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華娛之導演為王》第五十九章 天葬
  方彥起床後簡單的洗漱了一下,然後便來到一樓的食堂準備吃早飯。

  可可西裡當地藏族的飲食習慣,除了牛羊肉以外就是奶製品,蔬菜和水果在這片荒原上根本無法種植,幾乎是完全依賴外面供應。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裡,方彥是切身感覺到了自己身體的變化,他的肚子上已經有了一點小贅肉,而且上廁所的時候也老是便秘,感覺那叫一個酸爽。

  說下今天的早餐,每人一碗熱乎的牛肉湯,一張厚實的烤餅,再外加一個雞蛋,可以說是相當豐富。

  不過再好的食物,讓人連續吃上半個月,總會感到有些膩歪。

  當然了,也有極少數的人依然吃的很香,看那樣子甚至是有點沒吃夠。

  “寶繈,你這是吃了第幾個餅了?”

  方彥看著面前狼吞虎咽的王寶繈,心裡不禁有些怎舌。

  有一句話怎麽說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王寶繈今年還不滿18歲,正是最能吃的時候,而且加上他自幼習武,活動量大,一個人的飯量能頂兩三個成年人。

  “哥,俺是不是吃的太多了?”

  王寶繈不好意思的低下頭,把手裡的第三張大餅放了下來。

  方彥哭笑不得的說道:“你繼續吃啊,我又不是嫌棄你吃的多。”

  “那……俺就不客氣了。”

  王寶繈趕緊又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消滅了碗裡的所有食物。

  “哥,俺聽說今天有大戲拍?”

  方彥點了點頭說道:“沒錯,今天要拍天葬,算是個重頭戲吧。”

  關於天葬的情景,《可可西裡》電影裡一共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是電影開頭,尕玉和日泰初次見面的時候,當時是為巡山隊犧牲的隊員舉行天葬。

  第二次是電影結尾,日泰被盜獵分子殘忍的殺害,親人朋友們為他舉行天葬。

  這兩個天葬情景十分重要,一前一後渲染了悲壯的氣氛,同時也展現出藏族的特殊文化,給人一種震撼心靈的感覺。

  王寶繈扭扭捏捏的說道:“哥,你今天拍戲能帶著俺嗎?”

  “怎麽了,你想看看天葬?”

  “對,反正俺閑著也是沒事,不如跟著去長長見識。”

  方彥思考了一下,覺得沒什麽問題便說道:“可以,你過一會跟我走吧。”

  …………

  2個小時後,治多縣郊外。

  天葬有著嚴格的儀式,其中天葬師必須由高僧來擔任,整個流程都是需要高僧在場參與指導和引渡的。

  進行天葬時,要由跟逝者屬相相合的人為死者脫去所有衣物,天葬時逝者便是用赤裸裸模樣敬畏天地。

  這正是應了那句古語“於一無所有中來,複一無所有中去”。

  作為導演來說,方彥雖然希望盡可能的追求真實,但是有一些方面還是必須要作假的。

  必如說死者屍體,劇組可沒有本事聯系到真有死者的家庭,讓他們配合進行拍攝。

  如果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對方不給你一個大嘴巴子,那就算是好的了。

  再說了,就算是有家庭能同意,方彥也不覺得劇組裡誰有膽量,敢去拍攝這種血淋淋的場面。

  最終,劇組買了幾十斤的牛羊肉,用來充當屍體吸引鷹過來。

  在拍攝過程中,所有程序都按實際情況進行。比如“死者”蓋的白衫布,脖子上掛的羊毛搓成的白線,還有天葬師所用的砍刀,

所有一切都力求真實。  “孫老師,這個鏡頭不太行,我想用一個特寫來突出震撼的感覺。”

  方彥看著監視器上的畫面,沉聲對一旁的攝像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行,你是導演,你說的算。”

  攝影師皺了皺眉頭,雖然有著不同的想法,但還是點頭同意了。

  這位攝影師名叫孫立平,今年36歲,是帝都電影廠的一名攝影大拿。

  孫立平是個很有故事的人,年輕的時候才華橫溢,他拍攝的作品曾經代表國家去參加國際比賽。

  本來按照正常發展,孫立平應該早早成名,在電影圈裡混出一番名堂才對。

  然而具有才華的人,一般也是有性格的。孫立平這個人脾氣古怪,常常因為個人想法而與導演鬧矛盾,所以很不受圈內人待見。

  坐了好幾年冷板凳以後,孫立平總算是稍微改變了點態度,懂得適當的低頭了。

  不過孫立平改變的還是太晚了,和他同一輩的攝影師,有幾個人都成為了馮曉剛、薑紋這種大導演的禦用攝影師,而他只能是給一些小導演拍爛片。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孫立平想要追趕別人,已經是很難了。

  在方彥看來,孫立平是一個很優秀的攝影師,技術水平沒得挑, 即使脾氣有點古怪,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著這麽一位高手來掌鏡,《可可西裡》的鏡頭美感和藝術感,比前世的版本明顯高了不少。

  拍攝繼續進行,天葬師點燃了幾米高的白煙,嘴裡不停的念著經,不一會就看見老鷹一批批地往下落,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天葬師每念一遍經,天上就能飛下來三四隻鷹,那些鷹都是從遙遠的天邊飛過來的,從開始的一些小黑點,到後來越來越近,形成黑壓壓的一片。

  “這真是太美了!”

  孫立平興奮的舔了舔嘴巴,瞬間靈感上身,不停地調整著攝像機的機位,拍攝他所精心構思的畫面。

  展翅飛翔的老鷹、神聖嚴肅的天葬師、悲傷難過的哀悼者……

  在孫立平的鏡頭下,這一幕景象顯得格外的震撼,讓人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看來這個攝影師真是找對了!

  方彥摸著自己的下巴,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導演和攝影師,這兩個職業之間的關系是相當親密的,用圈內的術語說,導演管的是連戲,攝影師管的是連光。

  簡單點說,電影是由一個個鏡頭組成,而導演不可能每個鏡頭都要自己親自構思,所以攝影師有一些自主性,可以自己設計一些鏡頭畫面。

  對於導演來說,只要確定前後鏡頭能正常連接起來,符合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許多電影的經典鏡頭,就是由攝影師設計的,導演和攝影師是相輔相成的,知人善用也是導演能力的一種體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