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296章 驪山的力量
“此刻我們工廠有多少存貨了?”

 “從十一月初到如今,一個月多了共計存貨一千件棉衣,還有幾百匹棉布。”

 “讓我們的村民辛苦一下繼續開工趕工,工作期間要注意安全,日夜不停,分成四個班輪換,肥皂和印刷廠就先停工。”

 看李泰還沒明白過來事情的嚴重性。

 張陽寫下一張字條,“如果覺得陛下不會見魏王,不如拿著我的字條送入東宮,和太子一起覲見。”

 “可是……”

 “沒什麽可是的。”張陽低聲道:“我們的財富取之與民,用之於民,只有我們真正的站在群眾一邊,不論付出都大代價都要幫助朝中解決這次雪災。”

 “群眾是我們真正的財富,希望魏王殿下放下一時的乾戈,也該讓你父皇知道我們的生意會成為大唐官兵最大的後勤。”

 李泰停下手中的快子,咽下嘴裡的肉,一臉慌張地走出屋外。

 站在屋外的侍衛好奇道:“魏王殿下這是要回府?”

 “回府?回什麽府!”李泰著急道:“我要去見父皇,現在就去!”

 李玥從房間走出,剛剛她也聽到了對話,“夫君,真的很嚴重嗎?”

 張陽收拾著李泰留下的碗快,“你父皇手中還有很多高明的臣子想來這種事情應該難不倒他們,就算是魏王一個人不行,再加上太子應該能夠說動你父皇。”

 李玥稍稍點頭,跟著一起收拾碗快。

 本來想著年前休朝,渡過這次的寒冬來年準備新朝會。

 眼下李世民看到中書省遞來的奏章神色凝重,大雪一連下了三天,整個關中不是大雪封山,就是封了整個郡縣。

 有人進不去也有人出不去,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一尺厚的積雪。

 積雪壓塌了房屋,也不知道現在有多少民眾遭了難。

 此刻哪有心思在宮中享受著長假,李世民來回踱步終於等到了房玄齡。

 “玄齡,各地村縣如何?”

 房玄齡躬身道:“大雪封路消息傳不出來。”

 殿外的護衛來報,“陛下,魏王殿下來了。”

 李世民神色不悅,“他來做什麽?”

 “說是有要事告知陛下。”

 李世民怒聲道:“不見!都什麽時候就知道玩鬧。”

 “可是太子殿下也來了,也有要事。”

 意識到外面風雪這麽大,兩個兒子都站在外面挨凍,李世民沉聲道:“就讓他們進來。”

 和李承乾一起站在甘露殿外,北風帶著雪刮在臉上像是刀子在割,疼得要命。

 盡管心裡一萬個不願意,為了萬無一失還是把張陽的字條送入了東宮,讓李承乾一起面見父皇。

 太監匆匆走出來,“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可以進去了。”

 李世民坐在殿內,看著兩兄弟走入殿內,明明知道承乾和青雀的關系一直不好,難道見到他們兩人可以走在一起。

 李泰先看了眼站在一旁的房玄齡,忍受著臉上因為被風雪吹過的疼痛,“父皇,兒臣有一事上奏。”

 李世民板著臉,“講。”

 “喏。”

 先是組織了一番語言,李泰說道:“父皇,此刻大雪封路封山,有不少民房倒塌,兒臣以為各地村縣更為嚴重,為了更好地治理雪災,兒臣以為應當派出長安城已經周邊兵馬清理道路。”

 李世民扶著額頭連自己的兒子都想到這點了。

 李承乾也說道:“兒臣也以為應當派出兵馬清理道路。”

 李泰又說道:“皇兄說得沒錯,雪災的治理難點就是道路閉塞,裡面的消息傳不出來,外面的消息傳不進去,眼下首當其衝需要打通各個要道,得知各地情況,才能有合適的治理方式。”

 聞言李世民沉默良久,“你們二人覺得派出多少兵馬合適?將兵馬分為幾路?”

 兩兄弟都沉默了。

 李泰心中一陣懊悔,此刻很想扇自己一巴掌,怎麽早沒想到這件事要安排,來得匆忙沒多想。

 房玄齡遞上一份奏章,“陛下,臣與中書省各文吏已經擬好了出兵之策,將兵馬分為九路,每路八百余人,連夜趕工,最快明日午時可以打通各個要道,再以這九路兵馬帶著朝中的消息分為三十支隊伍,打通其余的細枝末節。”

 李世民看著這份完整的方略又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神色越發狐疑。

 將手中的奏章遞給身邊的太監,李世民囑咐道:“告訴侯君集不要休息了,立刻按照中書省的方略,連夜動工。”

 “喏。”

 房玄齡又道:“陛下,還有一事,此刻風雪甚大,到了夜裡更是天寒地凍,怕是施工簡單。”

 意識到這個問題,別說連夜開工了,夜裡動工,人都受不了。

 李泰一咬牙,“父皇,兒臣可以拿出驪山村子一千件存貨棉衣給將士禦寒,再拿出五百匹棉布連夜讓村民趕製禦寒衣物,驪山工廠繼續工作不停歇,給將士們提供衣物,這一切……”

 李泰深吸一口氣,雙手攥著拳咬牙道:“這一切兒臣來負擔,都不要錢,並且若有凍傷者,即刻送到驪山外科醫院救治也不用銀錢,還是兒臣負擔。”

 李世民先讓房玄齡去安排。

 李承乾此刻也佩服青雀可以拿出這等魄力來支援這次雪災。

 李世民反倒笑道,之前還罵他整日跟著市井小民做生意,倒是現在李泰成了這次除雪的一大助力。

 “父皇,兒臣的財富取之於民,也要用之於民,倘若這個時候群眾受難,兒臣自當義不容辭。”

 李承乾也行禮道:“兒臣亦是如此。”

 這兩個兒子少見的立場都是一樣的。

 李世民低語道:“朕聽這話怎麽像是從張陽嘴裡說出來的。”

 李承乾躬身道:“多虧張少師悉心教導。”

 “也多虧了姐夫指點。”

 此刻李世民的腦海中好似出現了張陽的那張笑臉,好像聽到他在說,嗯!正面影響。

 李泰又道:“除雪之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化雪之後防止出現洪澇,需要事先疏通河道,以免大水衝了田畝,以免田畝成了池塘影響耕種。”

 “來時張陽一定與你們說了很多吧。”

 李泰低著頭不吱聲,這種事情瞞不過父皇,不論是處於利益還是為了社稷,這些話也都該說。

 回了回神,李泰心中懊悔,天殺的姓張的,你設計本王。

 李世民拿出一塊兵符,走到李泰眼前,“你都豁出去了,願意讓驪山全力配合朝中,朕知道這件事也離不開你,這塊兵符交予你,現在帶著兵符去左武衛找到左領軍大將軍尉遲恭,讓他調撥五千兵馬與你一起治理這次雪災。”

 李泰顫抖地接過兵符,這是第一次拿兵符,正聲道:“兒臣領命。”

 “若辦不好此事,朕一樣拿你是問。”

 “軍令如山,若處置不當,兒臣自領軍法處置。”

 李泰放下話語便離開,心中好似有一團火再燒,姐夫是對的,生意人對社稷也是有用的,我以後也回成為江山社稷一大助力。

 等李泰離開甘露殿,李承乾遲疑問道:“父皇,青雀還年幼,此事……”

 “朕知道他一個人辦不好這件事,這才讓尉遲恭與他一起,再者說……”李世民突然笑了,“青雀背後站著整個驪山,驪山的主人又是誰?掌握著如此大的家業,有些人或許會想藏富,可他願拿出來幫扶社稷,朕倒是有點欣賞他了。”

 李承乾回話道:“兒臣一直都認為張陽是一個心中有大義的人。”

 “你也退下吧,這件事自有朝中安排。”

 “兒臣告退。”

 大唐原本停下的政事開始重新運轉起來,中書省居中調度,兵部連夜批複公文,戶部準備糧草,門下省傳遞各部消息。

 李泰帶著兵符來到左領軍將軍府,找到了尉遲恭。

 收到了兵符,尉遲恭又收到了陛下的旨意,兵部的批複,以及中書省的統籌,連夜開拔五千大軍,開始除雪。

 李承乾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一片片火把在晃動,那是前去除雪救人的士兵。

 張大安走上前,“太子殿下,夜裡城牆之上很冷。”

 李承乾笑道:“你看看這些火把,或許他們比孤更冷。”

 張大安沉默著,也不知道為什麽就是看著這種場面就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長安城內連夜的兵馬調動,驚動了長安城內不少民戶。

 原本睡夢中的祿東讚被大隊的兵馬行進的聲音驚醒,他提著刀走出房門,用吐蕃話大聲喝問著。

 小廝正站在窗前看著大隊兵馬朝著城門跑去的,他皺眉看了眼祿東讚,“沒有你的事,繼續做你的美夢去。”

 “這麽大的兵馬調動,怎麽會沒事。”

 小廝歎道:“他們是為了除雪救災。”

 祿東讚探頭看著窗外許久,確認了這些兵馬不是來抓自己的這才放心。

 夜裡,楊嬸匆匆回來小聲對李玥說著話。

 聽完這些,李玥走回屋內管好門,“夫君,兵馬連夜調動,已經去除雪救災了,而且青雀為這一次的副將協助尉遲恭大將軍,驪山第一批棉衣也送出去了。”

 張陽喝著茶水點頭。

 “工廠連夜開工趕製棉衣,我們的驪山外科醫館隨時做好了準備接收凍傷的病患。”

 張陽無奈道:“這一次我們的廣告費會非常巨大,恐怕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家底就要揮霍光了。”

 李玥按著夫君的肩膀,溫柔笑道:“我算了算,其實我們放在村子裡的銀錢能夠應付這件事,棉花我們夠用,醫館的藥材本就是有存的,那都是以前不斷買藥材積攢下來的。”

 “從成本上來看我們虧損的只是原本的利潤,可是本錢還是在的,只要挺過這一次,將來還是可以賺回來。”

 聽媳婦這麽一說,張陽又覺得自己沒有這麽大的壓力了,拉著她的手,張陽看著眼前這張自己繪製的世界地圖,“我覺得什麽地方畫得不對,可我想不起來了。”

 李玥眨著眼看著,根據地圖上的標注問道:“這是中原的地圖?”

 “這其實是世界地圖,以前老師教過我們怎麽畫,只是時間過得太久了,現在看著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麽地方畫錯了。”

 天亮的時候風雪也停了,解除了宵禁之後不少長安城的居民都走了出來,看著城外的情況。

 一條條道路在雪中清理出來,每一條路都連接著官道,只不過昨晚的在外面忙碌的士兵不見了,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此刻李泰正在藍田縣,為了更方調動物資,尉遲恭帶著兵馬名正言順入駐了這裡。

 一幅幅河道的地圖鋪設在眼前。

 尉遲恭講著,“周邊十五個村縣都已經打通,隊伍正在往遠處走,已經讓各縣自己組織人手繼續安排除雪事宜。”

 天空的烏雲沒有這麽厚重,但是天氣卻更冷了,這說明已經開始化雪,這個時候凍得徹骨,正是最需要保暖的時候。

 一輛輛馬車駛過,一車車的棉衣都被拉了出去,送給將士們禦寒。

 工廠連軸轉不停工,李泰從昨天到現在都沒有休息過。

 心頭有些懊惱,李泰喝問道:“工部的輿圖還沒送來嗎?”

 魏王的喊聲傳出了府衙,門外的小吏匆匆來報,“上半月霸上要疏通河道,工部的輿圖被長孫公子帶走了。”

 這一下李泰傻眼了,什麽時候長孫衝把這麽重要的輿圖借走。

 心想也是,他爹是長孫無忌,也不奇怪了。

 李泰一拍腦門,“本王想起來,括地志!把本王用來編著括地志的地圖帶來。”

 又是一聲大喊,李泰的喊聲傳出縣衙。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一晚上到現在李泰已經習慣了這種大喊大叫的指揮,應該經常有人聽不見小孩子說話。

 】

 新的地圖送來,李泰把自己做的地圖掛上,這副原本是等高線地圖,但也注明一條條的河流要道。

 有了地圖之後,一切都清晰了許多,姐夫指點出來的地圖比之工部的輿圖仔細上不知多少倍。

 “果然還是要聽的姐夫的,姐夫的話就沒錯過,真是邪了!”

 尉遲恭召來了幾個軍中將領,還要重新規劃人手去疏通河道。

 這兩天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也是防禦水澇最關鍵的時期。

 依照地圖眾人討論出了一個方案,只不過這個方案又要連夜趕工。

 “好在有這條鄭國渠!鄭國渠真乃舉世壯舉!”李泰嘴裡咬著一張餅,向蒼天行禮。

 一道道的政令離開長安城,原本應該休朝的日子,在人們眼裡朝堂好像又開始忙碌起來了。

 一隊隊的兵馬來回奔赴。

 張陽和李玥聽著兩位嬸嬸講述著事情的進展,不少凍傷的人都在驪山外科醫館治療。

 好在藥物還充裕,三十多個大夫一起忙碌。

 工廠內,牛闖帶著一隊剛剛組成的技術班子,隨時待命,一旦生產線出現問題,他們就要第一時間上去修理,由於負荷太大,本來就松垮垮的流水線,已經壞了八次,好在每一次都能及時修好。

 有了秦瓊的人幫忙,關外的棉花還在不斷地運來,眼下不缺原材料。

 張陽看著帳目:“這一次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看看我們的工廠負荷在哪裡。”

 李玥也點頭,“這一次幾乎調動了整個村子的資源,有了這一次的結果,想必對我們以後的生產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從中吸取經驗,也能得到教訓,將來再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更加平穩地處置。”

 張陽放下手中的帳目,“不行,我不能看著這些虧損的帳目,我一看我就感覺胸口疼。”

 李玥笑罵道:“明明是一件好事,好似要割了夫君的肉。”

 禦寒的棉衣算是在一次的事情中,徹底打響了名聲,驪山的外科醫館也可以在人們心中留下印象。

 張陽回到屋中,重新拿出圖紙,這是原本的工廠生產線,以及用來棉布的新式紡車。

 抽空了整個工廠的全部庫存,不僅如此還要一邊生產,再一邊把貨物運出去。

 驪山的只有百余口人,但驪山的生產能力足以匹敵任何一個上千人的工坊。

 張陽斟酌著生產線是還是要改進,生產力需要再提高,技術人才,這年頭絕大部分的人才都是皇帝手裡,很讓人頭疼的麻煩,好想去挖朝堂的牆角。

 甘露殿中,李世民聽著房玄齡的匯報,除雪救災的事情總算是渡過了第一關,好在沒有因此造成重大的傷亡。

 李承乾遞上一件棉衣:“父皇這就是驪山生產的棉衣。”

 房玄齡也解釋道:“軍中不少將士都說過整個棉服保暖不錯,將士都是做體力活,就是汗水浸濕棉衣之後不好晾乾。”

 “這麽冷的天氣,普通的衣服也晾不乾。”李世民拿過棉服細細打量著,“倒是厚實,衣服裡面填充著什麽?”

 “回父皇,是棉花。”

 “還真給這小子做出來了?”

 “他們將棉花做成棉線,用紡車織布,再製成衣裳,往衣裳中填充嗮乾的棉花,再將以重新縫合。”

 李世民低語道:“朕是不是該賞賜這小子了。”

 “兒臣以為確實應該賞賜青雀。”

 李世民擺手道:“朕沒說他,朕說的是張陽,當真你以為你弟弟有此遠見?不過是張陽點撥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