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24章 南方戰區(7)
29_297781651年4月,早春的寧波府已經漸漸溫暖了起來。台州府寧海縣城外,魏博秋正在新建陸軍第六師師長謝遷的陪同下,監督一場集體行刑。行刑的對象是本地清廷將官及部分直系男性親屬,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本地的士紳地主之流,這些人所犯之事無外乎“忠仕偽清”、“冥頑不靈”,因此被攻克此地的仆從軍第六師一並拿下行刑。

 數百名第六師的官兵在城外校場上圈出了一大塊空地,這些統一穿著土黃色軍服、頭頂黑簷大蓋帽、腳踏翻毛皮鞋、小腿上打著白色綁腿的士兵們手持長矛,將圍在外面看熱鬧的百姓向外趕了趕。他們操著本地人難懂的山東口音,手裡的刀槍寒光閃閃的,再加上月余前破城時殺得清軍人頭滾滾,因此在本地百姓眼裡還是很具威懾力的。

 師長謝遷撣了撣自己做工講究的呢子軍服上的灰塵,左手撫著指揮刀的刀柄,右手下意識地放在腰間的燧發手槍皮套上,意氣風發地看著刑場上或垂頭喪氣、或破口大罵、或哭哭啼啼的清廷將官,心裡別提多快意了。

 他本人原來不過是青州某致仕官員的一介家奴,因不忿清廷剃發易服的政策以及對百姓的過度盤剝,便與江湖上的一些朋友拉起杆子造了反。其人最大的“功績”,當是擒殺了第一個上書多爾袞請求剃發易服的滿清山東、河南招撫大使王鼇永了。謝遷當時在王鼇永的頭頂插滿了錐子,曰“為汝種發”,大快了人心。

 不過在被清軍圍剿幾乎喪命(多虧了東岸人解圍)後。謝遷便投靠了在他看來唯一堅持抗清的“不明勢力”東岸人。而在東岸仆從軍體系內浮沉幾年後,謝遷的改變很大,如今的他已不複當年的許多意氣,漸漸開始向一個軍閥、政客靠攏,比如他現在對撈錢比對殺韃子更上心,再比如他現在不但剃發易服(剃了平頭、穿起了東岸軍服,不過這在他看來比韃子推行的金錢鼠尾或馬褂要好看多了)。對來自東岸的許多事物(比如各種生活用品)也絲毫不加以排斥,和幾年前相比幾乎是變了一個人。

 校場上那些被五花大綁等待行刑的清廷官員們在他看來都是一些可憐蛋加蠢蛋。為何?不明局勢。不識大體!別的不談,光說如今浙江全省的局勢,那對清廷是大大的不利!數月前,坐鎮鄞縣的南方戰區司令、海軍少校劉海洋調動仆從軍第四師、第六師南下。花費兩個月的時間次第克複了象山縣、昌國衛、寧海縣等地,並消滅了據守這幾個縣的兩千余地主團練武裝;回師的時候他們又順道經過了奉化縣,平滅了當地發生的兩起士紳暴動事件,可謂是威風無比。

 而在東岸大軍鞏固地方的時候,原本在健跳所一帶活動的魯王武裝也開始逐漸發力,他們趁著清軍主力北撤杭州府的機會,在台州府、溫州府的沿海地帶連續出擊,先後攻克多處清軍據守的城寨,目前已據有健跳所、桃渚所、海門衛、黃岩縣、松門衛、盤石衛等地。其主力數萬人由張名振、阮進等人率領,此刻正在溫州府城永嘉縣城外,日夜圍攻不輟。

 浙東、浙南乃至閩北的清軍。本就兵力稀少,陳泰等人北上救援杭州的時候又搜刮走了一批,現在更是只有幾個歪瓜裂棗,自保尚且不暇,更別奢談援救他方了。清廷的這種不利局勢,更是在東岸人的刻意宣傳以及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被刻意放大了——掌握魯王所部軍權的張名振、阮進等人開始在溫州、台州二府攻城略地,實力有所壯大。再不複數年前蝸居舟山島時半死不活的窘態。

 而據守金廈的鄭氏集團也開始發力,他們打著南明的旗號,圍攻福建沿海一帶,讓清軍疲於奔命,不斷丟城失地。而他們的努力,又使得攻入廣東潮州府境內的清軍腹背受敵,李成棟趁勢率軍反攻,擊潰了這部清軍,並收復潮州府大部。東南沿海的局勢,就在東岸人刻意的撬動下,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清軍也徒喚奈何。

 “東南局勢翻轉若此,此等土豪劣紳竟還甘心事韃,真是蠢如豬狗!”第六師師長謝遷不屑地想著。在看到高台上的魏博秋不甚在意地揮了揮手後,他緊了緊腰間的皮帶,抽出雪亮的指揮刀,狠狠朝下一劈,道:“行刑!”

 隨著他的命令,大群還穿著清兵號衣的綠營兵將在第六師官兵的踢打下,拿著發下的短刀,戰戰兢兢地朝這些以前的上司、將官身上捅去。周圍的第六師官兵們披甲執刃,監督著他們行刑。

 “投名狀遞上後,再將這些人編入軍夫隊伍,幾趟下來後差不多就消化了。”魏博秋一邊起身離開刑場,一邊朝自己的學生李卡多說道:“寧海縣地處山間谷地平原,易守難攻。清軍大隊若是前來,必是翻山越嶺、疲敝已極,其勢不能穿魯縞也。相反,我軍卻有舟楫之利,海軍戰艦隨時可運送大批部隊及軍資上岸,具備清軍難以匹敵的內線優勢。因此,這裡可以好好消化成我們的後方,當然這也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李卡多點了點頭,他現在是真的明白老師嘴裡說的“需要很多年時間”是什麽意思了,因為現實的例子擺在那裡:在東岸人已經攻取的寧波府諸縣裡,目前推行的各項政策在鄉間阻力相當之大,地主士紳、普通讀書人、殘余清軍勢力、地方宗族勢力等等,出於種種原因,幾乎都成了東岸人的敵人。

 他們在民間散播不利於東岸的輿論、串聯各種反東岸勢力、為清廷通風報信、打殺東岸派出的征糧隊和工作隊,甚至還有人不斷煽動愚夫愚婦或宗族親朋起來武裝對抗東岸人的統治,幾乎將第四師、第六師兩部六七千人馬牢牢拖在了地方上,始終無法抽調到前線去與清軍作戰。

 不過東岸人也都不是什麽心慈手軟之輩,特別是東岸的領導人從穿越伊始就在與西班牙人的血與火中成長,他們對於地方上的反抗勢力就兩個政策:鎮壓與流放,即情節輕的(一般是被裹挾起來的愚夫愚婦)流放庫頁島、蝦夷地、大溪地,情節重的(一般是策劃、組織者)當場斬殺。所空出來的宅地正好收歸國有,然後尋機分配給傷殘、退伍士兵,又或者賞賜給主動向東岸靠攏的人,以邀買人心。

 就李卡多了解所知,目前東岸人統治最為得力的鄞縣,就已經給超過二千七百名士兵免費分了地;同時他們也組織從紹興府擄來的數萬民人在縣城周邊恢復生產,從去歲開始就疏浚了淤塞已久的水渠、重建了年久失修的坡塘河堤,並種下了越冬小麥,眼看過些時日就能收獲了,大順、東岸兩方數萬大軍征戰所需的糧秣,倒是不怎麽缺了。

 這茬小麥收獲後,這些西面來的紹興人又會緊接著種一茬水稻,水稻田周圍也多種著一些芋頭、黑豆之類的雜糧,作為口糧的補充。你可千萬別小瞧這些紹興人的乾勁,因為東岸人曾經向他們許諾過,只要免費給東岸政府耕作田地五年(期間領工資,成年男丁月薪三元,包吃住,女人小孩老人的工資遞減),他們便可以一畝地五元錢的低價贖買他們所耕作了數年的土地,最高限額三十畝。

 三十畝還算肥沃的田地,這可是一份足以傳給子孫後代的家產,由不得這些民人們不動心。因此,他們的短期積極性算是被調動了起來,同時也和本地的地主士紳們徹底結下了化不開的死仇——因為他們將來贖買的土地,很顯然都是東岸人從這些士紳手裡抄沒來的, 而這些士紳往往還有許多族人子弟在清廷為官,清廷又是明確維護地主士紳利益的,因此他們又和清廷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此一來,他們便成了東岸人統治本地最得力的幫手——還有什麽比利益一致更可靠的關系嗎?

 除了給這些紹興移民和退伍軍人分地外,東岸人也在試圖分化、瓦解地方上原有的宗族社會體系,他們找了種種由頭,將地主們的土地沒收,然後分給無地的窮人。這當初還是李卡多給出的建議呢,他在長期的調研中發現,地方鄉村的所謂宗族勢力並不是鐵板一塊,富者朱門酒肉臭,貧者竟無立錐之地。

 因此,他建議對宗族勢力進行分化瓦解,即給無地貧戶發放土地(仿照之前政策,雇傭他們耕種土地,五年後可廉價贖買),而這土地的來源自然是宗族內佔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了——他就不信在有東岸大兵撐腰維護的情況下,那些飯都吃不飽、常年處於營養不良狀態的貧戶們會不動心!中國人對於土地的執著是什麽都擋不了的!只要我能有一份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的土地,我管你是誰啊?誰要擋我我就跟誰拚命!。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