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秦淮,槳聲燈影,畫舫凌波,載盡千古繁華與風流。
溯秦淮河西上二十余裡至象山,象山腳下有一村名叫沈家莊,至此秦淮的繁華已經褪去,但在清明時節之下沈家莊遠處黛綠綿綿,近處耕田已種,阡陌間新草新綠,最下面小河粼粼流淌,小河岸邊楊柳垂條,隨風飄蕩……卻是一副江山如畫的景象。
天啟五年,傍晚,如畫的江山裡,夕陽塗紅中一個總角少年跟在一頭黃牛、一頭牛犢的後面,延著青草綿綿的小道往從沈家莊走去。
舒適的季節、優美的景色,輕而易舉便讓人心情愉悅,此時小河邊垂落的柳條裡不時傳來總角垂髫清脆的笑聲,農夫悠揚的吆喝聲……
但跟在黃牛後面的總角少年看上去卻並沒有因時而動,他背負雙手,雙目沉靜,一副老誠謀事的大人的神態……
……
沈清雲認為生活就像一個魔法,會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就拿他自己來說,年輕時代的夢想是做一個導演,然後考上了電影學院,但在橫店混跡多年,不知為何竟成了化妝師!不過最後他還是考了公務員,成了一般人眼中的精英!
但是縱然生活如此多變,沈清雲也沒有想到“穿越”這種小說裡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至於過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他因救人而泅水卻也正好穿越到被推下深潭的沈七兒身上……
而正是這個沈七兒給了他直接的煩惱!
沈七兒是個養子,此時叫押子。是她母親沈朱氏為了香火、為了養老、為了緩解膝下寂寞,為了家產等等因素,而讓他丈夫沈延己從外地抱過來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沈延己夫妻也自然的把兩人未能之事寄托在沈七兒身上,因此雖然沈七兒才不過八歲,可是沈朱氏早已給他張羅起婚事來了!
而穿越來的這幾天沈清雲也聽了好幾回沈朱氏關於他未來的設想——再過個三四年,就給他娶妻,開枝散葉,生三五個大胖小子。以後有了銀子,有合適的機會,再給他討房小妾,開枝散葉,再生三五個大胖小子。
對於沈朱氏這個設想,沈清雲認為在現有條件下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而縱然前世沒有娶妻,沈清雲也無法忍受這即將到來的場面:十三、四歲的自己面朝黃土背朝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後面跟著一群崽……
至於解決的辦法,在來此之後的半個月後沈清雲就已經想好了,那就是讀書。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不僅有遠大的前程,而且沈清雲認為這還可以緩解沈朱氏迫不及待的抱孫之心。
這是因為沈朱氏在他的婚事上是很講究門當戶對的,比如因為沈延己是個秀才,近一年以來,沈朱氏請張媒婆給他所說的親事,要麽是秀才之家,要麽是小戶之家。
當然門當戶對也是此時世人普遍奉行的原則。
而他如果讀書好,讓沈朱氏看出他的清雲之資,那麽,沈清雲認為沈朱氏自然會把說親這事後延。
此乃人之常情也!
而沈清雲一直沒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原因一是他初來乍到就落入水裡,修養了一陣子;另外一點則是沈家的具體情況。
沈延己兄弟三人,老大沈延嘉、老二沈延易,此時老爺子猶在,並沒分家。沈延嘉、沈延易各有三子,沈家總計有十六口人。有十五畝地,但只有一畝水田,三畝水澆地,其余則是山地。
而沈家除了田產的收入以外,
就是種些菜蔬,母牛下崽,以及沈延已在外做西席、清客等額外收入。 而沈延己這塊收入並不穩定,有時有有時沒有,有時多些,有時少些,但最多時也不過四五十兩。
淺薄的地產,稀少的收入,如此多的人口,再加上賦稅徭役,縱然江南富庶,但這一家子是過的很拮據的,只能算是中下之家!
而讓沈清雲有所顧忌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他的兄長五兒與六兒與他年齡相仿,因此在沈家斷斷沒有他去讀書而五兒與六兒在家乾活的道理,而要是一下供養三個學生……
因此沈清雲覺得這個想法不能冒然說出來,一定要尋找合適的時機。
時機在何時,沈清雲並不知曉,但他認為時機可以創造——在他眼裡,以上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問題。
“要搞到銀子才行!但這年齡、身子……”
一路上想著,沈清雲進入了村口……
……
聚族而聚,村道邊不時有耆老、老嫗以及孩童三個、二個立於門前樹下,享受這一天難得的清閑,按照腦中的記憶,沈清雲恭敬的問侯,遠處的則一掃而過。
只是他這副恭敬裡不由自主的缺少了少年的活潑,也帶著淡淡的疏離,因此在沈清雲走的遠些之後,議論聲便響了起來:
“這孩子比以前確實呆了,怪不得老三媳婦生氣!”
“也許是跌破了腦袋,那山岩挺高!”
“嗯……要是真變傻了,老三媳婦……哎!”
“要我說這事也要怪老三媳婦,那麽小就整天給說親,五兒六兒聽了能好受!”
“你說的是,老三媳婦也是,要老了有人養,也不用抱外來的孩子,侄兒那麽多,過繼哪個不行。 ”
“你這就糊塗了吧,老三媳婦是怕……”
“噓……小聲!”
“噓什麽,他們自家人都嚷嚷出來了……”
……
原來的沈七兒正是被他的堂兄五兒、六兒推下深潭的。
直接原因是與六兒、五兒一起放牛時,玩耍時沈七兒炫耀起沈朱氏給他說親的事,說沈朱氏又找媒婆去給他說媳婦,這個“又”字成功的引發了五兒、六兒的各種羨慕嫉妒恨。
各種情緒交加之下,五兒、六兒說出他了沈廣明來歷的真相,說他是抱來的,是野種,以及沈朱氏太傻,胳臂肘子往外拐之類的話。
沈七兒小小年紀無法接受這樣割裂親情的話,也難以忍受其中的痛苦,拒絕這個真相,極力否決,爭執之下,五兒與六兒,失手把他推下了深潭。
……
聲音變的小了,但從剛才的議論聲裡沈清雲還是聽出了沈家莊人對他這個押子的冷淡疏離、甚至是抵製。
他很理解這種現象,世上有一種輕視,發於心,蓄於胸,平時不形於色。但是只要那層窗戶紙一被戳破,這種心理就會破胸而出,肆無忌憚。
而沈清雲更是知道,即使千百年過後,世人對於押子也有這種輕視!
……
沈清雲家的院子在村最西南角,一座正堂,左右兩個廂房,後面則是一排雜房,有廚房、存放糧食、農具的收儲房、牛棚等等,沈延己作為沈家老爺子最小的兒子,別無選擇住在了這裡。
雜院留有角門,沈清雲牽著黃牛從角門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