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宋將曹文鏞帶著京湖第三軍作為先鋒前去進攻信陽,他的部隊是重新組建的新部隊,戰鬥力有待檢驗,曹文鏞驍勇善戰,屢建奇功,但對第三軍的信心不足。
一路上他都是小心謹慎,向前派出偵騎,不斷地偵察前方敵情,宿營時深溝厚壘,確保安全。
風聲鶴唳,官兵們精神壓力大,體力勞累。
不過知道韃軍不好惹,萬一中伏很可能被韃軍百騎破千,雖然部隊辛苦點,只要人安全,也就算了。
到得隨州附近時,曹文鏞知道已軍有支鄉兵部隊名曰“鄂州飛魚軍”先行,但他與官兵們並不當他們是一回事。
鄉兵能頂什麽用?
大宋的廂軍、鄉兵都是銀樣臘槍頭,戰場上派不到用場嘀。
廂軍屬地方軍,隸屬侍衛司。廂兵主要從事各種勞役,因而也稱為“役兵”。名為常備軍,實際是禁軍挑剩下的老弱病殘,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役兵。北宋時一些軍官被任命為州刺史,本州的廂軍就歸刺史指揮。南宋時刺史屬遙領,廂軍則往往歸於知州管轄了,由文官代管,戰鬥力不消說差之又差。
鄉兵也稱民兵,由居民自動組織或官府組成的不脫產的武裝力量,是按戶籍丁壯比例抽選或募集土人組成的地方民眾武裝。平時不脫離生產,農閑集結訓練。擔負修城、運糧、捕盜或協同禁軍守邊等任務。比如韓世忠原先就是鄉兵,後來才加入禁軍。
無論鄉兵還是廂軍,均是人員素質差、訓練水平低、裝備更是遜色,頂多是捉捉盜賊,打打下手。
不怪他們看不起飛魚軍,韃軍南下,勢不可當,大宋就連正規軍都被打得潰不成軍,鄉兵只能伏路把關,正面迎敵沒本事,打下敵城更不可能!
正當第三軍離隨州愈近,越發地放慢速度,小心提防警戒時,前方接到二名鄉兵騎兵報告,遂將他們送去中軍見曹文鏞。
“你說什麽,你們飛魚軍拿下了隨州城?”曹文鏞吃驚地問。
“是的,稟曹統製,我軍已經佔領了隨州城,殺死了守將希貴,張寶貴和胡仁德,得了一百多個首級,有六百多人向我軍投降,目前我軍正在隨州城內!”為首的一個鄉兵騎兵小軍官口齒伶俐地道,然後向曹文鏞呈報文書報告。
曹文鏞拆開書信略看了一下,報告中說韃軍開城門應戰,三個敵將分別被飛魚軍首領劉斌、孟承義和劉震所殺,韃軍隨潰,隨後飛魚軍就奪取了隨州城。
“很好!”曹文鏞說道:“待我們到達後,經過查驗,我們就會把你們的功勞轉報孟差遣!”
小軍官行軍禮道:“多謝!”
待他離開,中軍裡的一位軍官韓向夏不明就裡,勸曹文鏞道:“這支鄉兵如此能打,不妨將其軍納入我們第三軍助戰序列,讓其首領當個小軍官,也算是統製您抬舉他們了!”
曹文鏞笑而不語,旁邊的另一位軍官宋常榮解釋道:“飛魚軍,乃是上面有人,關照著哩!”
“哦!”韓向夏一聽明白了,不再吱聲。
雖說朝廷管制嚴格,但統兵大將往往都有著私人部隊,包括牙兵、鄉兵等,屬於自家的白手套,用來做一些所屬部隊不方便做的事情,比如走私押運,以及參與作戰,維持將領的威風與體面等等。
這裡面有個限制,比如牙兵一般不可超過百人,鄉兵(飛魚軍)不能超過一千人,那是朝廷容忍的上限,再多了,就不行了
涉及到朝廷體制“兵不知將,
將不知兵”,有些時候,歸屬於大將麾下的軍隊實在太拉胯,又或者不聽調動,導致大將周邊環境危險,則牙兵和鄉兵就起到力撐大將中流砥柱的作用。 孟之祥是禁軍大將,但他在臨安府裡不敢妄動,出來打仗後,他就組建了隸屬他的鄉兵,之後再組建牙兵,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他並不避諱他與飛魚軍的關系,如今他兵權在握,自然也就不會有人與飛魚軍過不去。
京湖第三軍到達隨州休整,飛魚軍的副首領孟承義迎接官軍到來,送上馬匹一百匹以及若乾軍糧,還有敵方將領的首級,用石灰醃了,以及軍械、旗幟、印信等等。
作不了偽,曹文鏞就為他們寫的呈文作了證明,呈報孟之祥,孟之祥則要報到孟珙處,孟珙此時可以初擬獎勵,向臨安府行在上奏,不必再經史嵩之同意,頂多事後向史嵩之報備一下,這就是孟珙升官帶來的好處。
有了功勞,飛魚軍就能夠得到朝廷的獎勵,不會很多,只是正規軍同樣戰績時獲得的一半,不過他們打下隨州也吃到了不少好東西。
當第三軍與飛魚軍離開隨州出動時, 第三軍官兵們眼都直了!
八百飛魚軍倒有六百人是騎兵,只有二百是步兵,然而他們征召的二百民夫,卻有三百多匹運輸物資的馬匹!
雖說馬匹中以劣馬駑馬居多,可馬匹就是馬匹,還有不少的驢,是一支少見的全畜力部隊。
不僅如此,飛魚軍的裝甲、弓弩、兵器等等都十分精良,這特M的也太豪華了吧!
要不是知道飛魚軍被孟之祥關照著,還有孟之祥手下的三老加上一個王得標的家將們跟著,第三軍都有種想吞並飛魚軍的衝動!
對於吞並非正規軍功勞的事情,只要有可能有機會,誰都想弄上一把,先前的江陵府都統製趙勝甚至連禁軍孟之祥都敢打上主意。
看到第三軍羨慕的目光,曹文鏞沉聲道:“不要眼紅人家,人家也是拚命掙來的好處!他們可以打得贏,我們更要爭取勝利!”
是的,飛魚軍啼聲初試,襲破了韃軍的監利工場,盡燒韃軍編造的過江木筏,又以八百人擊潰蒙古漢軍三千人。
接著奪取了若乾縣鎮,再以八百人打敗一千五百人,完取隨州,得到了豐厚的收益。
在接下去的行程中,飛魚軍更是遠出在第三軍之前,沿途撥除韃軍的小據點、烽火台,消滅韃軍斥侯,與第三軍順利地進抵到信陽城近郊,讓信陽城內的韃軍感受到壓力。
於是信陽“達魯花赤”(地方長官)都拉克召集了千夫長額古樂、那欽雙胡爾以及色目人都統賽木蓋和漢人都統閻東峰、南人都統裴春建等一起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