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藩亂》第三十章 像個老嬸子的吳少爺
  吳世璠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

  為什麽老頭一直不肯說呢?是不是有什麽隱瞞?於是一直追問。

  面對吳世璠的一再追問,老漢不厭其煩,甚至想要把他們二人驅趕出去算了。

  但想到家中女娃年華漸長,又見二人不似壞人,猶豫許久後,一臉嚴肅對二人言道:

  “老漢可以跟你們說,但是你們要保證,一定不能說出去,不然,我們全寨大大小小十幾口人,就會重陷入苦難之中。”

  吳世璠見老漢如此認真地吩咐,不由心頭一緊。

  當下立刻走出茅屋,站在蒼天之下,豎起右手中間三指做發誓狀,神情嚴肅地對老漢道:

  “老人家,您放心,我們一定保守秘密。蒼天可鑒,我發誓,我要是敢說出去,就讓方萬揚一輩子都考不上功名!”

  屋內的吳桐聽到吳世璠的誓言,白了他一眼,心中暗暗惋歎:方少爺認識我家少爺真是倒霉啊。

  見吳世璠這般凜然,老漢肅然起敬。

  真君子啊!

  沒想到,眼前這個少年郎,願意用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功名,來為自己這樣一個賤民保守秘密,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當時的人是很信鬼神之讖的,一個讀書人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是不敢隨便用自己未來的功名去向鬼神起誓。

  就跟平常人不會隨便發誓“我如果說假話就死爹娘”一樣。

  吳世璠的誠意打動了老漢。

  老漢心中暗暗誇讚之余,也是得意自己眼光獨到,果然是給自家娃娃找到了戶敢作敢當的好人家。

  於是,老漢邀請吳世璠回屋坐下後,向吳世璠道明事情的來龍去脈。

  事情要從19年前說起。

  當年,雲南還是永歷皇帝在做天子。

  當時民間有一個說法,就是大明有兩個皇帝,一個在貴陽,一個在昆明,說的就是秦國主(秦王)孫可望和永歷皇帝朱由榔。

  由於秦王兵強馬壯,把持朝政,不敬皇帝,受到了永歷朝堂官員的厭惡。

  為了對抗秦王,朝廷拉攏了與秦王有隙的晉王李定國。

  後來二者矛盾激化,發生內亂。

  晉王三萬大軍對戰秦王六萬精銳——駕前軍。

  戰場上,秦王部下臨陣嘩變,以致秦王大敗,倉皇而逃,部下兵卒,大多為晉王吞並。

  也有些秦王舊部,懼怕晉王清算,趁機逃離軍隊,不知所蹤。

  本來秦王大敗,秦王舊部人心惶惶,這是在所難免,但駕前軍將士心裡並不排斥晉王。

  因為大家都是大西軍出身的袍澤,甚至秦、晉兩部的士兵不少都是互相認識、互為兄弟子侄的。

  而且,晉王之所以能以少勝多戰勝秦王,很大緣由是秦王部下敬重晉王,才臨陣倒戈的。

  此時兵馬重歸晉王,按理正是整頓重編,收拾人心的時候。

  按將士們的想法,秦晉兩部統一起來,統稱“明兵”,或稱為“晉兵”,甚至大家叫回“大西兵”也是未嘗不可嘛。

  沒曾想,晉王根本不對兩部士卒進行整編,而是照樣把孫可望的舊部命名為“秦兵”,滇省的舊兵命名為“晉兵”。

  並且將四川、貴州方向的秦部舊將召回昆明接受調查。

  晉王的區別對待,令駕前軍大失所望。

  也從那時起,“秦兵”在南明,就是婊子養的。

  晉王身處高層,或許沒注意到底層的情況,但底層士卒,受到的委屈和傷害,卻是巨大的。

  秦兵士卒走在街上,會被同為明軍袍澤的“晉兵”所指指點點,遭受歧視貶低。

  錢糧兵仗的補給,也會受到軍需將官的刁難卡要。

  甚至在各種場合,晉兵將官對秦兵將官,輕則呵斥羞辱,動輒打罵,視如家奴。

  同為大西一系的精銳駕前軍,上至將官,下至士卒,對晉王極為不滿,從此兵心盡失。

  部分秦兵將官甚至倒向清軍。

  而沒投靠清軍的秦兵,有些則逃遁山林,有些則留下混吃等死。

  或許晉王當時的想法,只是為了維持軍隊編制,保持戰鬥力,以保證能有余力可以應對來勢洶洶的清廷大軍。

  但不可否認,此次軍隊的整編以失敗告終。

  在秦晉二王內訌一年後,具體來說是十五個月後,也就是永歷十二年(1658年)十二月,永歷皇帝懼怕清廷大軍的壓力,率先逃離昆明。

  而在永歷帝逃國18天后,清軍才進入昆明。

  從此永歷皇帝一路流亡,被吳三桂追殺。

  直至永歷十六年,永歷皇帝被緬甸國王獻出,同年,永歷皇帝被殺。(作者說:正史沒說誰殺的,野史說是吳三桂殺的,先留個坑,以後再填。)此為後話。

  而老漢就是秦王舊部“駕前軍”的一員。

  當年這支精銳部隊走的走,散的散。

  留下來士兵也沒什麽士氣,純屬混吃等死,而老漢就是混吃等死的其中之一。

  吳世璠聽完老漢的故事後,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心中了然,原來是逃軍啊。

  於是,吳世璠跟老漢解釋說,晉王已經殉國了,不用再躲啦。

  現在山外面是周王的天下,周王寬厚待人什麽什麽的,巴拉巴拉開始吹了起來。

  啊?周王是誰?你不知道啊?周王就是原來的大清平西王吳長伯,現在是咱大明的周王啦。

  咱們周王已經在三年前起兵反清,昆明現在是大明的天下啦。

  老人家你放心,大明比大清好,昆明也沒有兵亂,你可以到山外面走一走,看一看。

  也可以拿糧食去跟城裡人換些農具,買些衣物。

  就像桌子上這些糧食,看起來怪怪的,吃起來還挺不錯的嘛。

  好啦,吃東西不重要啦。我看你們連鐵製農具都沒有,這樣種地很吃力的。

  趕緊進城,把糧食賣了換成需要的物品,然後找個媒婆牽線拉媒,跟自家娃娃拉個姻緣什麽的。

  我看你家也有男娃,還沒婚配吧,可不能耽誤啦。

  哎喲,咱們當父母的,為的不就是孩子嘛……

  吳世璠就像個老嬸子,整天在操心鄰裡閑事一樣,嘴巴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期間肚子餓了,還不忘抄起桌子上根莖狀的吃食,吃得津津有味。

  而老漢一臉溫馨的看著眼前這個嘴巴忙得停不下來的少年,或許是少年讓他回憶起了童年的某些人和事吧。

  等少年說到口渴,端起陶碗準備喝口水的時候,老漢說了一句:

  “我躲的就是平西王。”

  噗……

  少年一口水都沒喝完,直接噴了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