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00章 倫敦與英國(3)
莫三這些天來一直在思考,即英國和荷蘭這兩個國家到底哪個對於東岸的威脅更大?

 老實說,在來英國之前,他雖然從後世的記憶中得知英國的種種霸氣側漏的情況,但在參觀了荷蘭省、澤蘭省、弗裡斯蘭省等多個省份後,他一度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荷蘭這麽一個金融業、工商業都如此發達、且船隊規模亦極為龐大的國家,真的會被人口不過是荷蘭三倍的英格蘭給搞垮嗎?這聽起來似乎挺不可思議的。

 不過在來到倫敦這十來天后,他終於相信後世史書上說的東西的正確性了,事實上荷蘭在與英國的長期競爭中失敗是必然的,即便沒有第三次英荷戰爭中法國從地面入侵荷蘭本土的事情發生,在殘酷的長期拉鋸中,最先倒下的一定是荷蘭,而不是有著廣闊腹地且工農業都很發達的英國。

 以轉口貿易為主的荷蘭人,沒有順應歷史潮流大力發展工業,這便是其失敗的根源!更何況荷蘭的人工成本太高,即便發展工業了,一旦其失去商業霸權上的壟斷——比如第一次英荷戰爭後也向英國打開國門的北歐市場——也會完全競爭不過英國人,原本被其佔據著的市場也一定會被英國人慢慢蠶食掉,這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

 看看繁榮的倫敦市場吧,農產品、工業品、奢侈品在此匯集,而這些商品裡面除了部分從印度進口的奢侈品外,大部分都是英國自產的。比如供應倫敦的谷物來自肯特郡(每年倫敦所需的兩萬多誇特小麥75%來自此地);牛奶、黃油、肉類、禽蛋來自東盎格利亞地區的其他郡縣;魚來自海上;呢絨來自西部;煤炭、金屬、礦產來自西南部。

 與之相比,荷蘭人的一切幾乎都來自國外,肉來自日德蘭半島、谷物來自波羅的海、鹽來自葡萄牙和法國、魚來自別人家的近海、就連萊頓發達的呢絨工業其原料也來自西班牙和奧斯曼帝國,這個國家看起來不生產任何東西,但卻插手了北海、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的所有商業。甚至大部分行業還被他們壟斷了,這自然是犯了眾怒。別看此刻只有英國跳出來向他們挑戰,可其他國家其實都在暗中叫好呢。可以預見的是,一旦荷蘭在此次戰爭中失敗。其深遠的影響足以動搖荷蘭的根基。

 當然了,動搖、瓦解荷蘭根基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戰後荷蘭的經濟還在繼續增長,還未達到頂峰。但毋庸置疑的是,戰後荷蘭的商業、經濟、工業的增長率確實是下降了,因為很多原本被荷蘭一手壟斷了商業的國家同時也向英國打開了大門。比如瑞典,這個國家在英荷戰爭之前幾乎就是可憐的荷蘭經濟殖民地,但在戰後。早就對荷蘭商人一手遮天很是不滿的這個國家立刻與英國人取得了聯系,然後借助英國勢力大漲的機會將部分荷蘭商人排擠出了該國,至於空出來的市場嘛,自然是由英國商人填補了。

 英國人自己生產商品,然後自己賣給別人,自然比荷蘭人從別人那裡買商品然後轉賣更賺錢了,因為生產這道工序的利潤也留在了英國,故英國的經濟在戰後獲得飛速發展也就不那麽令人感到奇怪了。工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的結合,自然比單純的商業資本家更給力了。

 “嘿嘿,按照正常狀態發展下去。荷蘭的沒落只是時間問題,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我們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延緩這個過程。讓荷蘭資本能夠在各個市場上多抵抗一段時間罷了,以免這些市場迅速淪陷在英國相對廉價的商品之下。”莫三長籲了一口氣,理清了這個思緒的他卻沒有絲毫輕松的感覺。

 千百萬英國廉價工人就如同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東岸人的頭頂,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落下去。現在蒸汽機的技術已經泄露到了裡斯本,從這裡擴散到荷蘭、英格蘭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東岸人可以優哉遊哉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啊。

 什麽?你認為英國人還沒做好進入工業社會的準備?或許是吧,因為蒸汽機最初的理論17實際末就已經有人提出了。可真正實用卻還要到近百年以後,如今東岸人雖說讓這項技術提前幾十年面世。可說不定17實際以內歐洲人仍然沒法大規模使用蒸汽動力進行工業生產。

 這個理論聽起來似乎有那麽點道理,可問題是。你東岸人都已經將蒸汽機大規模實用化這麽多年了,你以為歐洲人會無動於衷麽?不,他們會比歷史上更快地適應、利用這種劃時代的新事物,而不是如同歷史上那樣麻木不仁地不甚重視。

 再者,以莫三這幾日逛倫敦周邊農村的情形看來,對於進入工業社會的其他要素的準備方面,英國人也已經在有意無意中開展了很多年了。比如廉價、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就這些天的所見所聞以及歷史上了解的有限資料看來,對英國工業至關重要的圈地運動事實上已經開始了很多個年頭了——倫敦近郊大概是最先開始的那一批了,據莫三觀察,周圍地區的村莊被大量消滅,大批農民失去生產和生活資料,然後不斷遷徙、流浪,有的變成了農業工人,開始了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更多的則湧入了工業領域,充當鄉村製造業或城市服務業的廉價勞動力。

 其實根據歷史上記載,早在15世紀20年代,英國農村每年遷移的人口就佔到了總農業人口的15%(大部分從一個鄉村遷移到另一個鄉村,少部分從鄉村遷移到城市);而到了17世紀,這個比例就已經緩慢上升到了30%,有的村莊在10年內,其居民變動率竟然達到了50%,令人怎舌不已。究其原因,大概還是在於英國土地貴族的先天稀少及後天廝殺導致的勢力大減。農民沒有被充分束縛在土地上,這才是英國鄉村資本主義手工業的日漸興盛的最主要因素——英國真的是特殊的。

 圈地運動始於15世紀,但最初僅僅是少數人的行為。1455-1607年。只有50萬英畝的農地被圈佔,隻佔當時英國農用地總面積的3%;但是在1600-1699年間。英國資產階級商人和開明貴族,加起來一共圈佔了佔英國此時總農用地面積(約3000萬英畝)24%的土地,可見圈地運動在17世紀的英國是呈加速趨勢的,這得益於英國迅猛發展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工場。

 圈地運動製造了大量的赤貧階層,因為合並圈佔後的土地上,無論是種植谷物還是放牧羊群(大部分用來牧羊),都只需要大約以前五分之一的人手,被趕出自己土地的農民們四處流浪。最後落入了工場主們的手裡,開始為他們日以繼夜地生產各類商品。

 蘭開夏郡的紡織業和采煤業、伯明翰的黑鄉鐵工業區、威爾士一帶的鉛錫礦開采等等,因為這些人口的湧入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英國的工業水平也在此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台階。此外,很多湧入城市的失地農民們進入了皮革加工、建築、玻璃、造紙、造船、煙草、海產品加工、榨糖、金屬加工等行業,為這些行業提供了充足的人手。而其中的皮革、建築、造紙、造船、金屬加工與毛紡織一起,號稱此時英國的六大支柱產業,這些產業此刻正在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的雙重滋潤下,獲得高速發展。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這真的不是偶然的。”想到這裡。莫三歎了口氣,暗自尋思:“以前僅僅是看書本上寫的東西,觸動還不是很大。甚至有些不以為意。可此番到了英國走馬觀花地看了這麽一遭,卻發現真的時不我待啊!英國再這麽發展下去,等資本、科技和制度都齊備後,發生工業革命是必然的事情,而不是像後世有些人認為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是偶然事件。如果英國工業革命是偶然的,那那些勞動力被大量束縛在土地上的封建國家豈不是可能性更低?更何況現在被我們國家這麽一搞,蝴蝶效應之下,英國資產階級只會比歷史上更早做好進入工業社會的準備,這可真是個令人頭疼的事情呢。”

 “必須想辦法遏製英國。最好是在英國人茫然不知的情況下遏製他們,該怎麽辦才好呢?”莫三開始了琢磨。

 從市場方面遏製?具體措施呢?暗地裡給荷蘭輸血。讓他們更有本錢與英國人爭奪市場,減少英國工業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可問題是。體量大到荷蘭這個級別時,小小的東岸又怎麽輸得起血呢,荷蘭人又會領情麽?

 那麽就從制度方面遏製?這恐怕需要英國重回查理一世時代,可現在議會中大量充斥著資產階級分子,保守貴族幾乎被一掃而空,這個恐怕比給荷蘭輸血還要難啊!

 想來想去,莫三始終不得要領,因為他悲哀地發現,以東岸現有的實力,想要遏製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真的有些力不從心,這讓他的心裡充滿了挫敗感,明白了什麽是歷史大勢,什麽是人力有時盡。

 “不管怎樣,再難也要做下去。”莫三暗暗下定了決心,打算回去就給執委會寫密信,要求本土提前制定出一整套遏製英國的方案。必須對這個國家采取點什麽措施了,因為他們顯然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是離東岸人最近的存在,必須打壓。

 而就在莫三下了這個決心的時候,不遠處的泰晤士河碼頭上,又有大批船隻入港,其中一些很顯然是被俘獲的滿載商品的荷蘭運輸船,它們的吃水很深,在英國海軍艦隻的護送下緩緩停靠在了碼頭棧橋邊,這引起了碼頭周圍民眾們的大聲歡呼。雖然這些荷蘭運輸船包括上面的商品,最終將會在拍賣會上被那幫體面的大商人們以一個驚人的低價拍走(所得款項用於支付海軍軍費),幾乎和他們沒太多的關系,但這並妨礙他們此刻自豪感的爆棚——英國佬的心性,也是很驕傲的呢。

 莫三見狀隻歎息了一聲,然後便裹緊大衣,回自己租住的旅館去了。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