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集團想要官位。
在大漢王朝,官很明顯大於爵,有官有爵才有一切,有爵無官只是待宰的肥羊。
功臣集團在開國之時立下的大功贏得了豐厚的回報,除了爵位之外,整個朝廷的高級官位幾乎都被他們壟斷。
尤其是高皇帝劉邦的時代,三公九卿全部都是功臣集團的人,在真實的歷史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武帝時期。
文帝和景帝雖然都強有力的打擊了最頂級的功臣,但從周亞夫軍細柳這件事就能看出,功臣集團的強勢不是打擊一兩個人就行的。
直到武帝時期,衛霍軍功集團橫空出世,開國功臣集團終於被掃進了垃圾堆。
但是在這個世界,沒有最關鍵的諸呂之亂,毫無爭議性的皇帝劉盈順利執政,然後則是洛新負皇於背,功臣失去了最關鍵的扶持漢文帝即位的一步,從呂後時期就開始漸漸失勢。
雖然依舊是最龐大的勢力,但是朝廷上有一股通過洛氏、呂氏等等舉薦而形成的力量,主要由百家學子組成,同樣不容小覷。
賈誼就是這其中的關鍵人物,很多人都猜到這是洛新為皇帝親政準備的丞相。
這讓功臣集團有些無法接受,洛氏子就算了,洛亦是高皇帝的影子,而且也是功臣集團的一員,洛新雖然不是功臣集團的人,但他是高皇后的親近之人,又是孝惠皇帝的相父,現在攝政不算是臣子了,不和他比。
但賈誼那個書生,憑什麽得到那麽多的信任,我們功臣浴血奮戰,為漢室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一直都維護劉氏江山,皇室本該最信任我們的。
這些年功臣們不斷的前往英侯府,就是暗戳戳的想著向洛新傳話,表達情緒。
洛新自然注意到了這種存在於功臣之中的情緒,這是不能忽視的力量,劉恆的皇位想要穩固就需要這些人的維護,尤其是在洛新還政之後。
“他們不僅僅自己想要官位,而且還想要讓子弟成為您的近臣。”
洛新一語道破了功臣集團潛藏的述求。
劉恆疑惑問道:“朕的近臣?”
洛新肯定道:“陛下您是直接被冊封為皇太子,然後繼承皇位的,沒有經歷過太子階段,這些功臣還沒有來得及往您身邊派出子弟輔佐,您就直接成了皇帝,您的身邊沒有一直陪伴著您登基繼位的功臣子弟,這使得他們很是擔心失去您的信任。”
劉恆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洛新的語言還是非常具有藝術性的,他不經意之間稍微偏向了功臣集團,將功臣集團塑造成了一種求寵的形象。
“姑父,這些人都是追隨高皇帝和先帝的功勳後裔,對大漢忠心耿耿,的確是應當重用,但是朕不清楚這些人的才能,還請您為朕舉薦一些具有才能的,朕好重要他們才是。”
劉恆果然決定重新重用這些人,洛新輕聲道:“周勃的兒子周亞夫有大將之才,若是大將軍韓子穆薨後,可以讓周亞夫擔任大將軍,他是能夠保證您皇位穩固的人。”
劉恆複述一遍道:“周亞夫,朕記住了。”
“至於大將軍韓信的家族,前些時日安陽侯寫信來,希望朝廷能夠允許大將軍將侯國分給兒子和孫子。”
洛新漫不經心的說著,劉恆一怔,然後點點頭。
開國初期就三萬戶的侯國實在是過於恐怖了,韓信是唯一一個擁有超過一座縣作為封地的徹侯,等到韓信去世,這一定是朝廷要處理的,與其直接失國,還不如自己肢解。
況且,韓信和洛采夫妻兩人也希望能夠平分給兒子們。
洛新一邊說,劉恆一邊記,洛新對這些人一一評價,這些評價幾乎就決定了他們在未來的大漢朝廷之中能夠達到什麽位置。
劉恆越聽越覺得大有收獲,這些人用好了,建功立業就是輕而易舉,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有一群可用之人。
“姑父,這些人要借著這一次的功勳提拔嗎?
不過暫時似乎沒有那麽多官位啊,似乎只有禁衛軍之中還有空位,還是為他們掛虛銜,之後再接任他們父親的位置呢?”
劉恆在這裡根據自己對王朝官製的了解在思考怎麽安排這些人,但是卻沒想到洛新直接搖了搖頭說道:“陛下。
現在先給虛銜就可以了,您可以先和這些人熟悉一下。
之後徹底削平諸侯王,分裂其國之後,臣會找個機會將這些徹侯全部趕出長安城,讓他們到封地去就國。”
“啊!”
劉恆震驚的望向洛新,不明白為什麽洛新要這麽做,剛剛還說安定大漢社稷需要這些人,反手就要全部貶出去。
洛新望著漸漸長高的劉恆輕笑道:“陛下,您已經漸漸長大了,現在臣已經開始為您安排親近之臣,等到您加冠,臣就要還政給您了。
這幾年的時間,臣準備為您徹底拔除諸侯王對朝廷的威脅。
同時狠狠地蹂躪一下功臣集團,這些憑借著軍功升上來的人,一向桀驁不馴,這幾年一定會跋扈,臣會狠狠地教訓他們。
這樣等您將這些人重新召回來重用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感恩戴德,一定會小心謹慎,心存敬畏,那時功臣集團才是能夠為您所用又不傷手的利刃。”
還政!
劉恆心中震動。
雖然沒多少人談論這件事,但實際上這一直都是橫亙在天下所有人心中的一件大事。
劉恆一直以來都沒感受到洛新對皇位的威脅,但這是洛新第一次正面在劉恆的面前提起還政這件事。
他隻覺得這一瞬間,自己似乎真的長大了,姑父都認為自己漸漸可以承擔起天下的重任。
然後他就聽到了洛新後面的話,瞬間眼眶有些濕潤,他抬起頭望著身邊高高的洛新,輕聲道:“姑父,何至於此啊,先帝乃是高皇帝嫡長子,朕乃是高皇帝嫡長孫,先帝嫡長子,統序之明確,沒有任何值得質疑的,朕生來就應該得到所有大臣的擁護和愛戴,不需要您這樣的犧牲。”
洛新灑然一笑道:“為天下計,何惜此身呢?只要您能承繼遺志,張諸夏之光,臣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話語之中滿滿的都是灑脫,從遇到呂雉開始,那個曾經灑然無比的少年郎就愈發的沉默寡言起來,甚至有了冷酷的名聲。
但是到了這一刻,似乎是感受到身上背負的江山社稷終於能夠放下一點,他竟然恢復了一點曾經的灑然。
劉恆重重地點點頭。
翌日。
許多道詔令和敕令從禁中發出,昭告天下關於淮南王和吳王叛亂的處理結果,淮南王和吳王直接處死,其余罪臣全部流放嶺南。
長安城中大多數人都感念攝政大丞相和陛下真是仁慈啊,這樣的大罪竟然還饒恕了他們的性命,只是流放而已。
在長安城中是有昔年異姓王的後代回到長安城的,所以或許二三十年之後,或者五六十年之後,這些人之中真的有人能夠回來呢。
未來會怎樣,只有天知道。
然後就是大量下到各個徹侯府中的敕令, 這是一場功臣集團的盛宴,是洛新給他們大棒之前的甜棗。
除了那些隨軍的徹侯子弟之外,還有不少都得到了賞賜,這使得很多人都異常的振奮。
很多人感慨,打仗是真的管用啊,為皇室賣命,然後得到賞賜,就能維護家族的權勢富貴。
我們開國功勳的光輝歲月還能延續很久!
長安城之中的喧囂遠遠比不上山東諸國的劇烈變化,隨著淮南王和吳王伏誅,其余諸國皆是膽戰心驚。
不過見到朝廷並沒有動手的打算,於是稍微放下心,但是越看那國土遼闊的王國,就越覺得不順眼,覺得這是取死之道。
洛新安安靜靜的望著山東諸國,時刻準備著裂國推恩。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