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三國劉協》第三十四章 軍隊建制
  被劉協這犀利的眸光所掃視之人,都覺得頭皮有些發麻,大家都明白,劉協這是要發火了。  看到眾臣一個個低頭不語,劉協輕哼一聲,起身甩袖負手,喝道:“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再議!趙愛卿若是無事可做,不妨多想想,如何辦好科舉之事。退朝!”

  聽到劉協這話,趙溫的脖子猛的縮了縮,知道自己惹惱陛下了!這可是直名道姓的要他別多管閑事啊!

  得到這個答案,趙溫不由與王累等一乾益州籍官員相視一眼,然後匆匆低下頭去。

  劉跑跑看到趙溫這副神態,不由暗自搖頭:結黨營私,這麽快就開始了嗎?愚蠢啊!

  看到劉協氣呼呼的從正殿來到後花園,正在後花園裡賞花的伏壽起身恭迎,道:“陛下何事如此生氣?”

  劉協呼了口氣,道:“還不是那些個老家夥,朕納個妃子,也指手劃腳?居然敢瞧不起蔡姐姐,氣煞朕也!”

  伏壽伸手在劉協的胸口撫了撫,低聲勸道:“陛下不必如此生氣,那乾老臣們雖說頑固了些,但其出發點亦是替陛下著想!臣妾倒是覺得蔡家姐姐很不錯,可蔡家姐姐畢竟是嫁過人……”

  “好了,不說此事了!”劉協揉了下太陽穴,抬頭看向伏壽,道:“朕希望梓童能夠理解朕,幫助朕,朕沒有時間管理後/宮諸事,只能由梓童代為分憂……朕喜歡什麽樣的女子,朕自有主張,何必他人代勞!”

  此時,張兼來報,“陛下,太史將軍、徐將軍、法尚書、郭祭酒、賈軍機等已於嘉德殿等侯!”

  劉協點了下頭,道:“朕知道了,退下吧!”

  “喏!”張兼恭敬的退下,退到遠處後,不由暗自拍打著胸口,暗忖:皇帝陛下怎麽變了個人似的,比以前更加難以接近了呢?這樣的陛下,實在是……唉!以後還是小心些個吧!

  伏壽輕輕推了下劉協的胸膛,道:“陛下快去吧!正事要緊,後/宮諸事,有臣妾呢!”

  劉協伸手攬住她的腰枝,低頭在其粉唇上啃了下,低聲道:“回頭朕再好好愛你!哈哈……”

  想起這位年少皇后的美妙滋味,劉協便有些心猿意馬起來。於是趕緊收拾了下心神,朝嘉德殿而去。

  嘉德殿,其實就是一個別苑偏殿而已,遠沒有洛陽皇城裡的嘉德殿那般宏傳壯觀。

  此時,關羽、張飛、徐晃、太史慈、甘寧、陳到、張任、法正、劉曄、郭嘉、賈詡、諸哥、楊修等一乾年輕文武已經等在那裡。劉跑跑就沒份了,他正回去準備前往巴郡江州上任之事呢!

  呂蒙如今依然是劉協的親衛,不過不像周倉與廖化那般,呂蒙被劉協特賜可旁觀他們之間的軍事討論。不過如今還要加上一個關平。關平,字坦之,關羽的兒子,演義中,關平是關羽的養子。但在這,據說是親生的,是以前關羽在犯罪之前留在家鄉的兒子。之後母親去逝,又聽說了關羽的名聲,於是便找上門去了。

  看著那些文武,劉協來到主位上坐下,坐的是太師椅,比以前的跪坐要舒服得多了。

  呂蒙與關平二人腰懸利劍,一左一右矗於劉協身後。

  “參見陛下!”

  “都坐吧!朕叫爾等前來,有兩件事情要商量!”劉協擺了下手,示意他們坐下,道:“第一件,乃是軍製調整之事。如今的軍製,有些混亂。比如一曲兩百到五百人,這之間的浮動太大,不利於計算……第二件事,則是出征南蠻一事,南蠻一直是益州的禍患,

此事公義(張任的字)應再清楚不過了!好了,先談談軍製!”  張任對劉協對他的信任,是非常感激的,之前他還以為再也沒有機會建功立業了!因為他與泠苞居然率軍阻止劉協前去看望劉璋。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劉協居然不計前嫌,依然委以重任,讓他擔任步兵校尉,官職甚至比劉協的親信陳到還高。陳到不過城門司馬而已啊!官職高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是益州諸將當中,唯一一個有資格坐在這裡參與軍議的將領。這就讓他更是打心底裡感動了。

  法正點頭道:“調整軍製,確實非常必要,軍製混亂,造成的軍餉亂領,冒領之事頗多……”法正的話,在座諸位都是相當讚同的,因為這種事情,確實存在。

  事實上,就這事情,他們之前也沒有少討論過。是以劉協提出來,他們之中除了劉關張與張任之外,其他倒是沒有多少驚訝。而此時,諸哥起身將身前的一疊蔡侯紙分發給在座一乾文武。

  這些紙張中,便寫著劉協對改建軍製的一些建議。

  於是劉協便道:“那麽,朕便先說說吧!若有差漏,爾等可以補全。以前軍製,五人為伍,設一伍長;兩伍為什,設一什長;五什為隊,設一隊率;兩隊為一屯,即百人有一屯長;兩屯為一曲,即兩百人有一軍侯;兩曲成一部,四百人部設一軍司馬。而曲軍侯下轄兩屯到五屯不定,軍司馬部下兩曲到五曲不定,混亂便在此處。”

  看到眾人點頭,劉協便道:“《周禮》言: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是以朕決議,去除伍、屯、部等單位,即,十人為一什,設正副什長各一;五什為一隊,改隊率為隊長,設正副隊長各一;四隊為一曲,兩百人,改軍侯為曲長,設正副曲長各一;五曲為一營,一千人,設正副營長各一;五營為一師,五千人,設正副師長各一;四師為軍,設正副軍長各一。營長由原司馬或校尉當任,師長則由將軍擔任,軍長則由大將軍當任。另外,再說說軍隊體制……”

  漢朝的軍隊體制主要以京師兵,地方兵和邊兵為主。

  京兵主要由郎官,衛士和守衛京師的屯兵組成。地方兵置於郡縣,一般由郡、縣尉協助郡守或縣令統率,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受朝廷調遣。邊兵主要負責邊郡戍守,由邊郡郡守統領,下轄都尉和部都尉。

  漢朝的兵役制度最初主要以征兵製為主,男子不分貴賤,二十歲都需在官府登記, 並根據三年耕一年儲的原則,從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後來在征兵製基礎上還兼行募兵製。漢武帝所置北軍八校,主要就是招募而來。東漢罷郡國兵之後,征兵製漸衰,募兵製盛行。

  “公義,你對益州較熟,你來說說,成都駐軍多少,其余各郡駐軍多寡。”劉協看向張任。

  張任起身一揖,道:“回稟陛下,成都本有城衛三千,城外亦有駐軍五千,其余各郡,兵馬多在八千至一萬左右,南中一帶雖時有南蠻作亂,但實則兵馬並不算多,一般為一萬至萬五左右。而諸郡中,兵馬最多者,為龐羲與趙韙所部,龐羲有阻漢中張魯之責,而趙韙有防荊州劉表之務,兩人所部兵馬均在兩萬上下!”

  頓了下,他又道:“且,末將此前曾聽人說,龐趙二人私下蓄有私兵不下萬人!”

  劉協冷笑起來,道:“加上私兵,便是三萬兵馬,他們糧餉,難道全由蜀侯供給?”

  張任點頭,又搖頭道:“州牧大人隻供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其本郡供給,還有一小部分來自世族!”

  “那就是說,他們這是在玩國中之國嘍?”雖然劉協因為知道些許歷史,知道這二人有私心,但卻沒想到他們居然掌握了這麽多兵馬。“看他二人的表現吧!若他們視朕所賜高官厚爵如無物,那就休怪朕派兵剿賊了!”

  頓了下,他又道:“現在,大家都說說南蠻的事情吧!要定南蠻,諸位以為該如何行事?”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