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玄幻世界召喚神魔》第59章文人皇帝,台軍體系
  金碧輝煌,宛如天上宮闕的承光殿內。

  身材瘦削,滿臉秀氣的陳國君主陳叔靈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

  其是上代陳國皇帝的嫡長子,自小便被視為下一任的陳國皇帝,其接受了完備且良好的陳國宮廷教育,這也促使這位皇帝身上的文人色彩很重。

  喜浮華,浪漫,玄談,彌漫在整個陳國上下的奢靡之氣,陳叔靈雖不能說是罪魁禍首,但他起碼要背一半的鍋。

  當然,文人皇帝並不是全無優點的,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恤民情,又志在恢復(指廢除蕃鎮,實現徹底的中央集權),對外又積極拓土開疆。

  只不過奢華的社會風氣使陳國軍卒又油又滑,貪生怕死,戰鬥力著實是不敢恭維,故這位文人皇帝無論是對內對外都是敗多贏少。

  “杜卿,此番入朝,是為何故?”

  陳叔靈語氣舒緩平和,若溪水流淌於岩石之上,令人放松。

  “邊患日急,不得以入朝向陛下請援。”

  杜陵不卑不亢的出聲。

  “邊患日急!?”

  杜陵的話音使陳叔靈很是困惑,道:“朕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大陳北方是沒有任何敵人的吧?”

  “何來邊患?”

  秦國這種芝麻綠豆般大小的勢力被陳叔靈自動忽略了。

  就算不忽略,陳叔靈也不覺得秦國有任何的可能對北方四鎮中實力最為雄厚的天節產生威脅。

  陳國北方四鎮與陳國是處於割裂狀態的,所以陳叔靈並不知道秦國崛起,北方四鎮只能被動挨打之事。

  “陛下,您難道忘了嗎?”

  “我們大陳的北面尚有秦國存在啊。”

  此話剛自杜陵嘴中吐出,侍立於殿內的陳國文武公卿就繃不住了。

  任陳國左驍衛大將軍的陳元當即嗤笑出聲道:“杜判官可是欺陛下年幼?”

  “秦國這等嗟爾小國,民不過十余萬,兵不過數千,焉能夠對天節軍產生威脅。”

  “杜判官此番入朝怕是為了想要給天節爭取好處吧。”

  包括陳國皇帝在內的所有陳國上層對秦國的印象都停留在數十年前那個又窮又硬的小國。

  杜陵並沒有理會陳元的冷嘲熱諷,而是自顧向滿臉困惑的陳國皇帝解釋道:“自二年前秦國新君登位以來,那秦國便以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速度強大了起來,其軍卒精悍驍勇,其將領神威難抵。”

  “青炎軍全境喪於秦,青炎節帥楊貴全族被戮,木龍,武定二鎮風聲鶴唳,不敢北望,我天節與秦國數次大戰不勝,損兵折將,喪土辱邦。”

  “如今的秦國已非北方四鎮可製,陳公曾言,秦國,虎狼之國也,若不能趁早將其滅之,其必為大陳患。”

  “陳公還言,願撤銷天節鎮,使天節諸州歸入中央。”

  話音落下。

  整個陳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

  剛剛對杜陵冷嘲熱諷的陳元,此刻其神情亦變得相當凝重。

  他很清楚杜陵是沒有必要編如此彌天大謊來為天節爭取好處的。

  因為太容易戳破了,一旦戳破,天節在陳國的聲望將一落千丈,並能給予陳國中央討伐天節的口實。

  還有,撤蕃這種事一向是節帥們的禁忌,陳希願意主動撤蕃,以此也可以看出北方邊境的形勢嚴峻到了何種程度。

  端坐於龍椅之上的陳叔靈此刻內心激動跌宕,沒錯,此刻的他是興奮且激動的。

  何謂文人皇帝,

即典型的理想浪漫主義者,這種皇帝對恢復,開疆之事極為敏感。  在陳叔靈看來,北方局勢告急並非壞事,反而是陳國中央恢復四鎮,吞滅秦國的巨大良機。

  招惹南域強國,陳叔靈沒什麽信心,因為被毒打太多次了,收復全盛之時的四鎮,他嘗試過,也被毒打了一回,但是,現在四鎮殘破,天節還願主動歸降,這收復四鎮的時機已然成熟,至於秦國嘛,不就一突然起來的暴發戶嘛,毒打秦國,在陳叔靈看來應該是不難的。

  強自壓製住激動心情的陳叔靈用一如既往的舒緩語氣出聲道:“杜愛卿所言之事,朕已悉數知悉。”

  “至於陳公嘛。”

  “陳公為國盡忠數十載,期間著下無數功勳,如今年老體衰,確實是不該繼續在邊境受那風沙之苦了。”

  “傳朕旨意,敕封陳希為左仆射,加太子少保銜。”

  “封精忠侯,允其挑玄族內子弟繼承侯位。”

  基本上只要節帥原因入朝,那麽陳國當局是很願意給節帥們高官厚祿,其會榮養節帥的下半生。

  “敕封杜陵為太子中庶子, 宮中行走。”

  封賞給杜陵的官職也是清貴無比。

  “微臣拜謝吾皇!”

  杜陵叩首謝恩。

  端坐於龍椅之上陳叔靈微微頷首,隨後,其開始思慮要讓何人出鎮天節,同時收討伐秦國。

  首先這個人必須得具備極為強悍的武力,北方四鎮民風彪悍,外加戰火彌漫,武力不強,根本壓不住場子,其次這個人必須對陳國朝廷百分百的忠誠。

  四鎮脫離朝廷日久,很容易就會讓掌權者升起割據之心。

  思來想去,能完美符合這兩點的只有台軍系的將領了。

  陳國朝廷禁省被稱為台,故稱宿衛禁中,京師的軍隊為台軍。

  台軍精銳勇悍,乃是陳國朝廷手中最為有力的一張牌。

  台軍共有八支,故亦有禁中八軍,禦前八衛等等稱呼。

  每支台軍少則數萬,多則十余萬眾。

  台軍士卒是完全脫產的軍人,供養八支台軍,每年要耗去的糧秣財物佔據陳國賦稅的四分之一還要多。

  台軍是一個極為典型且成熟的軍事集團,其內部自成體系,外人很難插的進去。

  台軍系將領全部選拔於陳國宗室,他們的忠誠度是可以保證的。

  而且,歷代陳國君主皆厚待台軍,若台軍背主,不用朝廷出手百姓的口水都能淹死他們。

  當然,台軍背主的可能性還是有的,這個可能性是建立於陳國皇室內部的變革,即同姓政變(因為大家都姓陳,都是太祖子孫,支持誰都算對朝廷盡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