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嶽父是李世民》第379章 與祿東讚談判
張陽手裡的扇子還在搖著,“幾位敘舊可以晚點再繼續,這是外交院,你們能否先談談正事。”

 話語落下,一群吐蕃人這才停下了議論。

 祿東讚的目光看著張陽,“張陽,這就是你說聰明人容易栽倒的原因嗎?”

 張陽笑著,“你是說吐蕃敗了的事嗎?”

 “讚普還在,吐蕃還沒有敗。”

 面對這麽一個嘴硬又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讓人有些懊惱。

 張陽放下手中的蒲扇,“打仗的事情我不懂,我現在很希望現實可以給你兩巴掌,治一治你嘴硬的毛病。”

 “嘴硬?”

 還是點頭,張陽繼續道:“沒錯,這是一種病,所以我們中原人向來都是謙虛好學的,你看了我們中原這麽多書籍,就是沒有學到精髓。”

 祿東讚呼吸沉重。

 張陽再是講道:“之前你衝撞魏王殿下,還有火燒驛館的事情我們已經給出了處置,好在魏王殿下不計較,衝撞的事情便免了,火燒驛館便用交罰錢來解決,你之前用來進獻的財寶全部當作罰錢沒收,可有異議。”

 “衝撞魏王是你們設局,不論我怎麽說都是一個結果。”祿東讚深吸一口氣繼續講道:“至於火燒驛館的事情我認,罰了多少錢也都是你們說了算。”

 張陽再是點頭,“既然這些罪你都承認,那我再講一件事,你火燒驛館本來就是可大可小的事情,我們大唐一直以來都很大氣,本想此事就此揭過,你們松讚乾布找了個要救你的由頭,向大唐開戰,此事也是吐蕃的過錯你們認不認?”

 幾個吐蕃人又開始議論。

 外交院眾人也小聲講著話。

 李承乾低聲問向房玄齡,“房相,張陽這麽說合適嗎?”

 房玄齡閉著眼點頭,“所謂師出有名,大唐開戰自然有正當的理由。”

 在史書上,大唐要站在正義的一方。

 外交院此舉很合房玄齡的胃口,很是滿意。

 看這些吐蕃人一直議論了好一會兒也沒有一個結論。

 張陽揣著手皺眉道:“敢問吐蕃大相,討論得如何了?”

 祿東讚重新抬起頭正聲道:“若是他國使者也被圈禁拿入地牢,會不會也有人向大唐開戰。”

 “大相這般話語不對吧,我們大唐一直對錯分明,他國使者都是大唐好好的,我們為什麽要圈禁他們,再者說你火燒驛館還衝撞魏王,照理說也是我們大唐向你們吐蕃問責。”

 “而你們吐蕃不僅不認錯也不來解釋原因,松讚乾布就膽敢在邊關發動戰爭!敢問吐蕃這麽做對嗎?”

 張陽的話語回蕩在外交院內,擲地有聲。

 祿東讚深吸一口氣,像是忍受了極大的屈辱,“吐蕃願向大唐道歉停戰。”

 “吐蕃大相,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麽?”

 “什麽?”祿東讚抬頭錯愕。

 “我希望你明白現在的形勢,現在要停戰不是你們吐蕃說了算,更不是我們外交院可以說了算的。”

 “你想怎麽樣!”祿東讚咬牙切齒看著張陽。

 “你這麽看著我做什麽?我記得你說過我們是對手。”張陽歎道:“我們又不是什麽不共戴天的仇人,以後我還要請你喝酒,好好暢談人生。”

 看對方不講話,張陽清了清嗓子,“你看看你,這種眼神看著人就像在看一個仇人。”

 祿東讚重新閉上眼緩聲道:“既說要停戰,大唐也是有條件的吧。”

 “沒錯,希望你不要再提什麽求娶公主的話語了,邊關戰事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解釋清楚的。”

 祿東讚渾身顫抖,聽著一言一語就像是一把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就看大唐要如何下刀了。

 咧嘴笑著,張陽又道:“停戰的條件也很簡單,割地,賠錢,稱臣!”

 祿東讚再次還以怒色,“不可能!”

 張陽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你要想清楚了,就算是你不給,我們大唐也會掃平吐蕃,將這些領地收為大唐所有,屆時你想要再說條件就晚了,我們想要的會比你現在能給的還要多得多。”

 】

 祿東讚紅著雙眼,“你是在羞辱吐蕃!”

 “大相兄此言差矣,兩國交戰不是沒有成本的,既是戰爭勢必有輸的一方,你若是心中還懷有希望,那就希望松讚乾布能夠扭轉現在的敗勢打個翻身戰。”

 “大唐想要吐蕃多少土地?”

 張陽揣手思量片刻,開口道:“河湟以西三千傾地。”

 “你休想!”祿東讚怒目雙手握著拳。

 李承乾一直站在一旁看著這場談判從開始到現在,張陽所要的土地幾乎是吐蕃僅有的富裕之地,將這片地交出來,以後的吐蕃人就只能去更偏遠的苦寒之地。

 這是要斷了吐蕃的生路,仔細想想換做孤,孤也不會答應這種無理的要求。

 張陽笑著,“這只是第一個條件,還有兩個條件要不要聽我說說。”

 “不用說了,我們吐蕃人就算是全部戰死也不會答應這些條件!”

 “其實大唐並不著急,今天大相兄剛剛從令圄中脫身,不妨好好歇息一些時日,再做打算。”

 “不用打算了,我們吐蕃就算是只剩最後一位勇士也不會答應你們的條件!”

 祿東讚大聲說著,目光掃視在場的所有人。

 張陽頷首點頭,“祿東讚你我相識多年,來來往往明裡暗裡也交手這麽多次,就像你說的我們是對手,我敬重你,給你時間考慮,你們可以先回驛館休息了。”

 又是看了一眼在場的所有人,祿東讚記下這裡每一個人的面孔,轉身離開走向驛館。

 外交院內又開始忙碌起來。

 “這麽多年了,從當初吐谷渾到高昌,還是現在的吐蕃,你辦事還是一如既往地強硬。”

 回頭看向房玄齡,張陽解釋道:“我大唐堂堂上國豈能被他們小瞧了,犯我大唐者必要付出代價,敬我大唐者,我們也還之以禮。”

 “今天這裡發生的一切,老夫都會告知陛下的,你們外交院也寫一份奏章遞交給中書省。”

 張陽稍稍一禮,“下官會讓人安排的。”

 再是一想,房玄齡搖頭道:“年少輕狂就是好,多少年了老夫都快忘了自己年輕時候是什麽樣子了。”

 外交院送別房玄齡,見李承乾還愣在原地,張陽提著菜籃子,“太子殿下吃了嗎?”

 李承乾再一回神,不知不覺已經是晌午天,“孤確實還未用飯。”

 “老許,請太子殿下去吃飯,你們善後一下,我就先回家了。”

 李承乾木然地看了看菜籃子,再次沉默……

 “張尚書放心,我們會安排妥當的。”

 外交院的談判剛剛結束,這場談判經過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

 一時間人們紛紛議論整個年輕禮部尚書的強硬手腕。

 根本不給吐蕃留有余地。

 長安城的年輕人士子紛紛叫好,就連平日裡說這個年輕尚書壞話的人也沉默了。

 坊間長安城居民走入都把腰杆子挺直了不少,就連平日裡對西域還是突厥人語調都高了幾分。

 秦瓊府上,程咬金聽著仆從的講述笑道:“我大唐將士在外血戰,我大唐臣民就該有這般心氣。”

 秦瓊已經有些年頭沒有碰酒水了,他喝著茶水道:“大唐兵鋒正盛,年輕一輩更要有這般英雄氣才對。”

 “某家就聽不慣朝中那些言官動不動就說顧全大局,還要以和睦為主。”

 嘴上這麽說著,秦瓊的神情凝重,“恐怕這孩子在朝中要面對不少彈劾了吧。”

 程咬金往嘴裡灌著酒水,“想來也是。”

 自大唐立國以來,第一次遇到這麽行事這般強硬的禮部尚書。

 張陽回到家中,李玥已經聽王嬸講完了事情的經過,她笑著上前,“我給夫君洗菜吧。”

 說著話她便一手拿走了菜籃子。

 張陽又囑咐道:“芹菜的葉子可以留下來,摘了不要丟了。”

 李玥笑著點頭,“知道了。”

 重新在院子裡坐下來,張陽看著漫天的雨水,也不知道這場雨什麽時候可以停。

 宮中,李世民看著一份份彈劾張陽的奏章送來。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站在一起。

 “陛下,這些都是顏師古和盧承慶等人為首的文吏為撰寫彈劾張陽的奏章。”

 李世民拿起其中一封看著,“張陽此舉交惡諸國,勢必讓大唐陷入孤立,若不處置,大唐在諸國眼中成為虎狼之國。”

 再看眼前的兩人,李世民笑道:“你們覺得如何?”

 房玄齡回道:“陛下,此次外交院談判臣一直在場,張陽所言也並不是口無遮攔,可以靜待事情變化,看個結果再來做判斷。”

 長孫無忌點頭道:“臣附議房相的說法。”

 李世民看著這些奏章,“如此多的人彈劾張陽朕不能坐視不理。”

 長孫無忌低聲講著,“陛下張陽也只是言行不端,至於過錯,等有了結果再議不遲。”

 在甘露殿商議一番,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一起走到殿外。

 “近日趙國公好似對張陽的看法變了不少。”

 “張陽此子年輕氣盛,言行舉止難免會有不妥之處,適當扶正便可,要說能力他或許不如中書省的人,甚至不如張大象許敬宗,就是他的遠見……”

 “他的遠見往往不會錯。”房玄齡接過話語補充道。

 長孫無忌沉默著點頭,會對張陽改變看法也是因為自己的妹妹,身為皇后她總是說起張陽這個孩子如何照顧宮中。

 張陽這孩子天性不壞,對朝中一些老家夥而言,這份心很赤誠,也很純良。

 加上張陽從不貪圖玩樂,更不沉迷於酒肉之中。

 他的一切行為好似有一個自己的準則。

 也看過長安城更多的青年才俊,這種品性純良的孩子不是張公瑾能教出來的,教他學識與為人處世的人一定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

 難的不是一朝清心寡欲,難的是數年如一日沒有貪圖之心。

 光是這一點,教授張陽這種處世與品德的人,才是用心深遠。

 這樣的孩子是不會走歪路的。

 李世民最後下了一道斥責的旨意,注意言行,注意舉止,再面壁禁足一月。

 以此來告戒張陽,算是對這些彈劾奏章的回應。

 張陽接過太監遞來的旨意,“有勞公公了,家裡做的一些臘腸還望不要嫌棄。”

 老太監笑著拿過臘腸,“陛下的意思是張尚書還要繼續處理外交院事務,平時注意言行。”

 “敢問公公這一次彈劾我的都是什麽人?”

 “還能是什麽人,都是一些朝中老臣。”

 跟在皇帝的身邊的太監,自然明白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說,他笑呵呵提著臘腸離開了。

 張陽手裡聖旨,在手裡揉捏著,然後跺腳罵著,“好你個天可汗,老子苦哈哈在外交院辦事,你特麽還禁足我一個月!”

 將聖旨放在地上踩著,張陽嘴上繼續罵著,“不分對錯黑白,只會牽強附會,外交院都幫你把牌面撐起來了,你個做皇帝拆我台是不是。”

 看著夫君對著聖旨發著脾氣,兩位嬸嬸守在門外,這一幕可千萬不要被外人看見了。

 等夫君發完了脾氣,去院子的另一邊做飯。

 李玥撿起地上被踩得不成樣子聖旨,罵夫君的聖旨也是聖旨,誰家能有這麽多聖旨送來?

 將聖旨洗乾淨,李玥將它晾曬著。

 “你父皇把我禁足一個月也好,就當是給我放長假了。”

 李玥嘴裡嚼著飯食,又給小武夾了一些卷心菜,驪山種著卷心菜,家裡院子裡也種著兩三顆,難得可以吃一回,平時都盼望著菜能夠早日長成,割下來燒了吃。

 坊間孩童把此次外交院的談判當作遊戲,學著模樣在街頭巷尾玩鬧著,誰來演祿東讚,誰又來演外交院眾人。

 坊間口耳相傳的故事,也成了孩子們的玩鬧。

 在家中呆了三天,天氣終於放晴了,張陽拉著一車木材,帶著媳婦和小武一家子走到城門口。

 拉著一車的木材怪累人,張陽看了一眼趴在車上的小熊,等這頭熊長大了以後讓他拉車。

 小熊注意到目光把頭扭到一旁,眼神中充滿了鄙視。

 娘的,這頭熊怕不是要成精了。

 站在城門口守衛,先是看了一眼張陽再是行禮。

 等人要走出城門的時候,他們突然又想到了什麽,連忙上前攔住,“驪山令不是在禁足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