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三國養牲口》第77章 離村赴洛
  面對蔡邕的質問以及給出的意見,張繡娘有些失去了主張,最終表示一切由劉滄作主。

  張繡娘有些懼怕張讓,她還在琢磨要不要跟劉滄商量怎麽將她老爹從洛陽也撈出來時,劉滄拍板,隨蔡邕一起前往洛陽。

  這些老家夥一個比一個自信,張豐那邊剛讓人把家‘偷’了,蔡邕這邊還想獨闖洛陽?

  就蔡邕那性子,回頭再被人賣了,讓劉滄找誰說理去?

  一家四口,小蔡琰拋開,如今的局面因三者搞的各種複雜,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劉滄直接休了張繡娘,讓張繡娘自己去洛陽找張讓共聚天倫。

  不過顯然這一家子都不是能乾出那種事的人。

  嗯,當然,也不確定這麽乾後,咱們的越騎校尉會不會直接黑化,跟劉滄來個不死不休。

  劉滄執意要陪蔡邕去洛陽,蔡邕無奈,又覺的貼心。

  嗯,他到現在還覺得自己不懼一個張讓,還覺的自己能分分鍾辭去議郎一職,這讓劉滄越發肯定了自己的主張。

  張繡娘覺的劉滄願意不顧聲名與她相隨,心中感動的一塌糊塗,看她那水汪汪的小眼神,劉滄琢磨今晚應該可以無視那什麽‘月三之事’了。

  小蔡琰如今還比較單純,捏著小拳頭暗暗思索:‘果然皓軒哥說的不錯,世事難料,武力便是自身最後的保障,以後一定要對旌旗術更加上心一些。’

  一家四口各有所思,既然拿定主意入洛,便要討論如何安排家中的事物。

  要說家中財物除了蔡邕弄出的書籍,就只剩下那些牲口野獸了。

  被蔡邕看的最重的烏龜都在冬眠,包括靈獸板磚都無法帶走,只能暫時讓村中照料。

  狗獾也沒必要弄醒它們,帶去洛陽還不知道該如何安置,雞隻帶著戰鬥雞,真裝上幾車雞禽往洛陽跑,怕是要社會性死亡了。

  如今的戰鬥雞身上已經長出了錦羽,這倒不是因為它晉升了四級品質。

  四級品質讓雞的食用效率晉升到了中級。而戰鬥雞外觀的變化卻是來自劉滄飼養的雞中繁殖出了錦雞幼崽。

  靈獸被系統定義為族群首領,而族群中若是誕生了更優良的個體,那些良性特質會被賦加在靈獸的身上。

  就像如今的二級品質的嘶風,在力量上還比不上張飛一級品質的烏雲踏雪。

  但若是劉滄飼養的馬匹中誕生一匹烏雲踏雪,那嘶風定然也就具備了烏雲踏雪種種優良的特質。

  四十來匹耕馬是一定要帶在身邊的,拉貨搬運不說,這些耕馬中已經有兩頭提升到了二級品質。

  身體更加強壯了一些的耕馬讓劉滄看到了‘單車變摩托’的希望,劉滄非常期待它們品質更高後,能不能跟戰馬配出些良駒、名駒。

  犛牛只能帶上兩頭,二級犛牛對環境的適應大幅提升,一級犛牛恐怕難以適應中原地區的環境。

  除了板磚被扔在龜塘裡越冬,豬羊也都留在村中,當夜將族老請來,跟族老商量去洛陽的事情。

  面對忽然成了張讓侄女的張繡娘,族老一陣肝顫,反覆琢磨村中有沒那個不長眼的開罪過劉滄這房妾室,不,平妻。

  村中因蔡邕組建了鄉勇,但這些青壯可不是單純借助蔡邕名頭佔便宜的。無需什麽契約條文之類,族老理所當然的準備讓他們隨同蔡邕入洛。

  如今講名論義,這些東西當真不是靠嘴說說就行的,平日在村中無事也就罷了,如今蔡邕遠行,這些人定然也是鞍前馬後的伺候。

  劉滄來找族老商量主要也就是商量這些鄉勇的事情。

  帶走百人青壯對村中影響太大,若是尋常情況,能去洛陽謀事也算是個機會,但如今張讓心思難測,前路難料,劉滄可不敢帶著他們瞎晃。

  拒絕了族老的安排,人數又說不上扎眼,讓這些青壯照料留下的牲口,守護下‘劉氏老宅’,對外依舊受蔡邕照應,平日該幹什麽幹什麽,也別瞎折騰了。

  對此族老倒是沒有表現出往日的油滑,哪怕知道去洛陽可能危險,卻更執著讓自家子弟跟隨。

  一番爭論之後,最終村中挑出十人跟隨劉滄,這十人便是能為劉滄擋刀赴死的部曲。

  其後族老又安排人去東村告知劉滄這邊的情況,東村那邊早已備好了青壯,十名青壯卻是成為了張繡娘的護衛。

  東村族老那邊如今心情可謂相當複雜,真論起來,東村現在可比樓桑村牛多了,村裡出了越騎校尉,張讓親哥。

  若說原本蔡邕借助名望護持一部分村民的話,東村如今根本就不用考慮雜稅的問題了。

  因為所謂稅收到底是要從郡縣送往洛陽供予朝廷的,而太守縣尉之類,到底歸屬朝廷官方。

  皇帝、宦官的掌控范圍還沒擴散到幽州不假,他們不能懟幽州,還不能懟幽州的某個人麽?

  如今這東村,誰想不開了敢來登記查稅?

  東村是要抖起來了啊,只不過東村族老抖的有點心驚膽顫。

  張讓啊,這位可不是靠善名照護鄉裡,這位爺樹敵滿天下,眼前完全依靠權勢換來的福利可不是那麽讓人安逸的。

  權勢這玩意看著惡叨叨的,但它也絕對是更替最為頻繁,更替後負面效果相當顯著的玩意。

  心顫歸心顫,態度還是要有的。

  東村好歹出了人物,張豐不在,那對張繡娘的態度更是需要鮮明。 這不,東村派出的人都是跟著張繡娘混的,若不是張繡娘拒絕,恐怕那邊派出的人會更多。

  幾日準備,套車出行,青壯跨馬著甲,十名東村護衛甚至背上了弩弓,自從宦官去他們村轉了一圈後,東村頗有些自暴自棄,放飛自我的架勢。

  雖然沒有戰馬,但劉滄隨行的四十多匹耕馬一個個膘肥體壯,給一行人提供坐騎足夠。

  而那塊才被從洛陽一路運來的紫金可沒少讓劉滄吐槽,村中鐵匠雖然直想一腦門磕死在那塊紫金上。但他到底‘伺候’不了那塊紫金。

  村裡的‘乾將後人’煉不動這玩意,東西又太過貴重,為免招來禍事,劉滄隻好將它再隨隊一路運往洛陽。

  長毛背上一邊掛著一杆金烏殘月戟,另一邊掛著兩杆旌旗碎顱戈,三柄兵器放到軍中恐怕也能算是傳家將器系列。

  卻是劉滄用早年皇甫恆送的兩塊隕鐵打造,戟重百斤,長戈五十。

  而那兩把鈍頭長戈便是小蔡琰與張繡娘的武器,劉滄跟蔡邕實在受不了兩女扛著粗木對轟,乾脆給她們打造了這兩柄戰戈。

  一行馬車五架,板車五輛。

  幾輛馬車,蔡邕獨乘一輛,蔡琰與張繡娘一輛,劉滄一輛,最後二輛可供曲部輪換休息。

  糧草輜重必不可少,飛熊帶著十頭狼獾通常會竄到蔡邕與蔡琰她們的車上,只要它們別散惡臭,連蔡邕都喜歡抱著它們取暖。

  金雕鳴叫,村人相送。

  風雪未起之日,劉滄一家四口,攜部曲二十,畜獸若乾,踏上了奔赴洛陽的道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