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1691年1月20日,梧州港外,大群服色雜亂的俘虜正在勞動著。在他們周圍,是一隊隊穿著土黃色軍服的保安團士兵,他們暫時充當著監工的指責,保證這些俘虜們不出亂子,同時將梧州港擴建工程順利完工,以便與下遊地帶更好地通航。
俘虜的來源比較複雜,既有明軍戰俘,也有東岸人來了後抓獲的與南明、大順勾勾搭搭的士紳地主及其家人,同時更有不少趁亂起事的匪賊,基本上都一股腦兒抓了,送到了梧州城外的俘虜集中營內。
為了管理好這些驕傲不馴的俘虜,廉梧管委會主任薑雲帆也就只能讓梧州保安團上陣了。為此,保安團的軍營都被修在了俘虜集中營旁邊,上千號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日常訓練和巡邏,一部分看守俘虜及督促工作。
或許有人會說用五百士兵來看守不過萬余俘虜,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但如果你看到那些明軍俘虜們看待監工那輕蔑的眼神時,大概就會明白了,讓這麽一群之前不是私鹽販子、山賊土匪,就是降兵流寇的保安團士兵,得到那些多少還是正規部隊的明軍的服帖,那是想多了。很多明軍私下裡便直說了,他們是被東國新軍給打敗的,而不是他們這幫慫貨。若放在以前,他們根本不會正眼看待這些保安團的歪瓜裂棗們,但現在卻處在他們時時刻刻的監控之下,情勢地位逆轉,真真是讓人抓狂。
其實,按照道理,這些俘虜早就應該遠東諸藩的移民儲備之中,送往東岸本土了。不過因為廉梧管委會初立的緣故,這些人最終還是被扣在了手裡,用做整個地區的建築隊。比如眼前的梧州港擴建工程,就用了這支俘虜部隊。再之前,梧州府的幾條交通乾線的初步整修,就也曾征用了這支勞動力,畢竟不能白養著不乾活嘛。
哦,對了,等忙完梧州港這邊的活計,這支建築大軍還將奔赴廉州府,將當地的道路整修一下。尤其是從欽州港通往各地的道路,因為年久失修的緣故,道路情況很糟糕,運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考慮到廉梧地區的現狀,欽州港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物資來源地,廉梧管委會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物資都將運至這個港口,然後通過陸路輸往他處。目前欽州港的條件倒馬馬虎虎,暫時不需要下大力氣改造,但從欽州聯結各個城市的道路卻很差勁,河流也淤塞不堪,急需改造。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整個廉、梧、沔三州內竟然連一條二等國道都沒有的南明小朝廷,到底將地方治理成了啥樣了?怕不是他們只要能收到稅、征到糧,其他管你去死啊!因此,對於推翻這樣稀爛的政府,素來秉承華夏正朔的東岸人一點心理壓力都沒,相反可能還把自己當成救世主,有一種淡淡的優越感,雖然當地地方百姓對東岸人是什麽觀感就很難說了。
不過不管你們是什麽觀感,東岸人一貫是我行我素的,該搞建設就搞假設,該發展經濟就發展經濟,該搞文化教育就搞文化教育,執行力可謂爆表!而也正是在他們這種不顧一切的搞法,才能慢慢破開當地原本錯綜複雜的形勢,將局勢慢慢帶上正規。而只要建設好地方了,隨著時間的延長,人們自然會慢慢改變自己的看法,並發自內心地認可東岸的統治,那樣基本上就穩了。
其實看看登萊等老統治區就知道了。當年明末時打成一片白地,孔有德、滿蒙八旗、明軍以及多如牛毛的地方土匪、響馬來回不斷,幾乎將整個社會秩序完全打亂。甚至在登萊很多州縣,地方上的塢堡幾乎都看不見了,全數被攻破,殘存的老百姓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直到東岸人在此登陸,高舉著紅旗的藍衣軍掃平群雄,迅速恢復了地方秩序,然後一直持續治理至今,面貌已經大不一樣。
如今的登萊,不但百姓生活水平較高,同時也創造了中國大陸諸多第一,如第一條鐵路、第一座蒸汽機、第一座教授各個學科知識的學院、第一家現代化的醫院等等。你可以現在去登萊各縣隨意找一些百姓問話,只要是上了年紀的,就沒有不說東岸好的,至今很多人仍然念念不忘當年拯救他們於水火的莫大帥。
也就是一些和平年代出生的年輕人,覺得這種安定的秩序、較高的生活水平是天經地義的,覺得他們交了皇糧納了稅,登萊的好是他們努力的結果,和政府沒啥關系,但清國、順國、明國連番大戰的局勢肯定不同意他們的這種看法。
當然並不是所有地區都像登萊那裡的百姓們“有想法”。至少在廉梧這邊,因為剛剛擺脫戰亂沒多久,老百姓基本都沒啥特別的想法,能夠活下去就行,別再隨便折騰了。而他們的這種願望其實和廉梧管委會的想法差不多,因為他們也想盡快安定局勢,隔壁順國可虎視眈眈著哪。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廉梧管委會主任薑雲帆給予了地方許多特權。即他組建了一個政治協商會議,吸收廉、梧、沔三州的著名士紳、大商人進入這個會議,參政議政,直接向管委會反應地方上的很多問題。然後地方上基本由他們自治,只要承認東岸人的統治即可,反正他們現在也沒那個實力將觸角延伸到廉梧的每一個角落。
其實這種統治模式,與寧波府早期的形式大同小異。當年寧波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維穩會也差不多是一個地方鄉紳的自治組織,他們向東岸人交錢交糧,有時候也出夫子,同時還大體上維持了地方的秩序,作用還是相當正面的。
但這種模式也會產生一個弊端,那就是導致地方上的名門大族過多,影響力過強,地方主義思想過於強烈,給統治者帶來一定的麻煩。廉梧管委會現在吸收了富商、士紳、土司頭人進入統治體系,固然可以以最快速度安定地方秩序,但未來無疑也會面臨地方意志反彈的問題,如何取舍,外人還真的不好置喙。
薑雲帆之所以如此做,大概主要還是考慮到廉梧面臨的相對嚴峻的局勢吧。李定國之子李嗣興的部隊已經在桂省西部遭遇毀滅性失敗,李嗣興本人帶著部分殘兵躥入越南境內不知所終,其余數萬人或死或降,已經被順軍盡數料理乾淨。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偶有一些零星性的叛亂,但均被凶悍能戰的順軍部隊給迅速撲滅。尤其是雲南一些造反的土司,被劉忠貴的人馬打得很慘,很多人成了階下囚,慘不可言。
也就是說,雲南、貴州、廣西三省,明面上的反抗力量已經不存在了,都被剿滅了。當然這並不是說順軍可以撤走了,事實上他們在接下來數年內仍然必須將相當部分人馬分駐各地,以彈壓局勢。明面反抗被剿滅的主要好處,是他們可以調整部署,以靜製動,在廉梧的邊境地區給東岸人施加壓力——最近郝平直領的銀槍效節軍就過來了一萬多人——這或許才是薑雲帆急著穩固地方局勢的最主要原因了吧。
而說到躥入越南的明軍殘部, 最近順軍似乎就有借口追剿李嗣興,趁機進入越南的苗頭。這從順軍大將王萬春帶著一萬精銳並兩萬降軍,進入鎮安府、歸順州一帶就能看得出來,順軍這是不死心,想借著追剿殘敵的借口,悍然進入越南北部,看看能不能繞開東岸人的封鎖線,搞到一個出海口。
只是他們目前似乎還有些疑慮,那就是一旦正式進入越南北部的話,會不會與越南官方發生武裝衝突?要知道,越南內戰百年,軍隊無論是數量還是戰鬥力,都非常不錯的,戰法也十分先進,並不是什麽可以隨意揉捏的對象。而且,即便一時能勝又如何?能適應當地環境嗎?如今廣西的這些順軍,基本都是兩湖子弟,真去了熱帶叢林,也許敵人沒打死你幾個,疾病倒讓你躺下一大片,那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歷史上中原王朝數次征討越南,如北宋時西軍進入越南,一開始野戰獲勝,但隨後便被疾病和環境打垮,最後反而招致大敗,損失慘重。因此,侵佔越南北部,趁機取得出海口的計劃,看似非常有誘惑力,但還是得從長計議,不可輕動。如今大順最主要的敵人,還是北方的生死大敵滿清,那才是真正能致他們於死命的敵人啊。越南那種化外之地,還是等以後再想辦法吧,出海口的事情總是要解決的,李嗣興殘部的事情也是要解決的,一樣一樣來吧,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