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福德天官》737 鑄鼎9洲
最新網址: 禱晴之術,和“呼風喚雨”,一樣是屬於天象法術。

 不過比呼風喚雨更難修持,因為禱晴之術,本身字眼意思是禱告晴天。

 但卻需要溝通太陽,溝通風,令風將雲吹散,叫太陽出現。

 當然,天上的太陽無論如何都是在那裡的,最主要的還是風將雲吹散。

 另外下雨乃是“風雨點數”批了這麽多在此地,欲要禱告晴天,還需要清掃風雨點數,解決剩余雨水的去向。

 禱晴之法,多用祭祀之舞,也就是“夏舞”。

 乃祭祀炎炎大日之舞,碧波大仙修持的雖然是“水德”,但早就從水德,轉變做了乾德,黃天修持的天德,便又有一大半是碧波大仙本身修持的。

 加上黃昊就是“太陽星君”,本體又是“聖德太子”。

 很快便令天上積聚的烏雲驅趕到了荒野之地,令城市之中,鄉村之內,久違的見到了晴朗的天空。

 不過這份晴朗像是強行扒開棉花一樣,邊上的烏雲依舊在慢慢侵蝕著天空,或晴半日,就要再次被烏雲所佔據了。

 碧波大仙連連道:“天上推雲仙官,麻煩將雲朵推往別處!”

 幾個推雲童子露出腦袋來,滿臉焦急:“烏雲沉重,一朵便是帶著一湖之水,我們即便用了雲兜,兜住了其下降之力,卻難以叫他們愈合!”

 “唉!”碧波大仙無奈,於是飛身而起,化作一條白玉神龍,龍身環德,龍鱗搖曳生光,有些像是“白得五彩斑斕”,龍角抵住雲炁,同時碧波水光旗幟,分化四季,十二月,二十四節氣,將雲炁吸攝諸,環繞成了一個圓,將天光從雲洞之中灑落到大地上。

 陽光蒸發大地上的水炁,卻很快起來了一層大霧。

 水霧之上,蜉蝣騰飛,無數從水中“羽化”的蟲子,開始亂舞。

 溫暖的陽光又加速了被水帶來的水中汙穢的腐爛,一股股瘟疫之炁開始蔓延。

 “城隍司何在?”黃灝呼喚來本地城隍:“你們難道便不作為麽?”

 “大神!不是我們不作為,是已經作為不了了,之前水災,百姓祭祀城隍,但無效果,於是將城隍神像投水了,還是城隍爺自己從水裡爬出來的!”

 這些香火鬼神,確實混得比較淒慘。

 不過黃灝並不同情:“快快遏製瘟疫蔓延,消殺蚊蟲!”

 城隍諸司鬼神於是紛紛下達文件,將諸多村鄉的神祇配合行動。

 這點看得黃灝起火:“要你做事!不是轉發就沒事了!”

 一下子便氣得砸了這神祇的笏板,將他點作了“雕像”,作了“鎮水神將”,設在河岸邊上。

 碧波大仙從天上雲中下來,那邊敖青和天一水母娘娘從隔壁府域過來:“如今天地不是撥亂反正了麽?怎麽水運還是這麽多?”

 “總量總是沒變的。”黃灝道:“只能製止了水運升騰的速度,畢竟按照原本的計算,需要三萬六千年,水運才會停止增長。”

 “真他們艸蛋!”敖青都忍不住罵了:“我用將一些水搬運到了無人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但也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大千世界一湖之水,到了中千世界,便增量百倍,到了小千世界便是萬倍,根本容納不了多少。”

 “而且這狗屁的天道,將這些水也看做天地本源的一部分,將這些水運到他界,還損失我的功德氣數!”

 “我們自治水以來,都是靠自己的力量,沒有發揮人道的力量,我們神道,都包幹了,人道自身也應該學會和自然鬥爭的!”天一水母道:“碧波大仙,要不換個思路吧!等人道自己適應。”

 “那得助長多少水惡之輩!”碧波大仙搖頭。

 “我定要治水成功!”碧波大仙目光灼灼,看著天上烏雲要將碧波水光旗布陣形成的空間擠扁,幾乎就要合攏。

 隨即收了水光旗,令其合攏。

 下一刻,傾盆大雨急急落下。

 碧波大仙滕飛至天穹,觀摩山嶽地理水紋,心中漸漸有了一個想法!

 “傳聞大禹治水,乃是先殺了水中凶獸,將其魂魄困在一祭祀之器中,再投入水中,此器便可收束水之惡性,形成鎮水之力。”

 “禹建立夏朝之後,聚九洲各地之五金,合煉鑄鼎,是為九洲鼎,鼎立之後,便沒有水患,地震,等一應災難發生,我或許可以學習大禹,築造九鼎,用來鎮水!”

 不過大禹鑄造九鼎之前,已經將水患治理好了,這才成就的天下共主。

 有了這個念頭,碧波大仙便立馬施展。

 落下雲來,不再賣力去治水,而是打算實驗一下這個辦法行不行。

 跟著敖青說了此事,敖青卻覺得可行:“當年我本要回歸東湖,忽然火惡九嬰作惡,萬民情願,我便生生回頭,降雨滅了山火。”

 “或許萬民之願,亦能將水止住,比你我法力有力量得多。”

 天一道姆卻道:“這雖然可以試試,但總覺得,並非治本辦法,水汽是從海中而來,不如設立一道屏障,將水炁阻撓在海外,再有一個笨辦法,那就是抬高大陸,化作高原,水不往高處去,隻往低處走,自然可以治水成功!”

 “若能借來原先三界山神聖的趕山鞭,再從地母娘娘那裡要來息壤,先趕山作屏障,再用息壤抬高地層,分層次階梯,從水炁來處最低,一層攔下一層水炁,如此便不至於過多,或者過少。”

 碧波大仙聽著覺得也有道理,這似乎是大禹治水其父“鯀”的理念。

 鯀盜取天帝息壤,采用“水來土掩”的圍堵辦法,但每每都被洪水給衝垮。

 不過碧波大仙不光光要治水,更要治理的是“水運。”

 “這本質上還是增強地運,如此來中合水運,與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沒有什麽不同,不過值得一試!”

 碧波大仙仙決定兩手準備,一手如同大禹,擊殺水中凶獸哦,凶神,用他們的肉身和本地五金鑄造鎮水大鼎,鎮壓水脈。

 一手搬山趕嶽,息壤造陸,抬高大陸板塊。

 只見著冒著大雨,碧波大仙從家家戶戶敲開大門。

 大雨使得不少房子都浸透,有垮塌的風險,可畢竟是“家”,且大雨哪都去不了,百姓們只能躲在家中。

 當然,現在還存在的房子都是比較高的地勢了。

 對於這個奔忙裡外,還能變成龍的年輕人,百姓們都很熟悉親切,九洲神道就是如此,人前顯聖,並不人後默默發力。

 “先生!”

 一個老嫗開口道:“可是需要我們幫忙,老婦雖老,抗不動沙石,但我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在第一次抗洪中,和別的青壯堵作人牆,搶修大壩,被水衝走了,屍骨無見。”

 “第二個兒子開挖山路,引流洪水,被落石砸下掩埋。”

 “第三個兒子,持刀下河和蛟龍博弈,也已被咬死,吞吃了個乾淨!”

 “老身雖弱尤有抱柴之力,可以生火做飯,幫忙烘烤衣裳。”

 碧波大仙生出惻隱之心,用法力幫她梳理了身體,賜下了福咒,開口道:“您的三個兒子,都有功德,將來一定都會成就神仙的。”

 說罷,便有被洪水衝走的屍骸,被山石壓住的屍骸,乃至於被水中惡蛟吃剩的屍骸之中,騰升出一點性靈,其中魂魄凝聚,誕生神性,竟然已經轉化作了毛神。

 僅僅因為碧波大仙一言,便有成神因果。

 “成就神仙,又有什麽用呢?”老人家道:“只要活著,比什麽都好!”

 碧波大仙心有不忍。

 “先生還沒說為何敲門呢?”

 “我想了一個辦法,需要一些民生自用五金之器,融作鎮水之器,可止一時洪水。”

 老嫗道:“那就將我家的鍋,燭台,還有菜刀,鋤頭,拿去融了吧,若能治好水,再采買便是,若是治不好水,我也想必不能長久於人世了!”

 就這樣,碧波大仙和其他幾位神祇,一家家討要,百姓們對此都沒拒絕,少或一根針,多或供奉神明的香爐,存下來的金銀銅錢,都捐了去,築造大鼎。

 各神都是天神往上,分身無數,很快便將,百姓家中日用之器,收集了萬斤有余。

 “此鼎不能真火煉,需柴火煉,摶土作高爐,五金融金水!”

 百姓們都齊心而來,城隍諸司的遊神,判官,甚至將城隍廟中的房梁大木拆卸下來,用這滿含願力的木頭,點燃作火,也隻此木頭,不怕被雨水弄濕,是好木頭。

 百姓們聽聞煉鼎,不顧大雨,黃灝便親自化作環繞世界之大蛇,將雲炁擠開,露出了天光大日。

 於是豔豔暖陽天下,很快便摶土作磚,壘磚作爐。

 碧波大仙親自用自身水之五德注入爐中,

 用失蠟法摶成一體,耗費頗多,乃作一鼎。

 此鼎上鐫刻龍,鳳,麒麟,太陽,但還有許多空白之處,卻是少了水惡凶獸,擊殺祭鼎。

 鼎乃烹食之器,回歸本源,當烹水惡凶獸,將肉湯返還給獻出家中日用五金之器的百姓。

 “誰去捉幾條水惡凶獸來?”

 “我去!”敖青化作一條黑龍,滕飛而去,不多一會兒,兩個前爪便抓了兩頭水中凶獸回來。

 這兩獸,一頭乃是惡蛟,是吃了老嫗兒子的那頭,其實修為不過平平,血脈駁雜,強大武者,若有屠龍之器,可以殺之。

 一頭乃是一條大黑魚,走的乃是水惡化龍之道,身上孽業纏繞,明顯是吃了不少人。

 此時他們都瑟瑟發抖,屈服在敖青身上的龍威上。

 大鼎剛剛出爐,還是火紅。

 刹那間兩頭水惡凶獸梟首,血液濺到大鼎上。

 百姓紛紛叫道:“殺得好!”

 頓時大鼎人道煌亮之力顯露,吸攝了兩個凶獸的元神,化作了鼎上雕刻的紋路。

 此鼎雖只是法器,但也生出了一股不俗的“鎮水”之力,是氣運之寶,專門鎮壓水運所用,所擊殺水惡之獸越多,其鎮水之力越強。

 眾神靈都眼睛一亮:“果然可以!”

 旋即敖青,天一,虛鯤,乃至於黃灝又捉來七頭周邊鬧洪生事的水惡凶獸,一並殺了祭鼎。

 鼎上頓時生出九種水惡凶獸的銘文,再難再容納其他凶獸銘文了,鎮水之力亦達到了“鎮百裡”的程度。

 “百裡一縣,殺九隻凶獸,加上萬斤大鼎,可鎮百裡水運,倒是比較劃得來!”碧波將大鼎抬到高處,頓時天穹之上的烏雲都被一股鎮水之力排斥開來。

 “今日請諸君食惡獸之肉,吃了此肉,當善識水性,甚至可以水下呼吸,諸君有此能力之後,還請擴散出去,救助他人,協力搏殺凶獸,鑄造大鼎,我等雖是神祇,但亦力薄有限!”

 那老嫗挺身而出:“我雖老,還請神聖叫我第一個吃此凶獸之肉,他食我兒,我食他肉,就當我兒又回到了我身上!”

 於是百姓們紛紛想起因為抗洪死去的親人,又聽到碧波大仙說讓他們吃完肉,去別的地方傳播這個鎮水的辦法,於是紛紛應了下來:“即身死,魂魄亦托夢以相告,奔走親戚,呼朋喊友,令其知也!”

 於是大火升騰,九凶獸祛除了不可食用的部分,被剁成大塊,隻鹽巴調味,化作濃湯。

 雖是水獸,腥味難耐,但每個百姓還是痛快的吃喝起來,只是一邊吃喝,一邊忍不住流起眼淚來。

 或者呼喚丈夫,或者呼喚兒子。

 叫一眾神祇看得好不是滋味。

 “伱我離開人間太久,不能查這民生疾苦,那做神,還有什麽意思?”天一道姆對著敖青道:“我亦不治水成功,不回天庭!”

 幾神目光灼灼趁著眾人還在吃肉,趕著前往了下一處地方。

 其中碧波大仙便來到了太皇黃曾天這裡,找本體求助。

 “要息壤不難,我這裡便有一些,但趕山鞭在酆都大帝那,他如今初登帝位,需靈寶護身,嗯嗯……”

 黃天思考一會兒,帶著碧波大仙上了神山,將芭蕉扇上的“地水”芭蕉扇摘了下來。

 “此芭蕉扇是四象,對應太陰少陰,太陽少陽,亦地水火風也,風火芭蕉扇乃是早先孕育,給了槐蔭,這乃地水芭蕉扇,可操控水土二行,亦交給你治水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