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四百一十八章 作惡多端!給本王抄了他的王府!
驚了!

 群臣驚了!

 他們沒想到,這郭佑真敢說啊!

 靖江王一脈,的確最容易被朝廷忽視。

 畢竟靖江王地位特殊,要說是郡王吧,歷代皇帝給他們的賞賜待遇都與親王相當,要說是親王吧,他們又差了那麽一絲。

 所以靖江王一脈一直也很老實聽話,待在自己的封地桂林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吃喝玩樂造小人。

 對於這樣的宗室藩王,朝廷那是十分喜歡的。

 只要你不搞事情,該給你的俸祿待遇一樣都不會少!

 即便,不少朝臣,都知道靖江王一脈是些什麽貨色,又在桂林府做了什麽!

 如戶部尚書夏元吉,他身為戶部尚書,群臣口中的“大司徒”、“大司農”,他難道不知道靖江王一脈在桂林乃至整個廣西的所作所為嗎?

 但是,知道又如何?

 自太祖高皇帝開始,朝廷就對靖江王一脈特別優待。

 高皇帝,建文皇帝,永樂皇帝,這三位大明天子給歷代靖江王的賞賜,都是等同於親王規格!

 永樂皇帝是以小宗入大宗,自己就是藩王奪權上位,所以對於一眾藩王明裡暗裡的打壓都十分明顯。

 不過唯獨對這靖江王一系,皇帝陛下顯得十分大方寬仁,該有的賞賜一應俱全。

 這你讓滿朝文武怎麽說?

 畢竟靖江王一脈十分老實聽話,除了在封地內作惡多端外,政治方向一直都很明確,這對皇帝對朝廷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當自己的下屬,戶部郎中郭佑出列準備上奏時,夏元吉及時出言製止了他。

 老夏頭很清楚這郭佑年輕氣盛,

一身熱血最是見不得權貴魚肉百姓,所以郭佑定會捅出靖江王一脈在桂林府的種種惡行。

 但是,漢王或許不覺得有什麽,皇帝陛下得知此事後,會作何感想?

 離間血脈宗親,這個罪名,即便是他郭佑都承擔不起!

 大殿內鴉雀無聲,群臣紛紛低下了頭。

 朱高煦看向郭佑,露出了一個和善得笑容。

 “郭郎中,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漢王殿下,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謙知書而不謹憲度,狎比小人;性情乖戾,陰賊險狠……初到封地桂林便大興土木,立宮宇廟社數百間,國人苦之良久!”

 既然漢王讓我說,那我就說!

 郭佑沒有什麽好怕的,他之前就上奏彈劾過靖江王魚肉百姓,卻被皇帝陛下留中不發。

 現在漢王朱高煦敢對諸王下手,那他就敢給漢王殿下遞刀子,鏟除靖江王這個毒瘤!

 “二代靖江王朱讚儀奉命歷訪諸王叔伯,習得治國之道,恭慎守法,好學善書,卻於永樂六年英年早逝。”

 “三代靖江王朱佐敬毫無乃父之風,更是效仿其祖父,累惡不俊,作惡多端!”

 “靖江王與同脈一群輔國將軍等同流合汙,一起遇歲征,先令火者等下縣,不收本色,加倍折錢,此乃第一大罪……橫征暴斂,擅自增稅!”

 “靖江王宗室控制食鹽、哄抬物價,讓桂林府及周邊州府老百姓的食鹽供給嚴重不足,以此日致富饒,支撐王府龐大的支出……此乃第二大罪,哄抬物價,魚肉百姓!”

 “靖江王府及一眾將軍歲祿多不受米,而遣人下有司計直索錢,往往三倍取直,得錢輒以市私鹽,轉鬻求利,民甚苦之……此乃第三大罪,勾結官商,謀取私利!”

 “靖江王於幼女墳前起造享堂,外築周垣十余裡,建屋五十余間,常縱妃及宮人內使四十余人往堯山廟、全真觀、冷水、清泉二寺遊玩,逞凶擁眾出城,百姓受踐踏凌辱而死者數十人……此乃第四大罪,草菅人命!”

 “靖江王……”

 郭佑義憤填膺地歷數了靖江王一脈的十條大罪,聽得滿朝文武瞠目結舌。

 一是驚歎於郭佑的勇氣,你丫可是真敢說啊!

 二是吃驚於靖江王一脈的作死能力,如果不是親耳聽到,他們還真不知道這靖江王乾出過這麽喪盡天良的事情!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足夠他靖江王朱佐敬死上好幾回了!

 朱高煦原本面色如常,然而聽到後面,一張老臉已經是陰沉如水。

 等到郭佑把話說完,漢王爺已經是暴怒到了極點。

 “顧佐,廣西道監察禦史是何人?他是幹什麽吃的?!”

 眼見漢王爺暴怒點名,顧佐顧噴子只能硬著頭皮出列,戰戰兢兢地回答道:“漢王殿下,禦史職責在監察百官,這靖江王府的事情……”

 開玩笑,要是朝廷給了他都察院這個權力,他顧佐早就領著自己都察院的小弟,把這些個宗室親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給抄家擼了!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然而,即便有這個權力,顧佐也不敢乾啊!

 畢竟人家是天潢貴胄,是天家的血脈宗親!

 這些事情要是發生在一個臣子身上,那足夠殺他全家好幾回了。

 但是,人家是天潢貴胄,罪責可降一等。

 而且比起政治方向正確,他們做的這些惡事,似乎也就顯得沒那麽大了。

 朱高煦聞言一怔,隨即苦笑了起來。

 該死得封建社會啊!

 不管是臣子還是百姓,都始終對天家皇室心存畏懼。

 連監察禦史都不敢彈劾諸王的過失,可想而知這些個臭魚爛蝦在封地裡面是何等囂張跋扈,作威作福,堪稱土皇帝一樣的存在!

 “金純,郭佑,你們二人親自走一趟,去桂林嚴查靖江王宗室所犯罪行,有一個算一個,悉數逮捕歸案,一應田產家財悉數查封,給本王抄了他的王府!”

 金純身為刑部侍郎,正三品的朝堂重臣,他出面自然鎮得住場子。

 而郭佑這小子戇直敢言,又暗自搜集了這麽久的罪行,讓他跟著金純前去查案,也可給他的資歷上面增添一筆政績。

 畢竟這個郭佑出身不凡,自身又有才華,更難得的是一身熱血未涼,值得朱高煦重點培養。

 郭佑是郭資的獨子, 僅憑這一點,朱高煦就要將這小子拉上自己的戰車。

 郭資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靖難之役前是北平布政使,結果暗中投靠了燕王朱棣。

 而後靖難之役爆發,郭資輔佐世子朱高熾駐守北平,朱棣轉戰三年,郭資主管軍餉,曾被朱棣讚為“漢朝蕭何”!

 朱棣即位稱帝後,郭資就出任第一位戶部尚書,隨即朱棣有意遷都,便在北平打造了一套朝廷班子,郭資出任行部尚書,統北平六部事,兼掌北平布政司。

 如果說夏元吉是永樂帝的錢袋子,那麽郭資就是永樂帝的大管家,而且後者此刻正總管北平新都的一應事務。

 朱高煦接下來要對商稅改革,涉及到大明稅收,注定繞不過郭資夏元吉這兩位錢糧專家。

 如果得到他們二人的配合,那大事就可成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