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新時代的修行者》第五章 首次嘗試
  不過對於張楓來說,最難的就是入門。雖然甲骨文上記錄方法,但是怎麽才能感應到天地的水行,怎麽溝通自身體內的五行呢。

  這個時候張楓也沒有什麽人能夠請教了,更何況估計說出去很多人都會拿張楓當傻子吧。

  張楓只能從網絡上搜集一些打坐修行感悟,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但總比現在光看著強很多。張楓在網上順手就找了一位陳大師發的帖子,點開陳大師的資料。

  資料顯示陳大師是龍虎山的傳人,為了宣揚道家讓大家更多了解道教,修身養性,所有特此公布最基本的道教打坐吐納法。

  “嗯,看著有點可信度,就這個試試好了,反正也是鬧著玩,何必再麻煩呢呢”張楓心道

  在陳大師的貼文中。吐納者,呼吸也。莊子雲,“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氣,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元氣,達到養生長壽之目的。

  道教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聚則生,氣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氣以生。葛洪《抱樸子》說:“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吐納術就是一種行氣之法,至簡至易終身受益。

  同時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氣,胎兒之氣通生母之氣,生母之氣通太空之氣,太空之氣通太和之氣。那時並無口鼻呼吸,任督二脈息息相通,無有隔閡,謂之胎息

  。及至十月胎圓,裂胞而出,剪斷臍帶,其竅閉矣。其呼吸即上斷於口鼻,下斷於尾間,變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隨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即莊子所雲“眾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氣粗而浮,甚至呼長吸短。

  從此太空太和之氣不能下行於腹,而腹內所蓄之先天祖氣,謂之先天元氣,“動而愈出”(老子語),反失於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氣喪失過多,腎部脈虛,根源不固,百病皆生。

  隨著年齡增長,呼吸長短亦發生變化:初生嬰兒,則吸長呼短;漸至青年,而呼吸平均;中老年人,則呼長吸短;及至臨終,隻呼不出,而生命亡矣。

  蓋人身稟天地之數有限,要知保氣即保生也。故不求長生之術,亦應求延年之法。道教修煉就是要返本還原,回到嬰兒先天狀態。吐納使呼吸歸根,保住先天元氣,氣足則百病可治,固住性命之本,始可言其上層修煉。丹經謂“欲點長明燈,須用添油法”是也。

  看到這張楓大概有點頭緒了,不管是哪種方式,最根本的就是回歸原始,放松自我,讓自身融入天地之間。最基本的就是道家的習法

  息法,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用力,用意咽入下丹田(約臍下二指許),以補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微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臟原有一管,上系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為肺呼吸,這根管就逐漸迷塞了。《老子》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就是指的這根管。

  有人練氣功為什麽會發生胸悶胸痛呢?就是由於行氣不當,把橐龠管衝壞的緣故。所以行氣之時,不可強迫壓氣,也不可強製憋氣,勿執著,勿勉強,只要不痛就往下一點,發悶就往上一點,時間長了,慢慢衝開,自己是有感覺的。

  吐納還有一個重要口訣,叫做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寸,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於吸入空中太和之氣,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氣不得外流,才能達到吐納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氣,心性漸漸伏下,與腎氣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內自然生出甘涼津液,此津液乃練氣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補益之效。待至滿口,送至咽喉,引頸吞之,汩汩有聲,亦可幫助人靜。

  津液為人養生之寶,蓋津可化氣,潤澤周身,謂之“煉津化氣”,肺主氣屬金,金能生水,水為腎主精,亦為補精捷法也。隨著修煉功夫的長進,津液愈加甘美無比,若非修真之士誰能知之。呂祖喻為“長生酒”,“白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行氣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回丹田之內,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這時隻將微意守於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細細,納惟綿綿,若存若亡,似有似無,方為真息。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歸於無為,先存後忘,知而不守。丹經雲,“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心,有意化為無意,則可使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莊子》日“古之真人,其寢不寐,其覺無憂。”其中效驗不可思議。

  最後神氣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氣中,氣包心外,混沌交合,氤氳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靜到極處,但覺氣如根根銀絲,透入毛孔,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謂之胎息。《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遠矣。

  這一套下來張楓有點明悟,但又似懂非懂,如果真如道華夏國道教所言為什麽道教沒有成為華夏國第一教,古往今年這麽多道士除了傳聞中,沒有一個能夠說自己修煉有成的。張楓覺得這種方式要麽就是無效為了宣傳用的,要麽就是缺少了最關鍵的東西。以至於整個華夏歷史都是寥寥可數。

  不過對於張楓而言這對他都不重要。

  張楓按照戲法盤坐,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

  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上。雙跏趺坐重心穩定,有利於身的放松和長時間靜坐,而且雙足交盤使血液流動大大減緩,減緩生理活動,又增加體腔的靜壓力,有利於最大限度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便於入靜。

  脊椎的每一錐體如珠算珠子疊豎一般,自然正直。由於自然生理彎曲造成的習慣,坐時腰錐易呈後突,應注意糾正。

  兩肩應舒張但不挺胸。坐好後以頭頂上領,整條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張開,然後從上而下順勢放松,上半身便處於自然松直的狀態。

  手結定印於臍下:右手掌置於左手掌上兩拇指輕輕接觸,自然放松置於腿上。頭不俯仰,不歪斜,下頦微內收。雙眼半開,以能見體前三米左右的距離為宜。目光可注視於體前約一米遠處之一靜物上。

  舌頭的前半部輕舔上齶把舌後部的空氣排盡,咽喉部放松,舌稍後縮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輕閉,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縫隙。

  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氣,用意咽入下丹田(約臍下二指許),以補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微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 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吸長呼短。吸氣進入丹田,略存一寸,然後才能收腹呼氣。作用在於吸人空中太和之氣,注潤丹田積蓄下來,坤腹先天元氣不得外流。

  等到張楓坐了半個個小時,手腳就開始發麻了。張楓強忍著又支撐了半個小時,最後還是放棄了。張楓是坐著越久越感覺身體不適,而且整個人一點感覺都沒有,除了腦海裡不斷鼓勵自己堅持除外毫無用處。

  這下張楓徹底心涼了,這果然就是虛假宣傳啊。看了看這個打坐息法帖子下的跟帖,還有人說人一坐下就有感覺,這簡直是個托啊。

  這下張楓徹底放棄了,這時候的張楓已經開始想著怎麽把木盒恢復原狀。張楓心想:“等我上班就把這木盒原封不動的上交給所裡,要是所裡問起來我就說當時拿了後面太緊張就忘記了,要是問我這個木盒怎麽感覺被破壞過怎麽辦”。

  張楓想了想:“就當這個當時被自己不小心用力過度了,本來這個木盒就比較脆弱了,當時自己一緊急,就用力過度。”額“這唯一的漏洞就是彭博士那邊,要是彭博士看到了,再聯想到我之前向他請教的古文。這就慘了”

  張楓頓時眉頭一皺“頭大,不行就自己偷偷毀掉算了,反正沒人知道。”等張楓都思索完畢後才發現現在都已經12點了,這個點夜深了。張楓起身到廁所洗漱一會就準備睡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明天的出遊又將他帶入這個神秘的修行者世界,同道家同源但有不同於道家的修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