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西遊紀》第40章 心猿歸正 玉龍吃白馬
  三十三重天,兜率宮裡。

  既然取經人西行,佛經東傳之事,已是板上釘釘,老君也知卷簾靠不住,隻好退而求其次,從中撈一筆。

  於是讓看守青牛的童兒打掃丹房,暗中囑咐了青牛一些事情。

  童兒拾得一粒丹,以為是還丹或金丹,如獲至寶,便吃了,不久後就在牛棚旁睡著。

  青牛見無人看管,於是偷了老君的金剛琢,乘機走下界去。

  這一切都在老君算計當中,童兒拾得的那粒丹藥乃是他故意遺落在丹房裡的,名為七反火丹。

  吃一粒七反火丹,就能睡七日。

  青牛獨角兕帶著金剛琢來到了金兜山,此乃西行必經的之路,等待取經人的到來……

  猴王當年何等威風,入龍宮、闖地府、號齊天、攪大會、鬧天宮,此時竟然被他一個肉體凡胎的和尚如此對待。

  孫悟空又悲又怒,拿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就欲對唐僧下手。

  見狀,嚇得唐長老口中又念起了緊箍經。

  兩三遍後,猴子跌倒在地,丟了鐵棒,不能舉手,連連求饒。

  在得知此法兒是一個老母傳授的,唐三藏雖未說是菩薩,但孫悟空已經篤定是那個觀世音所為,就要去南海打她。

  “此法既是她授與我,她必然先曉得了,你若尋她,她念起來,你豈不是死了?”

  行者被憤怒衝昏了頭腦,見唐僧說得有理,不敢動身,隻得回心,跪下哀告請求師父別把緊箍經當做常言,自己再無退悔之意。

  唐三藏心滿意足,二人上路。

  行者死心塌地,抖擻精神,束一束綿布直裰,扣背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進。

  臘月寒天,朔風凜凜,滑凍凌凌,一路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

  師徒二人來到了蛇盤山鷹愁澗。

  唐三藏騎著馬到澗邊勒韁觀看,師徒正看時只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

  行者急丟了行李,把師父抱下馬來,回頭便走。

  那條龍趕不上就把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伏水潛蹤。

  行者把師父送到離澗遠的高處,回來來牽馬挑擔,行李還在卻不見了馬匹。

  將行李擔送到師父面前後複又尋找馬匹,以為是被孽龍驚走了。

  行者打個呼哨,跳在空中,用手搭涼篷,用他那火眼金睛四下觀看,不見馬的蹤跡,便斷定是被那條龍給吃了。

  他這雙眼,白日裡常看一千裡路的吉凶,千裡之內,蜻蜓兒展翅,也能看見,何況那匹大馬。

  三藏聽後道:“既是被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

  說著話,淚如雨落。

  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的玄奘法師,並沒有為馱他走了兩個多月的白馬被吃感到絲毫的傷心,而是因為沒有白馬,之後的路得他自己走覺得自己可憐,僅此而已,就如當初被吃掉的兩個隨從一樣。

  一路相隨,行者深知他的稟性,見他哭將起來,哪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樣麽!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

  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裡去尋他?只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

  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

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對於這個自私懦弱的和尚,行者恨鐵不成鋼,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

  “孫大聖莫惱,唐禦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特來暗中保取經者。”

  暗中保護者終於現身,行者點卯,他們乃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他們輪番當值。

  這麽久以來,行者竟都沒發現暗中跟著這麽一群人。

  行者留下六丁神將與日值功曹和眾揭諦保守師父,他則去尋那澗中的孽龍要馬。

  猴王拿著金箍棒半雲半霧的在那水面上,高叫道:“潑泥鰍,還我馬來!還我馬來!”

  吃了唐三藏白馬的那條龍,正伏在那澗底中間潛靈養性,聽得有人叫罵索馬,他按不住心中火發,急縱身躍浪翻波,跳將上來道:“是那個敢在這裡海口傷吾?”

  二者相鬥,有明珠相助,孽龍倒也能跟猴王鬥得個來來往往, 戰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打一個轉身,又攛於水內,深潛澗底,再不出頭,被猴王叫罵不絕,他也只是裝聾作啞。

  猴王跳到澗邊,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鷹愁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

  孽龍氣不過上去叫罵一通,兩人又在那山崖下苦鬥。

  實力懸殊,小龍變作一條水蛇兒,鑽入草中去了。

  猴王拿著棍撥草尋蛇,沒尋到,念了一聲唵字咒語,喚出當坊土地、本處山神,一齊來跪下道:“山神土地來見。”

  行者道:“伸過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

  二神叩頭告饒,行者從二神口中得知鷹愁澗裡自來無邪,只是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便認做同群之鳥,往往身擲於水內,故名鷹愁陡澗。

  向年間,觀音菩薩因為尋訪取經人去,救了一條玉龍,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經人,不許為非作歹。

  只需要請觀世音來,自然伏了玉龍。

  行者見說,喚山神土地同來見了三藏,具言前事。

  “若要去請菩薩,幾時才得回來?我貧僧饑寒怎忍!”

  唐三藏一如既往先考慮自己的問題。

  金頭揭諦便請命去請菩薩了。

  行者吩咐山神、土地守護師父,日值功曹去尋齋供,他又去澗邊巡繞。

  金頭揭諦到了南海落伽山紫竹林中,得見菩薩,告知前事。

  菩薩與揭諦,不多時到了蛇盤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