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三國養牲口》第117章 漢弱必絕
劉滄要給樓桑送去幾百婦人,卻又定下奇怪規矩,劉備質疑,劉范等人也很好奇,都將目光投向劉滄。“這些黃巾之中多有匈奴遺脈,某分不清她們是蠻是漢,免的亂了我樓桑禮教,便這般吧。”劉滄看了劉備一眼,不容置疑道。“荒唐,怎可這般!”劉備驚詫。禮教?他發誓,他從小認識劉滄,劉滄絕對不是個重視禮教的人,如今居然因此要讓族老定下如此暴虐的族規,當真與理難容。看看劉備,又看看周圍幾人眼中也有質疑,劉滄搖頭,不耐解釋。“匈奴雖然融入漢地,但其亦秉承他們那所謂的狼性傳承,其本質便是無人不可欺,無人不可奴,無人不可叛,你欲讓我樓桑百年之後,如若狼窩否?”劉滄冷聲質問。“這。。”劉備恍然難言,一旁眾人若有所思。“那也不能這般草率,我等可悉心教之,也可。。”片刻掙扎,劉備面露不忍,說話間,被劉滄打斷言辭。“漢之禮教亦不乏食肉飲血之道,自家娃子尚教不過來,某沒空與其糾纏。匈奴融入大漢數百年,其性不改,你還準備悉心多少年月?”劉滄不耐煩的甩手,蠻橫之時,眾人卻都恍然回神,面露認同。如今可不是後世那種‘正統儒學’當道的時代,漢人的驕傲亦不是假的。教化外族視為美談,但也只是美談而已,談笑之資罷了。都好幾百年了,你還是這球樣,誰還有空伺候你?讓匈奴融入漢地是為了讓漢地更加繁榮,結果你都繁衍幾百年了,好的沒學會,倒是將你們那些沒有任何製約的利己主義給發揚光大了。兼並土地,奴役族人,光武殺了一票都不管用。那要你們融入是幹啥的?弘揚匈奴文化,繁榮匈奴一族麽?漢人也利己,利己這玩意,誰不喜歡啊?只不過漢人跟匈奴最本指的區別在於,一些利己行為是被定義為錯,是壞,是會遭到譴責鄙夷與抵製的。所以漢人知道有些利己的事情不能做,做了會得不償失,由此便有了君仁臣忠、鄉親故舊、父慈子孝之因果雲雲。眾人這時也明白劉滄忌諱的是什麽了,匈奴那套簡直不要太舒服了,但凡有機會上位,誰不喜歡那套?所謂學壞容易學好難,單純就啟蒙而言,匈奴那套‘狼性’能吊打十個百個漢人‘德行’。根本就乾不過。說不得那些被壓榨的農奴看著漢人講什麽德行都覺的漢人是虛偽的逗逼。而那些壓榨他們的貴族大概才是他們心中的楷模,值得畢生追尋效彷。這還悉心教導個屁啊。眾人恍然之時便不再將劉滄早前的作態當回事了。只不過是讓這些婦人別去教孩子,別去給孩子傳遞價值觀念而已,一群黃巾俘虜,這要是再做不到,打死也就打死吧。“皓軒此法雖然極端,倒也不失一勞永逸之法,至此其後人大可以漢居之。”劉備雖然面上還有不忍,但也不再反駁劉滄,劉范思索之時,卻是出言給予認同。“吾等當謹之慎之,一代可斷一族傳承,此法有傷天和,若是有人將其施與我漢人之身,唉~,皓軒端是讓為兄心驚膽顫。”劉備面有懼色,劉滄頗為意外的看了看他。“他人滅我之時卻是更加容易。”“漢弱之時!便是文明絕斷之日!可效之人必得強勢!哈哈哈哈。”劉滄大笑。似有調侃,眾人輕笑,心中全然沒有漢弱概念,全當他在調笑劉備。而只有關羽注意到劉滄握緊的拳頭上已經青筋泛起,關羽不由細看劉滄,見其似又成了平時懶散模樣,卻也根本看不出個所以。戰事結束,黃巾俘虜收繳兵器,悉數看押。眾人放松閑聊,劉滄對待那些女俘的態度雖然眾人不再抗拒,但大家也都知道這種事情到底容易引來非議,也就不再論述。眾人大勝而回,劉焉親自出城迎接,犒賞軍士,言稟戰功。數日休整,聽聞皇甫嵩火燒長社,大破黃巾,卻又令黃巾反賊化整為零,四散為害。劉備、劉滄同與劉焉告別,劉備打算先尋盧植報個到,再行潁川戰場助皇甫嵩討賊。劉滄則準備先返洛陽一趟,將一戰所獲馬匹,包括山銅也要先送回鹿苑。熊羆猛歸猛,不過就這麽一頭,沒有任何護具,放到刀兵之中大概也活不過一個衝鋒。帶著山銅亂晃,說不得好好的靈獸就變成一鍋熊肉了。由涿郡入冀州,冀州大地已然烽火遍地,眺目遠望,時不時便可看見遠方飄飛的高聳硝煙。劉滄一行攜數百馬匹少不得招來黃巾的搶奪,避開郡城,沿途不做停留,一路多遇小股黃巾。劉滄率隊,廝殺不斷,百騎穿行冀州,遇到黃巾便是一番打殺。偶爾遇到一些也不好說算不算騎兵的帶馬黃巾,劉滄所攜馬匹數量卻是不減反增。冀州混亂,劉滄這邊到底兵少,戰敗俘虜原地解散,非女子,具匈奴體征者,盡斬。 因為有豬獾狗獾跟隨,這些獾子非常影響行軍速度,劉滄一行備下大車,馬群之中,顛簸不顧,十數車獾子吱哇隨軍。一路所見,冀州黃巾多聚集攻擊郡城,狼煙多起城池,反倒鄉間村落多有保存完好者。這倒不是黃巾體恤百姓,冀州也有不少村落遭到了農奴反叛,村莊被毀,大戶滅族者,眾。而相比人員成份複雜,攻下又有城牆駐守的郡城縣城,民間村落反倒成了黃巾久攻麻煩的存在。村中鄉人聚集,也有數村匯聚接受統一調度,多村聯防更是頻繁。這些地方的百姓少則數百,多則上千,同族親族抱團,又有世家大族提供各種支持。但凡攻擊這種村莊,必然要經歷殘酷的搏殺,而多為農奴的黃巾軍,大多身體素質甚至遠不如村中百姓。村莊塢堡對黃巾來說成為一種雞肋的存在,當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而盧植大軍直逼廣宗,亦讓大股黃巾不得不聚兵城池,以作對抗。一路穿州過郡,頻繁的戰鬥與長時間的顛簸讓隨行騎兵亦多有不適,抵豫渡河,未行虎牢,劉滄率眾直奔邙山鹿苑而歸。回歸休整,馬匹入槽。手中新增戰馬百余,耕馬四百余匹,眼見自家馬廝馬匹成排,那牧馬山間的景色也讓劉滄難免心有激蕩。月余奔波,劉滄與留守鹿苑的張繡娘少不得放肆纏綿。詢問飛熊營訓練情況,劉滄有心挑選些敢打敢殺之人在黃巾之亂中適應一下戰場廝殺,可為日後兵長。但眼看張繡娘不喜統軍,劉滄暫時放下訓練耕馬作戰的打算,又為率領這些女兵的人選一陣撓頭。不知道今天上架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