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的斯岩石”號領銜的一票艦船挨個駛入了定海港內,然後下錨停泊。
他們剛剛從煙台港返回,給南方戰區帶來了挺身隊第四大隊兩千士卒,同時也將第五大隊(德意志雇傭兵改編)送回了山東——邵樹德對這支幾乎全部由德意志人組成的大隊很不放心因此他打算在山東將這個大隊與第一聯隊的三個大隊打散重編,暫時損失點戰鬥力就損失一點吧,這沒什麽大不了的,總比日後尾大不掉不聽指揮的要好。
與挺身隊第四大隊一同抵達定海的,還有新建陸軍第九師牛成虎部四千人,與他們對調的是丁維嶽的新軍第十師。第十師丁維嶽部前陣子在觀海衛被清軍擊敗,損兵數百,這次邵樹德打算將他們調回山東黃縣整訓,順便補足兵員;而新來的牛成虎第九師戰鬥力較強,且和山東的一些清軍綠營關系密切(都是順軍降軍出身),邵樹德心有疑慮,因此將他們整建制調到了寧波,並且駐守慈溪縣城,直抵第一線與清軍接火。
最近一段時間內,清軍對寧波府的攻勢越來越猛,不斷有透過山間小路殺入奉化、鄞縣這兩地的清軍。不過好在鎮守地方的第四師、第六師反應很快,鎮壓得力,因此沒讓清軍站穩腳跟。地方上極端仇視東岸的士紳們一看“我大清”陸陸續續折了七八千人在奉化縣、鄞縣了,頓時也夾緊了尾巴老實做人,否則,溪口鎮被滅族的李大善人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
而在這個過程中,第四師、第六師兩部上萬名官兵的應變能力、行軍能力和戰鬥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已經隱隱有了成熟軍隊該有的模樣。也許稱不上什麽精銳,但這幫山賊、土匪、降兵和泥腿子組成的部伍。經過這麽多年的整訓後,戰鬥力已經明顯強於清軍南方綠營,即便是戰鬥力較強的陝甘綠營。他們也能別一別苗頭。
此時張名振在碼頭上看到的就是這麽一副場景,雖然經歷了長途航行。但從登州港、膠州港登船南下的挺身隊第四大隊和新建陸軍第九師六千官兵們的軍容卻還算整齊,張名振看著他們在碼頭上排列的整齊軍陣,以及在軍官的口令和銅哨聲中變換隊形的熟練程度,就知道這支軍隊是花了大本錢培養的,而且中途沒有遭受大面積的傷亡以致部隊斷了傳承,可以說是一支很不錯的部隊,至少比他手下那些連軍服都湊不齊的叫花子般的部隊強多了。
“枉這東朝自稱宋室苗裔,而今觀之。穿著竟類胡服,須發亦隨意毀傷,想必其國中華夏道統已絕,已和蠻夷無異矣。”張名振身後,一名穿著青袍的文士狀似悲憫地歎息道,看他那神情,似乎是見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人間慘劇一樣。
“哼,何止!”另一名文士聞言氣哼哼地說道:“鯢淵先生(張肯堂)嘗言,東朝避居海外多年,服飾、言語、法度均不類中華。道統斷絕已是無疑!賢弟也看過東朝文書,字句直白、文理不通,簡直有辱斯文!更有甚之的是。東朝人於鄞縣、奉化、慈溪諸縣私分民田,行那闖逆禽獸之事!如此狼心狗肺之輩,夫複何言?”
這位怒氣衝衝的文士祖籍寧波府鄞縣,因不願剃發、心系故明而逃至舟山魯王麾下效力,目前暫時充任定西侯張名振軍前讚畫。他的家族雖然早就賣掉祖產避入舟山,並為在此次分地大潮中受到絲毫損失,但士紳階級出身的他依然分外看不慣東岸人的所在所為,有一種物傷其類的感覺,因此此刻便尖銳抨擊起了東岸人的政策。
他的抨擊引起了身後更多人的附和。這些所謂的讀書種子們紛紛開始對碼頭上的一切評頭論足了起來,若細細聽之的話。不外乎“奇技淫巧”、“有傷風化”、“與禽獸何異”、“豺狼虎豹之輩”之類的負面話語。
在正前方走著的張名振眼看不是個事,於是便重重咳嗽了一聲。方才平息了這場紛亂的議論。與他一同行走的蕩胡伯阮進暗地裡嘿嘿一笑,也不言語。他是海盜出身的粗人,雖深得張名振賞識,卻老是被這幫酸丁們陰陽怪氣地作弄,平時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了,這會看這幫酸丁還不知死活地議論著東朝人如何如何,心中暗自冷笑:這東朝兵馬極銳,前有莫大帥、後有邵大帥,將韃子朝廷打得顧此失彼、焦頭爛額。此等豐功偉績,也是你們這幫手無縛雞之力的酸丁們能夠置喙的?簡直可笑至極!
此番他們跟隨定西侯來到寧波,主要還是受這東朝的劉總兵(劉海洋)之邀,前來共商大事。至於說商議的是什麽樣的大事,阮進作為魯王系核心將領,倒也是知道那麽一點:說穿了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東朝的劉總兵打算會盟各家武裝,趁清軍大隊集結於紹興府一帶的時候,以主力沿長江而上攻奪鎮江、南京一線,以牽製、調動清軍兵力,進而尋找戰機取得突破,消滅清軍一部,達成階段目標。
而與此同時,他們也會想辦法聯絡正在湖廣與清軍主力鏖戰的闖軍余孽,聽聞那些人擁兵二十余萬,很是了得,而今正與韃子朝廷十余萬人馬激戰不休。雖連敗數場,然根基未損,屢敗屢戰精神可嘉,事仍大有可為。若是聯絡上他們,當浙江這邊主力朔江而上的時候,他們也同時發起反擊,清軍的樂子可就大了。而如果東朝人的能量再大些,說服國姓爺、李成棟等地方勢力派也在各地配合著發起反擊,那麽局面說不定會有更大改觀。
阮進雖然是不名一文的海盜出身,但經歷了這麽多年的征戰廝殺,卻也不是沒有一點眼光。他一直覺得,國勢敗壞若此,固然有滿蒙八旗銳不可當的因素在內,但各方反清勢力彼此互不信任甚至爭相落井下石的因素,卻也絕不可忽視。
說句大不敬的話,當年闖賊被韃子主力追著打的時候,弘光朝滿朝文武竟沒有抓住機會,收取虛弱得無一兵一卒防守的山東、河南,進而威脅韃子朝廷的安危,這就已經是一件令人扼腕歎息的事情了;而當闖賊敗逃,韃子另一路主力收拾完河南、山東直趨江北的時候,滿朝文武竟然還在扯皮不休,真真是昏了頭了。要說這些人不是亡國之臣,誰信?要不是自己也不願剃發易服當韃子順民,早他娘滴不跟這幫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人鬼混了!
如今東朝的劉總兵高舉義旗,聯絡各方豪傑共擊韃虜,在阮進看來卻是一件大大的好事。無他,在於集中兵力、統一指揮,然後利用舟楫之利,在局部形成優勢,以強擊弱、以多擊寡!劉總兵的這個思路乃是兵法正道,就連自己的恩主定西侯也讚賞不已,表示將出兵會盟,共擊韃虜。如此大勢之下,這幾個酸丁文人竟然還腆著臉對東朝人評頭論足,真是馬不知臉長,可笑至極。
當然了,與東朝會盟除能打擊滿清之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借機蹭東朝人的物資補給。甚至於,一些損壞的刀槍劍戟,東朝人心情好的時候,還會幫著你修理乃至更換。這種好事,誰不想經歷?
阮進依稀記得上次也是應劉總兵之邀,在寧波、台州、松江、杭州一帶轉戰,各部都發了一筆不大不小的財。尤其是登岸作戰的定西侯、平西伯(王朝先)兩部,不但繳獲物資無數,還遷走了上萬名不願給韃子為奴的士紳百姓入舟山避居。 而原本駐守舟山、對魯監國一貫冷言冷語的肅魯伯黃斌卿,也難得地給魯監國大軍送來了些豬羊犒軍,算是近年難得一見的恭順態度了,想起就不由得令人唏噓不已。
而今定西侯在台州府、溫州府一帶打下的偌大局面,嚴格說來卻也是仰仗了東朝黃衣軍的威名呢。若不是他們在寧波府一帶積極經營,持續威脅著富庶的杭州府、紹興府、嘉興府、松江府、湖州府等地,張存仁、濟爾哈朗等人吃飽了撐的調集八萬綠營、近二萬滿蒙漢八旗圍攻寧波啊?有這工夫,還不早就南下掃平溫台、砥定閩粵啊?說到底大家都是指著東朝黃衣軍活著呢,而今趕來與其會盟,也是應有之意。
“咳…咳…”正神飛天外呢,恩主張名振那渾厚的嗓音突然在阮進耳邊響起:“東朝劉總兵親來迎接了,唔,還有延平郡王的使者,似是盧牧洲。諸君當肅然,萬不可自墮魯監國威儀,慎之!”
阮進聞言立刻昂首挺胸,目視前方,顧盼間頗為威儀。而身後原本在嘰嘰喳喳的一乾酸儒們,此時也都正了正衣冠,含笑向前行去,看起來倒也有些道貌岸然的味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