論是哪種主權獲取方式,在獲取主權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付諸軍事行動或者使用軍事力量進行威懾,強大的武力是支撐主權伸張的必要條件。
由於筆者本身在這顆星球上,無法使用自古以來對任何土地進行主權聲張,也無法對南極洲等無主之地進行主權聲張,故而只能走佔領、征服的途徑才能完成任務。
因而武力在任務過程中的重要性程度會比一般國家對武力的要求更高。
強敵軍事力量:
強敵的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後備役部隊和軍內文職人員三部分組成。
現役部隊分陸軍、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4個軍種,分屬陸軍部、空軍部和海軍部三大軍事部領導。
現役部隊總人數136.58萬人。其中陸軍47.17萬人,海軍37.07萬人,空軍35.36萬人,海岸警衛隊3.62萬人,特種作戰部隊2.85萬人(計在各軍種之中)。
陸軍裝備:主戰坦克7900輛、步兵戰車6710輛、裝甲輸送車15200輛、裝甲偵察車110輛、各類火炮6074門,其中多管火箭炮1075門、自行火炮2512門、牽引式火炮1591門,各種用途飛機249架,直升機約5039架,其中武裝直升機1502架。
海軍裝備:航空母艦12艘,其中核動力9艘,導彈巡洋艦27艘、導彈驅逐艦52艘、導彈護衛艦35艘、核潛艇74艘,其中戰略核潛艇18艘,戰術核潛艇55艘,掃雷艦27艘、兩棲艦41艘、軍事運輸司令部轄船隻約110艘,可調用商船327艘,海軍(含陸戰隊)共裝備作戰飛機1456架,武裝直升機543架。
空軍裝備:遠程轟炸機208架、偵察機83架、戰術飛機2529架、運輸機1100架、加油機605架、教練機1200余架、直升機約220架。
戰略力量:洲際導彈982枚。
無論是人數還是已有軍事裝備,強敵的儲備都遠遠強於筆者。
考慮到強敵本身維持在全球各地霸權的需要,筆者所需面對的第一波次力量將會是強敵所有武裝力量的一小部分,估計約在五分之一左右。
但若一段時間之後,強敵意識到面臨著軍事鬥爭失敗的風險,則會抽調全球各地的海空軍力量進行支援,同時將發動國內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層層加碼。
屆時筆者將面臨更大的軍事壓力。
(以上數據是2000年左右美軍的軍事力量統計)
強敵綜合國力分析:
強敵國土面積約2755萬平方千米(美、加、澳、英),人口約6億人,國內生產總值9.2萬億美元,國防預算3100億美元。
粗鋼2.0764億噸,原煤10.33億噸,原油42.35億桶,天然氣6592.61億立方米,發電量39950億度,糧食5.49703億噸。
海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1509艘,總載重量5858.5萬噸;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1034處,客運量10697億人千米,貨運量312.7億噸千米。
此外全世界都是美國的“牧場”,當強敵遇到自身矛盾激化時可以通過收割全世界來緩解,這已經形成了一個閉環,至少可以保美國稱霸100年。
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高技術研發能力、資源儲備和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主導地位讓強敵具備極強的戰爭潛力和後備力量。
特別是在強敵轉入戰時狀態,進行全國總動員的情況下,將發揮更強大的戰爭潛力,具備很強的持久作戰的能力。
(以上數據都是參考2000年美數據,然後瞎編的)
強敵社會穩定性分析:
強敵社會本質上是一個偽裝為民主政體的宗教國家。
教會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強敵政府部門的在基層管理上的力量空缺。
強敵社會的穩定性,根源於其“去中心化”的社會結構。對於強敵國人來說,政府換屆就相當於一次公司的破產重組,前政府時期再大的問題都在換屆的那一刻清算完成了,可以有效減小政府換屆對社會造成的衝擊。
但在聯盟解體後,失去意識形態對手的強敵將走向結構性衰敗。
強敵的能量主要在於龐大的軍隊和維持著美元霸權。
但其內部貧富兩極化正在加速,強敵已經成了一個事實上由資本掌控的國家,資本會為了自身利益而置國家未來於不顧,是由資本本身的內在屬性所決定的,聯盟解體之後,強敵內部的資本集團將可以更加不受限制的野蠻發展。
在可預見的未來,強敵的社會矛盾將因貧富差距而加劇,最後很可能導致社會分裂、族群分裂甚至國家分裂。
本質上,強敵是由無數利益團體散裝而成的。這種結構,很難精細持久的去推動一項全局工程,但是對外部衝擊卻有極強的承受能力。
普通民眾的大規模死亡無法有效嚇阻其統治階層的戰爭決心。所以通過大規模核戰爭逼迫其割讓土地的舉措可能短時間內促使其消弭內部矛盾,促成其內部各族群取得共識,反而增加了其戰爭潛力。
但同時,如果能夠以機械飛升能夠獲得長久壽命作為交易籌碼,與其統治階級或者大資產者進行談判,亦可能從根本上分化其政府高層,造成統治階層和社會的撕裂,消弭其戰爭意志。
筆者軍事潛力分析:
當今世界的戰爭模式主要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具體表現為,強度高、烈度大、時間較短、升級迅速。
各種高精尖的設備在發揮其巨大的戰爭效能的同時,也存在著生產周期長,人員訓練周期長,後勤保障複雜化的趨勢,對裝備國的後勤能力和國家的綜合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筆者目前所具備的回收和分解能力,在面對艦船、飛機、裝甲車輛等主力作戰裝備時具備良好的作戰效能。
掃描能力可以讓筆者具備生產和優化各種高精尖武器裝備的能力。
通過破壞或分解回收強敵武器裝備和工廠設備的核心部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強敵在戰爭中的有效裝備投入。
筆者自身思維傳輸能力,則讓筆者具備幾乎可以自由出入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能力,通過合理的戰術規劃,戰前對強敵的主戰裝備和軍工廠等設施進行大規模破壞, 同時生產準備一定數量的高精尖常規武器對強敵進行武力威脅,可以讓筆者在戰爭中同時具備裝備數量和質量上的雙重優勢。
此外,通過試驗發現,筆者的思維具備操控計算機的能力,可以讓筆者獲得一定范圍內的製電磁權。
這些都有助於削減強敵的作戰效能。
結論:
強敵雖然目前保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常規武裝力量,裝備有世界上最多的先進戰鬥機、艦艇和裝甲車輛,且具備極大的國土縱深、資源儲備和工業生產能力,且其去中心化的組織方式,讓其社會在面對普通國民遭到打擊大規模死亡時,仍然能夠保持其統治階層戰爭意志。
在戰爭初始階段讓強敵意識到自己的軍事裝備數量和綜合國力優勢無法轉化為戰爭勝勢是擊潰其統治階層戰爭意志的關鍵。
筆者的能力在前期充足的準備下可以做到削弱其戰爭能力,消弭其戰爭潛力的作用,同時若以“可以幫助其個人進行機械轉換,讓其活的更久”作為交易對象,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分化其統治階層,削弱其戰爭意志。
在消除其戰爭能力和工業能力,並輔以長生誘惑,使得逼迫其統治階級參與談判,割讓土地成為可能。
展望:
建立某種形式的機械國度,為部分人類提供“機械轉化儀式”,“永生”的誘惑可以一定程度上分化人類各國領導階層,能夠深刻影響人類社會運行規律。
需要謹慎觀察和使用。
參考文獻:
本文僅供娛樂,不需要引用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