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斡耳朵!脫歡握有的倚仗!
土剌河以北!

 一處低矮的山坳下。

 朱瞻基率領的三千禁軍正在暫時休整。

 項昆侖、朱瞻基、朱瞻壑與曹龍象四人正在看著堪輿圖。

 這副堪輿圖上,明確標注了大蒙古帝國都城和林的位置,還標注了一些對蒙古而言具有特殊意義的地名,比如斡難河、肯特山脈、杭愛山等。

 比如他們此刻位於忽蘭忽失溫,前面不遠處就是溫都爾汗。

 昔年成吉思汗率部在溫都爾汗附近的斡難河畔召開大會受眾推為全蒙古大汗,使這裡成為元朝歷史初期的首都,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將政權南遷。

 換而言之,那溫都爾汗,對於蒙古人而言,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特殊地位,與大蒙古國的都城和林一樣!

 朱瞻基指著堪輿圖上溫都爾汗的位置,笑著問道:“你們說,脫歡這個雜碎會不會逃去了此地?”

 “極有可能!”項昆侖點了點頭,“此地可能有蒙古部落駐牧,脫歡可能是求援去了。”

 朱瞻壑摸著下巴,心中隱約感到些不安。

 “幾位將軍,不知你們發現沒有,這一路走來,我們連個像樣的部落都沒有見到?”

 “各路大軍中,以我軍最為深入,那為何不見蒙古部落?”

 面對朱瞻壑的疑問,三位將軍都是心頭一震。

 為什麽?

 很簡單,蒙古部落已經收到了風聲,開始大規模向西向北遷徙了!

 換句話而言,他們已經得知明軍大規模殺來,早已做好了準備!

 朱瞻基有些不悅地看了朱瞻壑一眼,反問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我軍已經抵達了此地,溫都爾汗就在眼前,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也就在眼前,不去看看豈不是會終生抱憾?”

 大斡耳朵,就是成吉思汗所建的大蒙古國的第一個都城,位於今溫都爾汗西南。

 大斡耳朵,突厥系蒙古語,意為宮帳或宮殿,是遊牧民族君主所居之宮帳,以及其間置有宮戶而負責保衛的機構。

 同蒙古人打了這麽久的仗,他們早就發現了一個事實,凡是與成吉思汗有關的地點,蒙古人都會有著一種特別的執念,視其為珍寶。

 所以這大斡耳朵周圍,肯定遊牧著不少蒙古部落,脫歡想必定然逃去了那裡!

 朱瞻壑三人聽到朱瞻基這話,心中不約而同地歎了口氣。

 這位太孫殿下,還真是跟脫歡那廝杠上了,非要宰了脫歡不可!

 項昆侖微微收斂了精光,用手在地圖上一指。

 “這是杭愛山,我們世代相傳的‘燕然勒功’,這燕然山就是杭愛山。”

 “在其南麓,成吉思汗帶著蒙古人興地,起初立都溫都爾汗的大斡耳朵,等到蒙古人統一草原,國都便移至杭愛山南麓,就是這個哈爾和林。”

 朱瞻基三人點了點頭,武夫的至高榮譽,他們同樣清楚。

 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余裡,至燕然山刻石記功。

 頓了頓,項昆侖又伸手指向了一處。

 “這裡是肯特山脈,冠軍侯封狼居胥,應該就是在此地。”

 三人微微頷首,當年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匈奴的王庭的確就在肯特山和杭愛山之間,當年杭愛山叫燕然山。

 而衛青是在燕然山南麓擊破匈奴王庭的,霍去病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

 “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瀚海”,這種儀式,相當於中原政權的泰山封禪、飲馬黃河,乃是一種極其神聖、至高無上、極具象征意義的行為。

 而竇憲的勒石燕然,與之相比也不遑多讓,堪稱不世之功!

 自此,“封狼居胥”與“勒石燕然”,並稱為歷朝武將夢想的輝煌軍功、至高榮譽。

 經過項昆侖這麽一說,朱瞻基三人此刻都有些熱血沸騰。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這可是武夫戰將的至高榮譽啊!

 朱瞻壑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勁,急忙出言道:“咳咳,三位,咱還是說脫歡逃到哪兒去了吧!”

 這尼瑪的,自個兒才帶了三千人,都想著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了?

 你這麽狂,你家裡人知道嗎?

 項昆侖與曹龍象相視一笑,他們與這兩位好聖孫不同,他們都是出身卑賤的武將。

 只有立下不世奇功,他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朱瞻基掃了這兩位虎將一眼,並沒有點破他們的心思。

 反倒是這兩位虎將好戰,這才讓他感到安心。

 “繼續休整,補充體力,今夜奇襲大斡耳朵!”

 大斡耳朵。

 奢華宮帳內,匯聚了一眾部落首領。

 成吉思汗時,設立有“四大斡耳朵”,分別是他四個後妃的住所。

 而且每個斡耳朵都有各自的封地、屬民、納稅等,就好像是是一座城池一樣。

 此外,蒙古人還認為,斡耳朵是“女人靈魂的居所”,正如一個男人的靈魂寄生在馬的鬃毛上一樣,一個女人的靈魂則寄生在她所製作的蒙古包牆壁上。

 正是因為如此,加之對成吉思汗的尊重敬仰,直到如今,這四大斡耳朵依舊尚存,並未遭到任何人的破壞。

 相反聚集在此地的遊牧部落,還會主動維護清掃,以此紀念那位偉大的成吉思汗。

 不過此刻,這奢華宮帳的偏殿內,卻進行著一場足以決定蒙古興亡的大會。

 瓦剌大領主馬哈木之子脫歡,正在一眾部落首領的注視之下,講訴此次明軍掃境而來準備進攻和林的事實真相。

 那日他得益於親衛足夠忠誠,自願偽裝成他引走明軍,脫歡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好在哈爾古帶著傀儡大汗答裡巴才撤退到此地,否則脫歡只能如同一條喪家之犬,被明軍追殺得上天無門!

 “明廷此次是鐵了心要攻打和林,收復嶺北!”

 “他們派出各路大軍,掃蕩漠北草原,屠殺我們的族人,掠奪我們的牲畜……”

 “如果我們還不團結起來,只會被明軍各個擊破,最後蒙古就此亡族!”

 亡族!

 聽到這個字眼,很多部落首領都變了臉色。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明廷這次竟然會這麽狠,不惜一切代價地肅清漠北,收復嶺北!

 要是當真如此的話,那他們可就只能向西方遷徙,去劫掠那些西方猴子過日子了。

 可是,這片蒙古草原,是他們蒙古人的發祥地,更是成吉思汗的故土!

 難道就要這樣白白拱手讓給明軍嗎?

 不可能!

 “脫歡,你有什麽證據?”

 一個部落首領提出了質疑,畢竟這件事情牽連太大,關乎到他們蒙古的存亡!

 脫歡聽到這話臉色微變,他原本打算留下一兩個明軍俘虜,好讓這些蠢貨相信自己的話,奈何明軍咬得太緊,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逃出生天。

 所以,脫歡現在,拿不出證據。

 然而正當此時,一道魁梧身影走進了宮帳。

 當眾人看清此人面容後,瞬間大驚失色,就連脫歡都是臉色大變。

 此人赫然正是韃靼太師,阿魯台!

 阿魯台淡淡地瞥了眾首領一眼,隨後點頭道:“脫歡說的不錯,明軍正在肅清漠北,向和林進發!”

 “蒙古的兒郎們,是時候該團結起來了!”

 阿魯台出面作證,眾首領瞬間相信了。

 畢竟他這位韃靼太師的分量,可比脫歡一個瓦剌大領主之子,要重得多。

 更何況阿魯台與脫歡之間可是有著深仇大恨,韃靼與瓦剌也多次相互攻伐,所以兩人是不可能故意合謀哄騙一眾首領的。

 換句話來說,他們剛剛說的,都是真的!

 大明,殺進草原了!

 一時之間,眾首領慌亂到了極點。

 明軍兵鋒之盛,遠遠不是他們可以抵禦的。

 即便知道了明廷的計劃,那又如何?

 就算是拿人命去填,也不一定能擋住明軍的攻勢!

 現在該如何是好?

 脫歡冷眼看著阿魯台,後者同樣陰冷地看著他。

 只是如今強敵就在眼前,這兩位梟雄終究沒有大打出手,而是選擇了暫時合作。

 “我有一個重要情報,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場危機。”

 “前提條件,你們必須暫時奉我為臨時大首領,抽調部落中所有可戰勇士,聽從我的布置安排!”

 “當然,大戰之後,結盟也就不作數了,你們可隨意去留!”

 眾首領聽到脫歡這話,瞬間議論紛紛,不少人更是覺得可笑無比。

 畢竟脫歡手底下如今只有那兩千瓦剌鐵騎,甚至還不如一個小型部落的戰力,憑什麽做這個臨時大首領?

 阿魯台同樣滿臉鄙夷之色,怒罵道:“你這個沒有了獠牙的狼崽子,憑什麽做大首領?”

 “我阿魯台手中有五千韃靼鐵騎,一轉眼就能屠光你瓦剌,你信不信?”

 “這大首領的位置,是我阿魯台的!”

 不出意外,阿魯台同樣想要這個大首領的位置。

 畢竟一旦打贏了明軍,憑借這份功績與威望,他阿魯台就能再次崛起,趁勢成為蒙古共主,整合分裂的蒙古各部!

 脫歡面無表情地看著阿魯台,沒有與他爭辯,只是淡淡地吐出了一句話。

 “我知道大明皇太孫在哪兒,這就是我的倚仗!”

 此話一出,宮帳內鴉雀無聲,連阿魯台都沒有出言反駁。

 大明皇太孫!

 大明朝的儲君!

 大明皇帝最喜愛的孫子!

 要是能夠生擒這個大明皇太孫,那大明皇帝就會投鼠忌器,蒙古各部原本必輸的局勢也可瞬間逆轉!

 脫歡的這個倚仗,果真底氣十足!

 阿魯台不愧是梟雄人物,暗自權衡利弊後,當即點了點頭。

 “好,我阿魯台奉你為大首領,五千韃靼鐵騎任你調遣!”

 脫歡聞言深深地看了一眼阿魯台, 隨即重重地點了點頭。

 二人之間有著深仇大恨,但是他們心中都清楚,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而要一致對外,抵禦明軍!

 有了阿魯台的帶頭表率,一眾首領也不再遲疑,紛紛認可了脫歡的大首領身份。

 隨著脫歡一條條命令下達,一隊隊蒙古鐵騎疾馳出營,在落日余暉的映襯下,消失在了脫歡視線之中。

 脫歡望著那絢爛夕陽,露出了一絲殘忍笑容。

 “狼崽子,有把握嗎?”

 阿魯台走到他身前,扔給了他一袋馬奶酒。

 脫歡接過馬奶酒,毫不避諱地打開一飲而盡。

 “十足的把握!”

 “那個大明皇太孫,必死無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