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一百六十二章 言官諫臣?叉出去,打!
早朝。

近些日子,發生了不少事情。

朱高煦索性召開一次早朝,聽聽文武百官的意見。

然而有意思的是,大殿內的氣氛異常詭異。

在京的武官勳臣一個個老神在在地,像要睡著了一樣。

至於文官一系,則是全都眼觀鼻、鼻觀心,靜靜地站在位置上,一聲不吭。

唯獨有那麽一撮人,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看向漢王朱高煦的目光極其不善!

朱高煦將群臣表現盡收眼底,心中也有了個大概認識。

這些留守的武官勳戚,是基本上不管事的,拿著俸祿爵位養老。

而楊士奇、夏元吉等朝堂巨頭則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給足了自己面子。

倒是顧佐麾下的這些禦史,那副打了雞血的樣子,是什麽意思?

“新鹽法已經落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錢莊計劃待開春後也可順利推行。”

“都說說吧,諸位,沒事兒本王可就回家陪媳婦兒了。”

朱高煦話音剛落,只見一位禦史施施然走出,拱手道:“漢王殿下,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教漢王殿下。”

這名禦史自朝臣中走出,朗聲高喝道,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臣名楊思忠,忝為禮部給事中。”

“有什麽事兒,問吧。”

給事中,跟禦史一樣,也是言官諫臣。

只不過他們分為六科,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禦史互為補充。

楊思忠也不客氣,直接當眾問道:“敢問漢王殿下,倭國使團現在何處?”

“倭國使團被本王打入了詔獄,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朱高煦扭頭看著此人,眼神變得有些冷冽。

他沒有想到,竟然還真有不怕死的人,跳出來搞事情。

這是太子爺的意思?

似乎沒有想到朱高煦如此耿直,楊思忠有些愣神。

漢王連一點隱瞞的意思都沒有,直接了當地說了出來,這讓他原本準備好的厲聲質問一下子堵在了喉嚨裡,憋得很是難受。

“漢王殿下,敢問倭國使團所犯何事?為何要被打入詔獄?”

“你是個蠢貨嗎?倭國皇子凌辱我大明百姓,意圖行刺本王,動搖我大明江山社稷!”

群臣:“???”

啥?

行刺你?

你要點臉吧!

人家彥仁皇子明明就是被你硬生生拖出來,當眾毒打了個半死!

就彥仁那小身板,他活膩歪了才敢刺殺你這頭大猩猩!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顛倒黑白的本事,漢王殿下真是深諳其道。

“可據臣所知,殿下是因為倭國彥仁皇子買了兩個奴仆,才對其下此毒手……”楊思忠毫不客氣地拆穿了朱高煦的謊言,頭鐵得很。

畢竟昨日會同館發生的事情,早就傳遍了朝野上下。

漢王見彥仁皇子凌辱兩個大明婢女,怒而出手毒打了彥仁皇子一頓,還將倭國使團打入了詔獄。

楊思忠不能理解,這本是一件小事,何必如此小題大做?

畢竟那可是倭國使團,兩國邦交由來已久,豈容漢王殿下因私憤破壞?

然而他話還沒說完,就聽見了一聲輕笑。

“奴仆?楊思忠,在你眼裡,那兩個大明女子,只是奴仆?”

“還是說在你眼裡,我大明的平民老百姓,都是任外夷欺凌奴役的對象?”

群臣頓時心中一凜,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

熟悉漢王爺的人都知道,漢王已經暴怒,

這個楊思忠要遭!“我……這……臣不是這個意思……”

楊思忠慌了,他如果被扣上這個名頭,那不但一朝賢名喪盡,還會成了人人唾棄的過街老鼠!

“那你是什麽意思?認為本王因為兩個大明女子受辱,不該毒打那彥仁皇子?認為本王應該熟視無睹,置若罔聞,眼睜睜地看著他凌辱我大明子民?”

朱高煦可絲毫不慣著他,一邊說著,一邊走近,居高臨下地俯視著楊思忠。

他是真的怒了,沒有想到這朝堂之上,還會有楊思忠這樣的軟骨頭,骨子裡帶著犯賤的奴性!

“漢王殿下,臣絕無此意,臣是言官諫臣,職責便是風聞奏事,漢王殿下難道要因言罪人?”

“更何況我大明乃是禮儀之邦,一向懷柔遠人,深得周邊屬國擁戴!”

“殿下如此行事,只怕會寒了屬國的心!”

楊思忠直面漢王爺,體型差距帶來的莫大壓力,令他額頭上都溢出了冷汗。

他心底是真害怕,眼前這位漢王爺突然犯渾,直接在朝堂之上毒打自己一頓。

但他終究做了這麽多年的禮科給事中,骨子裡還是有點血性的。

然而這話落到夏元吉等人耳中,卻無異於催命符。

這個楊思忠,徹底完了!

果不其然,只見漢王爺聽了他這話後,竟然朗聲大笑了起來。

那笑聲中夾雜著無盡的怒火,楊士奇等人聽了隻覺得心肝兒發顫。

“可笑,真是可笑啊!”

“嘖嘖,楊思忠,這就是你的為官理念?你學了那麽多年的儒家經義,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儒家理念是什麽?仁政!是讓你對大明百姓施以仁政,不是讓你打著仁政的旗號去跪舔外夷!”

“你說這些屁話之前,不妨去問問沿海百姓,他們這些年過的是什麽日子?”

楊思忠神情一滯,根本不敢接話。

他被漢王這癲狂模樣給嚇住了!

“你說兩國邦交?我問你是什麽邦交?”

“自洪武二年開始,倭寇就駕馭海盜船隻到我大明沿海掠奪,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直到今日尚未平息!”

“你可知沿海有多少百姓因此無辜喪命?有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有多少女子因此被倭寇凌辱?你還有臉口口聲聲在這朝堂之上,高唱什麽兩國邦交?”

一連串的厲聲呵斥,直接問懵了楊思忠。

他想反駁,卻發現自己根本沒話反駁!

倭寇之患朝野盡知,只是因為大明現在國力強盛重視水師、海運建設,倭寇未能釀成大患。

但是,這並不代表沿海地區就沒有倭寇侵擾,沿海地區就沒有百姓受苦!

朱高煦冷眼看著楊思忠,眼神中閃過一絲鄙夷。

“你們這些個文人士大夫,吃著百姓種的糧食,穿著百姓織的衣服,動動嘴皮子鼓吹幾句仁政,就覺得自己是忠良了?”

“像你這種沽名釣譽、賣直取名的狗東西,也配穿這身獬豸服?”

話音一落,群臣頓感不妙。

左都禦史顧佐當即出列,準備為楊思忠求情,然而已經晚了。

朱高煦大手一揮,冷喝道:“來人,將這狗東西扒了官服,叉出去,杖五十,逐出京師,永世不得錄用!”

楊思忠頓時慌了,開始聲嘶力竭地大喊,試圖用自己言官諫臣的身份,免去這頓皮肉之苦。

畢竟風聞奏事是言官諫臣的職責,永樂朝還從未見過因言獲罪的諫臣。

然而朱高煦毫無顧忌,他又不是皇帝,又不需要賢名,他怕個錘子!

“叉出去!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