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三國養牲口》第330章 奉先妻女
  【我在三國養牲口】 【】

  呂布在沒搞清狀況的情況下亂開爐石,城沒回成,被排弩來了個萬箭穿心,直接撲街洛陽城下。

  緊隨呂布之後,損兵折將,一路突進追擊,討董聯軍的騎隊也終於殺至洛陽。

  想象中城堅牆高的攻城戰沒能展開,城牆上除了漢旗外,清一水描繡著‘東平·劉’字樣的軍旗、角旗讓一眾豪傑面面相覷。

  董卓被宰了,洛陽收復了,何太后坐鎮皇宮,東平王重組洛陽禁軍?

  我尼瑪,哥幾個在虎牢關打生打死,你這就有點不要臉了吧?

  百官相迎,討董一眾豪傑享受了百官相迎的場面,百官還是百官。

  只不過對於討董一眾豪傑來說,這些叔伯大爺們拖家帶口,或是無奈,或是苦楚,或是憤慨,反正就是沒有迎接他們勝戰後的喜悅。

  包括盧植、馬日磾、丁宮、楊彪、伏完在內的一眾朝臣都被劉滄趕出了洛陽。

  沒錯,別管劉滄說的多好聽,他們就是被趕出來的。

  什麽爾等何忍棄天子不顧?什麽重整漢室威儀,諸君共勉?都是扯澹,你這分明就是嫌他們礙事,順便還想佔了人家在內城的房產!!!

  可沒辦法啊,天子在長安,你就說你去不去吧?

  董卓沒死,太后就是個過了氣的太后。

  可當大夥眾志成城出來討董,何太后‘感化了’東平王劉滄,並取了董卓腦袋,誰還敢說她過氣了?

  太后說還政天子,我呸!天子還在西涼軍手裡呢。

  所以啊,太后就把朝臣都趕出來,讓他們去長安輔左天子。。。

  能參加討董的,大智慧不一定有,但絕對都不缺小聰明。

  很顯然,經過靈帝駕崩、十常侍之亂,董卓亂漢等一系列變故之後。。。

  何太后悟了,她準備當幕後黑手了,這是準備坐看他們去跟駐扎長安一帶的涼州軍死磕啊。

  太后不稱製,也不讓劉辯再登天子之位,要說長安早被董卓送去了大批比較聽話的朝官,想重立天子也沒那麽容易。

  但聯軍將帥不管怎麽看,何蓮都是想讓他們跟西涼軍死磕,互相消耗,最好順手逼死劉協,坐收漁翁之利。

  眾人猜忌剛起,張讓,一張眾人意外至極的老臉就那麽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而滿面春風的張讓,更是給眾人帶來了一樣比較顛覆他們認知的玩意——傳國玉璽。

  國不可一日無君,君又怎能無印?反正諸位都是要去尋天子,太后有令,且將傳國玉璽帶給天子。

  這玩意,你們誰要?

  張讓捧著玉璽如是說著,眾人各種懵逼,一時當真摸不清何蓮的心思。

  軍兵禁入洛陽,但卻不限制將帥進城。張讓也表示,各路領軍若想拜見太后他會盡力安排。不少人倒是有心思面見太后確認下狀況。

  可看著張讓那張笑盈盈的老臉,袁紹、袁術表示,兵貴神速,當以天子為先,需起兵速往長安進發。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在三國養牲口】 【】

  洛陽,誰愛進誰進,反正有何蓮掌控的洛陽,袁紹、袁術是絕對不會進的。別說進洛陽,張讓出現都差點讓這小哥倆拔刀。

  兩人皆喚親近將帥護衛左右,就汝南袁氏在十常侍之亂中乾的那些破事來說,無需質疑,只要有合適的機會,

何蓮、劉辯對汝南袁氏之人下死手實屬正常。  繼董卓之後,恐怕最不想讓何蓮、劉辯掌權的就應該是袁紹、袁術了。又或者說,董卓之前,汝南袁氏也根本沒道理會希望何蓮、劉辯掌權。

  洛陽大門常打開,開懷容納天地。

  討董聯軍在洛陽城下凹了個造型,然後改道北進,戰河東,欲進長安,迎天子。

  袁紹還想說幾句場面話時,傳國玉璽就被孫堅抱懷裡了,抱的緊緊的那種。沒辦法,袁紹、袁術怕遭暗算,不敢太接近張讓,孫堅手快。。。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孫堅感覺他又有爭當南陽‘話事人’的資格了。

  劉備、曹操倒是有心去洛陽跟劉滄嘮嘮。

  只不過朝官當前,盟友同心,天子尚困長安,劉滄明顯跟太后站在一起,劉備、曹操也不好特立獨行。

  袁紹、袁術不敢進洛陽,天子劉協敢不敢回洛陽好像也不好說,玉璽又被送出洛陽,還進洛陽幹啥?這怕不是要遷都的節奏?

  一塊玉璽徹底打發了眾人,原本的猜疑再也無法提起,何蓮瞬間佔領道德製高點,作為大漢太后,守護洛陽,等待天子回歸,妥妥的,沒毛病。

  董卓被殺的消息以洛陽為中心,短時間擴散開來。也不用太過擔心牛輔所部為董卓復仇起兵。

  討董聯軍以及各地聲勢更大的聲討已經足夠讓牛輔所部自顧不暇。

  原本響應董卓號召的馬騰、韓遂駐兵漢陽猶豫不前。

  長安使者傳天子詔令命聯軍退兵,使者被斬軍中。洛陽那邊卻是徹底不再去管聯軍與西涼軍的愛恨情仇了。

  董卓降兵、洛陽禁軍都需要進行重整安撫,長生嶺大批糧草運往洛陽,洛陽周邊短時恢復了相對平穩的民生。

  禁軍萬余,涼州軍三萬余,眼見洛陽沒有出現殺俘事態,隨後還有陸續從虎牢關逃回洛陽,直接投降的原董卓軍。

  徐榮更是拉著汜水一軍投入了劉滄的懷抱。洛陽匯聚降兵近七萬,暫時被置洛陽外城看押。

  禁軍嚴查軍籍戶籍,確認身份後,兩萬北軍重歸北軍五營。

  張豐再領越騎校尉,湊足兩千精銳,值守洛陽內城,任越騎禁軍。

  黃忠領兩萬軍兵再組射聲營,高順領一萬軍兵組步兵營,兩軍值守洛陽外城、內城城門城防。

  黃忠升洛陽令,總領城門校尉,掌洛陽諸門屯兵,統領洛陽門侯、司馬。

  恩,高順,呂布撲街了,高順領陷陣營跑的比較慢,沒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在三國養牲口】 【】

  劉滄跟呂布又沒仇, 雖然呂布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被劉滄坑死了,但劉滄跟呂布真的沒仇來的。

  呂布的教訓充分告訴我們一定不能忽視斥候的重要性,哪怕是被關羽、張飛、劉辛、劉運外加劉備追著砍,也不能亂開爐石。

  總之,劉滄跟並州軍沒啥仇。

  呂布撲街了,劉滄表示,懟董卓的時候正好救下了呂布家卷,奉先妻女,孤養之。

  恩,高順、成廉也就帶著殘余的並州兵馬降了劉滄。

  兩人入了驃騎軍府,分別成了黃忠與張遼副將。高順又領了步兵校尉,也就有了如今一系列的安排。

  至於分派北軍校尉的事情當然是由何蓮主導,董卓都大封州牧了,洛陽被搞的一團亂,作為大漢太后,何蓮封幾個北軍校尉不過分吧?

  再封幾個洛陽的執金吾、北軍中侯、城門校尉、光祿勳啥的,也不算過份吧?

  至於天子在長安那邊還要給什麽人封什麽官何蓮也不會過問。

  三公、大將軍這類頂配的官職都給你留下了,誰要再拿這些說事,那可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吧?

  華雄在亂戰中被曹操所部擒獲,因劉滄有調教之意,曹操也就將其當作順水人情扔在了洛陽。

  討董聯軍進軍河東時,劉滄遣人往長安跟牛輔確認天子安好,並表達了首惡已除,太后無意延續戰火的態度。

  至於其他,也就是諸將多在洛陽內城尋了落戶府邸。劉滄也順便立了個別院,將呂布妻女接入別院,予以照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