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342章 新鮮血液(6)
是的,沒錯!這些來自新華夏的薩卡拉瓦女奴就是用來配那些意大利佬的!

 為了加速巴塔哥尼亞地區的開發,由華夏東岸共和國工商部提議,國內幾家大型紡織企業(大魚河機器紡織廠、平安織造廠、羅洽紡織廠)及東岸公司響應,在巴塔哥尼亞各臨海、臨河定居點設立洗毛廠、毛紡廠的計劃便快速推動了起來。這項旨在提高東岸毛紡業產量和技術水平的計劃,一定能夠給如今競爭日趨激烈的紡織業帶來新的變數——搞不好,國際市場上的紡織業格局也會因此受到衝擊呢。

 而由於楊明陽的努力,黃羊港第一批接收了投資,即四家企業共同出資、出技術、出人,在黃羊河畔成立一家名為聯合紡織廠的毛紡企業,其中四家企業各佔股20%、10%的股份為股權激勵備用(將來用於獎勵企業管理層、技術人員和勞模),最後10%股份則回饋廣大國民,在青島金融市場上公開出售,以募集資金。

 聯合紡織廠成立後,除本土抽調的部分技術骨乾外,大部分工人均從意大利籍勞務工中挑選(意大利紡織業一直處於衰敗之中,故這些年很多紡織業從業人員失業,不得已之下到新大陸討生活),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毛紡織業的從業經歷,故大赦後充作第一批工人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他們的總人數高達六百余人。分為洗毛工、梳毛工、紡工、織工、染工等多個工種,較為齊全。

 全程參與了聯合紡織廠籌建事宜的楊明陽就一直認為,這幫意大利工人真的是非常幸運的:很多人來東岸尚未滿五年。但因為有一技之長及粗通漢語而被招進了聯合紡織廠,不但有了正式工作,還成為了東岸國民,現在就連女人都快要有了——雖然是略受人歧視的馬來婦女——今後就將過上比較穩定的生活,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哼哼,要是再不老實、再鬧著要這要那要聆聽上帝教誨的話,就限制從歐洲移民。你們就都蹲在那片戰火連天的土地上慢慢熬吧!

 當然了,楊明陽也知道這不太可能。在東岸這樣一個國內各地區都有大片無人居住的土地的國家。對人口的需求無疑是極為強烈的。更別說東岸的領導人都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急迫感,國內各個建設項目是一個接著一個,全國都幾乎成了一個大工地,令人瞠目結舌——君不見。北美的英國人都來了幾十年了,至今基礎設施仍然一塌糊塗,和東岸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而熱火朝天的建設行動,自然需要大量的勞工,東岸目前主要靠奴隸和非國民勞務工來解決,當然自由民農閑時節打零工所產生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畢竟他們數量多嘛。

 處在這樣一種對勞動力無限渴求的情況下,任何稍有理智的領導人恐怕都會對諸如禁止歐洲移民的事情難以下定決心(當然他們願不願意來是另一回事),這才有了大量意大利籍勞務工跨海越洋來到東岸打工並最終定居的事情發生。當然了。東岸最主要的移民來源仍然是官方主導的主動移民,這項規模宏大的移民運動是此時剛剛開始有些苗頭的世界大殖民(移民)行動的一部分,其規模之大、移民人數之多。不敢說絕後,反正肯定是空前的——每年數萬名舊大陸移民因為種種原因離開故鄉,或沮喪失望、或痛哭流涕、或懷著對新生活的向往、或憧憬著改變舊有的生活方式等等,來到了華夏東岸共和國,並最終定居下來、互相融合、互相同化,直至最終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征。

 在仔細了解了一番聯合紡織廠的籌建進度後。楊明陽這個上馬治軍、下馬管民的開拓事務負責人又在自己辦公室內接見了多位來自北方鹽城港的客人。這些人多是第一陶瓷廠(位於鹽城港,工商部是主要出資方和技術提供方。並獲得了70%股份,鹽城港地方佔股30%)的技術人員,前陣子由楊明陽請求、工商部批複同意,將在巴塔哥尼亞地區新設一家陶瓷廠,名曰“第二陶瓷廠”,故需要第一陶瓷廠提供一些技術人員參與先期籌備和試生產活動,而為了增加一廠的積極性,新的二廠將給予一廠30%股份(此外工商部佔股50%、東岸公司作為重要出資人佔股20%),以讓他們能夠盡心幫助一廠盡快投產。

 與主營工業用粗陶管道、民用小件陶器為主的第一陶瓷廠不同的是,第二陶瓷廠將以瓷器生產為主營業務,蓋因地質部派出的人員在沿丘布特河考察的時候,於水庫鄉以西地帶發現了大量白陶土,且面積廣闊、儲量頗豐,完全可供工業使用很長時間而不虞枯竭——事實上後世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台地一直是白陶土的重要產區,全境僅勘探過的一小部分地區就有12座大型白陶土礦,其中尤以阿梅希諾大壩以西的連在一起的三座大型礦坑規模最大(當然此時東岸人可能並不知道其他礦位於何處,這還需要持續不斷投入資金和人員進行勘探)——這就給東岸共和國推進瓷器產業消除掉了最後一道障礙,當年莫大帥從山東擄掠回來的製瓷工匠們再用不用生產低價值的陶器了,他們可以轉而生產更高價值的瓷器,為國家賺取利潤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收入,這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第二陶瓷廠預計將在本月(1656年2月)底正式開工建設,而礦坑的地點就位於後世阿根廷的拉斯普盧馬斯小鎮附近,國家開拓總局已正式將其命名為白陶鄉,並準備近期就徙一批明人移民前往該地,在地質部技術人員的配合下,圈定礦址范圍,然後采礦、選礦,為將來瓷窯建立起來後提供生產原料——至於瓷窯具體位於白陶鄉還是海安港目前尚未有定論,不過工商部傾向於定在交通便利的海安港。

 但不管如何,出於生產方面的考慮,修建一條從海安港到白陶鄉的貨運公路(或鐵路)卻是難免的,這事要在以往估計不容易,但在第二瓷器廠的籌建被納入強全勝強主席一力主導的“科學春天”計劃後,這事似乎也就不那麽難了,這不,聽說執委會打算撥一批被韃靼人甩賣過來的烏克蘭農奴來此,數量大約在千人上下。這些人將與新華夏那邊送來的千余薩卡拉瓦戰俘一起,在科薩黑人監工的管理下,平整起海岸港到白陶鄉的路基,以為將來公路(或鐵路)的全面建設打下基礎。

 而在此之前,就只能通過騾馬少量運輸了,誰讓丘布特河不通航而當地地形又崎嶇不平呢?不過也有人指出,可以從本土訂購一批小型內河平底船——吃水很淺的那種,可以不用帶風帆——然後使用大量的非國民勞務工前來拉纖,這種運輸方式的效率應當會遠超騾馬運輸,就是不知道數量龐大的纖夫從哪裡找,實在不行的話還是得找找著名勞工經紀人瓦倫蒂諾和門德斯了,讓他們想辦法從人口過剩的皮埃蒙特、米蘭等地招募一部分北意大利人過來,哪怕為此給高工資也在所不惜,東岸實在被這蛋疼的勞動力缺口給折騰得欲仙欲死了。

 而正處於規劃中的這條鐵路/公路其意義也絕對不能低估,蓋因這條路修到丘布特河的源頭(位於裡奧內格羅省的安第斯山東側山脈,很顯然在南緯41度-42度之間)時候,從這裡向西離著名的科查莫山口已經只有一步之遙了——曼索河穿過山口流入太平洋,其海拔只有區區400米;而從這裡向北, 在拉卡爾湖和納韋爾瓦皮湖一帶,還有瓦-溫山口(海拔673米)和佩雷斯.羅薩萊斯山口(海拔1010米),前者是擁有100多個山口的內烏肯省境內海拔最低的一個山口了,後世在通行季節內人員車輛來往頻繁。

 但這一片所有山口都有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只能在夏秋季節通行,冬天大雪封山後,這裡就變得很難通行或者乾脆無法通行了,這是最大的弊端。否則的話,鐵路直接修通到山西面的智利科查莫小鎮,仿南鐵舊例直接溝通兩大洋,豈不美哉?當然了,現在也只能想想,冬天的山區大雪(別忘了太平洋上的水汽大部被擋在了山裡,那雪可不是一般地大)會讓每個試圖在這修鐵路的人印象深刻的,短期內是根本無可能的,就連公路修了後可能都需要年年花大力氣維護。

 不過不管怎樣,鐵路修到山邊是沒問題的,而這最後一段山區裡彎彎繞繞的兩三百公裡路程,也可以走人或騾馬。這樣一來,當做一條移民或貨運的備用線路(雖然效率較低)來說,卻是足夠了,這才是這條戰略公路/鐵路的意義所在,而且有了這一優勢,也才有可能在執委會上通過它的修建計劃。至於說這條路的最後一段越過了南緯42度線,到達了41度多的問題——好吧,這對東岸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什麽?西班牙人不服?不服就來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