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儀者,三姓家奴也,但用得好,三姓家奴也能起到大作用。
此人乃金國武仙部將,原屬武仙麾下得力戰將,大名府人氏,漢人出身,是追隨武仙逃出三峰山血戰的幸存者之一,可見其能。
發生在金朝與蒙古之間的三峰山血戰,是金朝最後的一次掙扎,在這場戰鬥中,金朝拚盡全力,然而失敗,金軍大潰,聲如崩山,金哀宗苦心經營近十年的精銳大軍,從此不複存在。
武仙也參與了這場大戰,他的主力全軍覆沒,隻帶了三十余騎兵躲入竹林中,蒙古人沒有搜索到他們,後來逃亡到密縣(河南新密)方得安全,這當中就有劉儀。
之後金哀宗南狩蔡州,武仙擁有當時大金唯一的重兵集團,不抗蒙古去打大宋,結果被孟珙屢次擊敗,劉儀見勢不妙,向孟珙投誠,並獻上打敗武仙的良策,得孟珙采納,順利地打敗了武仙。
金國亡了,劉儀歸宋,因其功大,有孟珙保奏,得史嵩之賞識,晉其為鎮北軍的副統製官,黃州副團練使,50級的保義郎,待其不薄。
副統製官作為中級幹部(團級),待遇是不錯的,除開俸祿,公使錢如都統製每月200貫,統製每月150貫,副統製官每月100貫,收入很高。
史嵩之用人不拘一格,不因其出身而BS他們,劉儀在鎮北軍的日子快活。
史去趙來,趙范出任京湖製置使之後,他帶來的南軍(大宋嫡系)與北軍(鎮北軍歸正人)矛盾重重,關系惡劣,互相衝突,趙范無法制止。
待到鎮江都統李虎帶無敵軍,偕光州都統王福所部軍為援兵到達襄陽,聲明他們南軍要盡殺北軍,為了保命,結果北軍諸人紛紛外逃,投降了蒙古人,當中就有劉儀。
蒙古人對他們持利用的態度,劉儀繼續領軍,受令助防守遊顯防守襄陽,現襄陽成為一座孤城,沒有援兵,劉儀認為不是他們不努力防守,而是韃靼人太遜色了,陷大家於絕境中,因此,他投降也無可非議。
關鍵在於,大宋領兵官是孟珙!
孟珙的名聲好啊,待人真誠,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尊重大家,向他投降絕對沒問題。
於是劉儀就秘密串聯各軍,對軍官們道:“襄陽已無援兵,成為一座孤城,攻城的是孟珙,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襄陽城失守是遲早的事!大家都知道孟珙是什麽樣的人了,我們投降他,絕對沒問題。”
有人說:“怎麽好意思捏,我們先前投降過孟珙,接著又投降給大朝,現在又投降給孟珙,朝三暮四,好象很沒立場,很沒骨氣!”
劉儀苦笑道:“好過沒命啊!要是襄陽失守,你們說立場和骨氣有什麽用?”
“先前我們投降大朝是迫不得已,孟珙來了,投降給他,至少他不會笑我們,換作是其他宋軍軍官,或許我們只有死戰到底了!”劉儀的說法得到了眾人的讚同。
即使遊顯嚴格控制軍隊,但他的韃軍才得一千人,而漢軍有六千人,關鍵在於襄陽的形勢太不利了,大家看得出襄陽必將難保,就連遊顯也是惶惶不可終日,甚至捉到一些拾取招降信的漢軍,也不敢下毒手,怕遭遇報復!
這樣的情況,豈能守得住襄陽,果不其然,當孟珙把孟之祥與史志超調回去攻打襄陽城,看到城外宋軍持著繳獲的來自信陽與樊城的旗幟印信等物來耀武揚威,城上蒙古軍無論是韃靼人還是漢軍,都臉呈灰色。
最終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劉儀打開了城門,放宋軍入城,同時集中兵力,包圍了“達魯花赤”府第,俘獲了遊顯。 宋軍進城,一部分的韃子抵抗至死,但大部分的韃子居然都是投降了!
因為孟珙答應過他們降者不殺,因此奪回襄陽的過程極為順利,大部分的地區都是完好無損,倉庫物資也都順利接受,當然不如趙范“送給”蒙古人的物資多。
就這樣,孟珙以“孟氏作戰法”順風順水地打敗了敵人,收復了失地,損失兵力不多,韃軍撤退!
大勝!
孟珙向臨安府行在報捷,就這樣,襄樊又重歸於南宋版圖。
趙范失土,孟珙收復,消息傳來,萬民歡騰,得朝廷嘉獎,孟珙晉升為朝廷寧遠軍承宣使、帶禦器械、鄂州江陵府諸軍都統製,升到了28級的中亮郎(客省副使)。
朝廷對他重賞約百萬錢,但孟珙不肯先於將士受賞,拒不受賞。
嗯,這時武將抗抗旨是可以的,作個謙虛的姿態,官家與文官是不會追究的。
官家允許“三軍勳勞,趣其來上”,意思是讓孟珙把諸人的功勞統統寫上來,他來作封賞。
因此孟珙實實在在地將諸人的功勞寫在功勞簿上,呈送官家。
看到孟珙軍奪取襄樊的全過程,官家歡喜不已,認為孟珙、孟之祥、劉全、曹文鏞、史志超等人功在國家,宜加重賞!
於是朝廷大獎三軍,厚加封賞,人均五貫錢,這是最基本的獎勵。
孟之祥則晉升為鄂州都統製、湖州防禦使、33級的左武郎,升官之快,不得不說他之前加入禁軍帶來的好處多多。
在禁軍位高權重,出外後屢立功勞,能升不會降,年紀輕輕,官職升得非常快,他終於可以獨擋一面了。
其他人也是不斷地升遷級別與官職,得到朝廷的重賞。
孟琪收復襄樊之後向朝廷上書:“襄樊是朝廷的命脈,如今將士們浴血奮戰終於奪回,應該投入錢糧使其恢復元氣,並且派遣十萬以上的兵丁來駐守。”
但是南宋朝廷並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收復襄樊之後,南宋並沒有駐重兵防守。
詭異的是蒙元也沒有出兵來攻打,此後的十幾年之間,這個雙方曾經浴血爭奪的兵家必爭之地居然變得無人問津了!
大宋對襄樊既不修複也不駐扎大軍,而蒙元也沒有派兵南下攻打,好象雙方先前打了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