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四百八十章 驛站系統!王朝掘墓人是個驛卒!
最新網址: 修路!

 這個事情,倒是可以理解。

 畢竟老朱家從太祖高皇帝開始,就一直重視驛站驛路。

 所謂驛站,就是為傳遞公文情報、方便往來官吏食宿、提供交通工具的官署,通常設置於全國各地的交通乾道上,由政府派專員管轄。

 驛站的設置始於戰國,秦漢時驛站系統趨於完備,大明是驛站制度發展的頂峰,驛站網絡覆蓋全國,遍及京師至各省的交通要道。

 當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開辟了以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的十條水陸大通道,在各水陸大通道上設置驛站、遞運所、急遞鋪,建成了完備的驛遞系統。

 這使得大明帝都南京具備了十分便捷的水陸交通條件,人稱“金陵綰轂兩畿,輻輳四海”。

 其實驛路的重要性,胡元澄也能夠理解。

 正如太祖高皇帝所說:“驛傳所以傳命而達四方之政,故雖殊方絕域,不可無也。”

 要是沒有四通八達的便利驛道,朝廷政令根本都下發不到地方,更別提地方依據朝廷政策布政了。

 但是,重要歸重要,漢王爺現在突然想修路,那就有些離譜了啊!

 畢竟驛站經費與郵傳經費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光永樂十年這一年,全國驛站所耗銀錢高達三百一十三萬余兩。

 每個驛站的經費一般是按驛站的大小、人員和車馬的多少來供給的,用於驛站物資的補充、驛站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維護、以及驛夫酬勞的支付等。

 尤其是某些達官顯貴住宿驛站,還必須要吃好的喝好的,那就更是增加了驛站的開支。

 驛站名義上隸屬於六部中的兵部,實際上它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民間征收的賦役,也就是說地方官府負責當地的驛站費用。

 如此一來,為了維持驛站的正常運轉,地方官員們就不得不多方籌措銀錢,如巧立名目增加稅收,或是直接拖欠驛站的經費不給。

 不管地方官員采取哪種方式,要麽苦了底層百姓,要麽苦了驛站衙役。

 說白了這驛站驛道就是一個爛攤子,誰接手都會惹一身騷的那種。

 漢王殿下現在想要對驛站下手,胡元澄那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所以他沒有猶豫,當即指出了這驛站驛道裡隱藏的蠅營狗苟,希冀著漢王殿下能夠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系,不要參與進去。

 朱高煦聽後,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老胡啊,你格局還是沒有打開,誰跟你說修路是個貼錢的買賣了?”

 胡元澄:“???”

 啥?

 不貼錢?

 你蒙鬼呢?

 怎滴你能挖到金礦啊?

 看到胡元澄那滿臉不以為然的表情,朱高煦頓時就被氣笑了。

 這胡元澄是大明火器之神,不懂經濟不懂商業,倒是可以理解。

 “老胡,本王問你,若一車貨物,從應天運到順天,需要多久的時間?”

 “嗯?這……”

 胡元澄遲疑了一下,隨即答道:“少說也要個把月吧?”

 “那就按一個月的時間計算,但如果這路修成了,那這個時間至少會縮短一半,一車貨物從應天到順天只需要半個月!”

 胡元澄滿臉疑惑地點了點頭,還是有些不太理解。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可是這跟修路有什麽關系呢?

 “還是一車貨物,從應天到順天,看似這其中沒有什麽變化,對吧?”

 “可重要的是什麽?是時間,是效率!”

 “商人原本一個月只能走這麽一趟,賺一趟的錢,但是現在他一個月可以走兩趟,賺兩趟的錢!”

 “也就是說,這條路修成之後,從應天到順天,所有的貨物運輸效率,都能提高一倍不止!”

 聽到這話,胡元澄終於明白了,雙眼迸射出了道道亮光。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只見朱高煦繼續道:“這條路修成之後,北平會是何等繁華?到時候北平商業圈建設成功,將會吸引來自天下各地的商賈雲集於此,經商買賣,大肆消費!”

 “而且,老胡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大明現在的所有驛道,全部都換成這種高速道路,那我大明會是何等場景?”

 胡元澄:“!!!”

 嘶……

 效率提高一倍不止!

 商業會更加繁榮!

 通訊會更加便利!

 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離別之苦!

 那樣的大明,只怕會是一個真正的盛世!

 “要致富,先修路,要想商業繁榮,一定要把修路提上日程!”

 “所以你皇家製造局必須重視這項核心業務,不但要擴招匠人,還要培養測繪能力,打造出一支專業的皇家工程隊,專門負責此事!”

 “這個大項目要是真做成了,哪怕你胡元澄是個安南人,也足以在我大明史冊上面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了!”

 聽到這話,胡元澄先是激動得面紅耳赤,冷靜下來後卻又有些狐疑。

 為什麽他總覺得,漢王爺剛剛說的這話,自己以前好像聽過?

 青史留名!

 流芳百世!

 是因為啥來著?

 “咳咳,老胡趕緊回去準備吧,明兒個本王前來西山視察一下,然後開始組建皇家工程隊。”

 眼瞅著胡元澄滿臉狐疑地看著自己,朱高煦心中咯噔一跳,當即下了逐客令。

 他娘地,這忽悠過一次,第二次就不好忽悠了啊!

 上次讓胡元澄學習基礎科學,替大明培養新時代新青年,朱高煦就是用得這套說辭。

 倒是沒想到,這老胡同志到現在都還記得。

 送走了神情古怪的胡元澄,朱高煦獨自陷入了沉思。

 方才胡元澄提及的驛站體系弊端,朱高煦何嘗又不知道?

 大明朝的官方驛站,儼然就是一個高級賓館,大門鼓樓等牌面設施一樣不少廂房、廚房、庫房、馬房等更是樣樣俱全。

 大部分標配驛站,既有供官員居住的貴賓房,此外還有供來往差役居住的一般房間。能夠同時接待幾十名賓客的住宿,當然就少不了超出標準的夥食。

 畢竟是給官老爺們出差途中居住的地方,檔次怎麽說也不能低了,吃的自然也不能差了。

 更有甚者,驛站居然還有驛丞宅和辦公所在,因此上又需要一套辦事機構和相關服務人員,當然也相應要有配套的廚房和馬廄。

 這些顯然超出驛站設置功能的樓堂館所,不僅要佔用大筆的資金,還要有相應的管理服務人員,光是每年傭金開支,就是一個龐大的數目。

 除此之外,就是一層層的剝削與壓迫了。

 不論是大小官員,來到驛站不僅能享受旅費供應服務項目,官員們還能反過來從驛站裡拿錢,拿不到錢就會毆打驛站驛卒,直到要到了錢為止!

 但是, 你知道這玩意兒有弊端,卻不能輕舉妄動,直接一刀給切了。

 因為大明驛站系統,供養著幾十上百萬的相關官員百姓,要是驟然間對驛站進行改革,只怕會鬧出天大的亂子。

 終結大明王朝的闖王李自成,曾經就是一個驛卒。

 煤山戰神朱由檢因為國庫空虛,所以在崇禎元年對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結果裁減了數以萬計的驛卒驛丁,李自成也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

 然後,這位狠人就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所以這事兒得辦,但不能急著辦,至少得先保證驛站驛卒的生計。

 要致富,先修路!

 把路修好了,設一些收費站,足以支撐驛站所需了。

 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策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