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月二十日,大慶殿再設朝議。
同樣是寅時四刻前後,宮內的鼓樓響起鼓聲,隨即宮門敞開,早已等候在外的百官魚貫而入,徑直朝大慶殿而去,隨即等候在大慶殿前的露台上,一邊等待著朝會的開始,一邊用目光搜尋著某人。
與上回不同,諸朝臣這次注意到了站在殿外廊上的趙暘,或私下議論紛紛,或冷眼觀瞧、伴隨冷哼。
大多數朝臣顯然未有意識到今日會發生什麽,他們只是小聲談論著近兩日從殿前司軍營傳出的那則言論,順便再猜測某位已加官右正眼的小郎君今日是否還會再當眾羞辱錢明逸,而昨晚被錢明逸邀請赴宴的十九名官員則緘口不言,無論是中途告辭的,抑或是留到最後的。
稍後,有謁者走到首相陳執中身前,提醒道:“陳相公,時辰差不多了。”
陳執中微一點頭,不輕不重地喝道:“諸員肅靜,依次入殿。”
諸朝臣立即安靜下來,跟在陳執中身後,按官階高低依次入殿。
當路過站在殿廊上的趙暘時,不少人側目打量,其中就包括錢明逸。當然他並不敢在這個時候主動挑釁,只是瞥眼看向趙暘,臉上露出看似高深莫測的笑容。
而趙暘亦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注意到此事的官員們心下暗樂:看來今日又有一出好戲!
這些官員大多不會想到,今日這出好戲比五日前還要精彩。
等到隊伍的最後一人也走入了殿內,趙暘輕呵一聲,亦跟著走入了殿內,依舊站在朝臣隊伍的末尾。
值守於殿門的班直對此視若無睹,哪怕趙暘今日穿的仍是常服。
不多時,官家亦領著王守規等人來到殿內,目光掃過殿內唯一穿著常服的趙暘,隨即視若無見地走向禦座,待坐定後接受諸朝中大臣的參拜。
“百官朝見參拜。”
由陳執中領禮,殿內朝官向官家作揖參拜,隨即官家抬手示意。
“諸卿免禮。”
禮罷,今日的朝議就此開始。
首相陳執中率先作揖發言:“鄧國公張士遜於本月十七日薨,其次子張友正送來訃文,報之朝廷。”
官家看似並不意外,大概已事先得知消息,聞言輕歎道:“之前朕聽聞國公臥病,便遣人攜禦藥去探望,想不到……”
“官家節哀。”陳執中勸道:“國公年勢八十有六,算得喜喪。”
官家微微點頭,沉聲道:“著政事堂及翰林學士院盡快擬諡,起草悼文,撫慰追賜之章程亦一並上報。”
“遵命。”
“其後嗣可有在朝為官?”
“長子張友真,昔為秘閣校理、同知禮院、賜進士出身、知襄州,因剿賊不利,罷歸除集賢殿修撰。幼子張友正,杜門不治家事,居小閣學書。”陳執中再次稟道,顯然已事先做了一番工夫。
官家思忖了片刻,點點頭不再追問,只是叮囑陳執中盡快擬取諡號、起草悼文。
隨即,樞密使宋庠發言:“大名府報疆界有契丹人劫掠村落,傷民二十九人,死八人,擄走民婦二人,耕牛兩頭,羊三隻,禽若乾……”
官家恨聲道:“令大名府照會契丹談判,請其捉拿肇事者,不可墜我大宋聲威。”
繼宋庠之後,又有三司使葉清臣發言:“河北急報,水災之後果然滋生瘟疫,各州縣催促朝廷盡快運達疫藥……”
官家有些不悅道:“此事由三司衙門催促河北各級轉運使即可。”
葉清臣又奏道:“有人奏河北缺糧,懇請挪當地軍糧……”
不等他說完,樞密使宋庠皺眉打斷道:“挪當地軍糧以濟災民,何以養軍?”
作為樞密副使,龐籍亦相幫宋庠表示不可。
但葉清臣表示:“可命大名府調錢糧用以養軍。”
三人就此事爭論起來,最終官家做出裁決:“若河北各級轉運使運糧不及,可先挪部分河北軍糧以濟民,日後補足軍糧即可。”
宋庠、龐籍、葉清臣見官家做出裁決,不再進言。
隨即,又有權開封府事錢明逸上奏,奏近五日京中發生火災之事。
倒不是說開封府隻管火災,也不是說偌大的汴京連個毆鬥傷人、甚至致人死亡的例子也沒有,不過是火災的威脅最大,相較之下,毆鬥傷人、哪怕致人死亡,也不夠格在朝議中被提及。
繼錢明逸之後,又有五品以下官員奏報發言,言及官員業績,生老病死,又有隸屬於三司衙門的郎中、員外郎奏報關於鹽鐵米之事,比如冶鐵致官員、工匠傷亡,何處礦井有人死去,還有何處儲糧的倉庫出現紕漏,致潮濕、鼠害等等。
這部分的奏報最為繁雜,別說官家,就連趙暘都聽得頭昏腦漲,暗暗怎舌於管理偌大一個國家的不易。
等到最後一名官員奏完,殿內終於恢復了寂靜。
按例接下來就是台諫發言的時候了,先前被一通繁雜奏報攪地昏昏欲睡的諸朝臣,此時也振作精神,等著看今日的好戲。
出乎眾人意料,殿中侍禦史張裪率先奏道:“臣裪,近日足疾複發,疼痛難忍,懇請官家許臣出知地方。”
來真的?
昨日曾去錢明逸府上赴宴的眾朝臣紛紛看向張裪。
趙暘對此也有些意外,他還以為率先進奏的張裪是要彈劾他呢,沒想到對方居然是想出京任地方官。
足疾複發?
趙暘暗暗嘀咕。
同樣抱持疑惑的還有官家,他出言慰道:“張殿禦既複發足疾,何不早奏?待朝議後,朕會命禦藥院為卿診治,近期卿便在家中歇養……”
張裪作揖辭謝道:“多謝官家體恤,然臣之足疾乃眼、耳、心病所致,眼見不淨、耳聞不淨,故心怨憤,久而成足疾。若繼續為殿中侍禦史,心病難除,懇請官家許臣出知地方。”
這話說得一些朝臣心中暗怒,同為殿中侍禦史的劉元瑜輕哼道:“張殿禦意有所指耶?”
只見張裪瞥了一眼劉元瑜,冷冷道:“要我明說麽?”
劉元瑜臉上一陣青白,終是不想節外生枝,閉口不言。
趙禎看看劉元瑜、又看看張裪,心中隱約猜到了幾分,微歎道:“既然張卿心意已決,朕也不強人所難,便許張卿以侍禦史出知地方,至於出知何州,政事堂會做商議,近幾日卿便安心在家中歇養,朕也會遣人送禦藥去,卿莫要推辭。”
“多謝官家體恤,臣……羞愧。”張裪作揖再謝,面色唏噓。
趙禎點點頭,又掃視殿內群臣,從旁王守規亦催道:“還有誰要奏?有奏早奏,無奏散朝。”
話音落下,殿內又是一陣寂靜。
難道我猜錯了?
趙暘也覺得有些納悶,他還以為今日躲不開要被彈劾呢。
就在這時,錢明逸作揖奏道:“臣錢明逸有奏。”
“準。”趙禎淡淡道。
錢明逸拱手作揖,朗聲道:“臣要彈劾天武第五軍第一營指揮使、尚書工部員外郎、右正言趙暘!”
仿佛平地一陣炸雷,殿內眾朝臣竊竊私語。
一些不知情的官員心下暗道:這是錢明逸要報仇了。
只見在趙禎的點頭默許下,錢明逸朗聲奏道:“臣聞近日由殿前司軍營傳出一番言論,稱趙正言之前於軍中訓話時,稱軍士乃好漢兒,此有違太宗之訓,大逆不道!”
話音未落,侍禦史知雜事李兌出言附和:“臣李兌附劾奏……此子來歷蹊蹺,不知因何得官家信賴,使官家破格授其七品階官,誠為百官之疑,此其一也;其二,此子仗持官家寵信,狂妄囂張,於開封府衙堂上藐視知府,目無法紀;兼之又於朝議上誹謗臣僚,睚眥必報,令人心驚;其三,唐末亂象尚在眼前,此子便欲抬高武人,臣疑他是為壞我大宋根基而來!……之前天現日食、又現河北水災,臣以為就是上天預警,令我等心惕之。”
“臣劉湜附劾奏!”
侍禦史劉湜緊接著附和道:“之前臣聞錢內翰稱趙正言乃妖星降世,臣本不以為然,然臣靜觀近期,方知官家已深受其蔽。……臣觀趙正言年歲不及弱冠,往常蔭補入仕,大多亦不入品級;縱然年少揚名,亦不過九品。趙正言來歷蹊蹺,臣未聽聞他乃賢良之後,祖上是否大功於我朝,僅憑一偽圖便居於官家左右,不過數日官家又破格授其七品階官,默許其自由出入宮禁,不著朝服便可登堂入殿,之前又以正言之官相授,此歷來未有之事!……若非此子以邪術蒙蔽官家,臣實在不解官家為何縱容至此。”
聽到這話,離趙暘較近的官員有意無意地瞥向前者。
正如侍禦史劉湜所言,趙暘是整個殿內唯一一個身穿常服的。
“臣劉元瑜附劾奏。”
殿中侍禦史劉元瑜亦上奏附和道:“此子得見官家不過十來日,所授官職抵得上二十年磨勘,且官家又私下縱容,致使此子愈發橫行無忌,此歷來未有之事!……若非此妖星使了邪法蒙蔽官家,臣亦百思不得其解。”
“臣賈漸附劾奏……”
“臣毋湜附劾奏……”
“臣楊偉附劾奏……”
“臣王贄附劾奏……”
在眾朝臣震撼的旁觀下,監察禦史賈漸,知諫院毋湜、楊偉、王贄等相繼附和錢明逸的劾奏。
包括錢明逸在內,整整八名具有台諫身份的朝臣聯名彈劾趙暘。
甚至人數還在增加。
“臣高若訥附劾奏。”
樞密副使、右諫議大夫高若訥繼一乾禦史之後發言:“此子當日得見官家,臣亦在旁,介時臣就看出此子雖貌恭而心傲,目無禮法,當眾羞辱陳相公……”
你現在稱我為陳相公了?
陳執中瞥了一眼高若訥,打斷道:“高相公此言差矣,那日老夫不過是偶染風寒,身體不適,頭暈目眩,與趙正言何乾?雖趙正言當日確有言辭過激,但亦是為了國事,且他事後又親自登門向老夫賠禮致歉,禮數周到、恭謙,豈有高相公說得那般不堪?”
這不要臉的老東西!
高若訥心中暗罵,隻好撇開陳執中又道:“當日文、宋、龐、葉幾位相公當時也在旁,相信也看在眼裡。”
葉清臣同樣懊惱高若訥牽扯到他,淡淡道:“當日趙正言不過是為范相公說情,雖有言語冒犯到陳相公,但陳相公都不見怪,我等何來資格評判?”
“葉相公所言極是。”
龐籍亦附和道:“我與趙正言不熟,但既然趙正言事後曾登門向陳相公賠禮,且如陳相公所言,禮數周全、態度恭謙,我亦相信趙正言無意冒犯。”
高若訥心中暗罵,轉頭又看向宋庠與文彥博:“文相公與宋相公以為呢?”
宋庠淡淡道:“我非台諫,未有劾奏之權,不宜多言。但就當日而言,誠如葉、龐兩位相公所言,既然陳相公都不見怪,又何必多論?”
高若訥臉上露出幾絲愕然,就連原本還在思考措辭的文彥博都忍不住看了宋庠一眼,開口道:“既是誤會,自不必多論……”
說著他面朝官家,繼續奏道:“諸位禦史所言妖星之事,臣不做評論,然官家慣縱,使趙正言目無禮數,妄言文武之高低,違背太宗所製,亦屬不爭事實。”
“臣懇請官家罷逐妖星, www.uukanshu.net 以正朝風。”
“臣附劾。”
隨著錢明逸再次啟奏,上述附劾奏的台諫齊聲附和,唯一例外的文彥博,雖說發言立場明顯偏向錢明逸一方,但此時並未參與齊呼。
眼見這一幕,趙禎又驚又氣,饒是他亦有種如臨大敵般的緊張,畢竟有整整九名台諫聯名劾奏,若算上文彥博,那就是十人。
當年范仲淹被彈劾亦不過如此。
而更關鍵的是,當初范仲淹被彈劾,有韓琦、富弼、歐陽修、唐介、余靖等為其辯解,可如今趙暘這小子卻是孤身一人——他不能指望陳執中、葉清臣為其辯解,哪怕趙暘與這二人關系還不錯。
微吸一口氣,趙禎沉聲道:“趙暘……可在?”
“臣在。”趙暘在朝臣隊伍的末尾回話道。
“上前來。”
“是。”
在眾目睽睽之下,趙暘邁步走到殿中,一如十五日那回的早朝。
但比較兩日的處境,那日是他彈劾錢明逸,而今日,則是被他整整九名台諫彈劾,其中差別,哪怕是那些先前等著看好戲的朝臣,亦不禁要為其捏一把冷汗。
但就趙禎仔細打量,趙暘依然神色自若,這令他暗暗點頭:好小子,有膽氣!
“諸台諫彈劾之詞,你可聽到了?”
“是,官家。”
“你作何解釋?”
只見趙暘環視殿內群臣,一臉平靜地作揖道:“一派荒唐之論,臣聞之如群犬嘶吠,僅此而已。”
聽到這話,殿內人人皆驚,錢明逸等人則個個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