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藩亂》第一十七章 束發綰髻的男人
  康熙十五年、永歷三十年(1676年)春節、潮州總兵府

  潮州城內外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正值新春佳節,普寧前線傳來勝利的消息。

  普寧,拿下了!

  劉進忠很高興。

  拿下普寧,意味著潮州全取。

  潮州全取,錢糧盡歸延平王。

  劉進忠借潮州府向延平王效忠,得以繼續鎮守潮州府,安心做他的定虜伯,繼續在天下美食六都之一的潮州做他的土皇帝,生活好不滋潤;

  劉國軒也很高興,拿下了普寧,他就要打惠州,等拿下惠州,會師羊城、實現昔日晉王所願就近在咫尺了。

  若能奪下羊城,那大明將擁有閩粵二省及東寧根據。

  廣州一下,輻射南國,海內震動!

  讓天下百姓都知道,大明沒有亡!大明回來了!

  大勢一旦興起,天下百姓就會對反清複明有信心,也將會紛紛簞食漿壺迎延平王。

  各地對清廷不滿而蟄伏待發的英雄群豪,也會掀起反清複明浪潮。

  屆時持大明正朔的延平王乘天下反清之勢,提大軍北進金陵,再祭孝陵,天下歸心。

  故國江山恢復,指日可待。

  太祖皇帝庇佑,延平王定能光複大明河山。

  日月山河永在!

  ……

  總兵府內,劉進忠和劉國軒兩人即將離別,此刻二人正在惺惺相惜的互道珍重。

  仿佛這幾個月的相處,讓他們二人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握著對方的手,久久不願放開,似乎結下生死同袍之情。

  雖然大家都知道對方不是什麽好鳥,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出來的。

  劉國軒名為輔佐,實為監督。

  鄭經根本不信任劉進忠,要不是鄭經截斷了福建南部,劉進忠現在在潮州的牆頭上掛著就是耿家的旗了。

  但礙於這個人在潮州的勢力,並且劉進忠是主動歸降的,必須立個牌坊出來,免得往後他人欲降,會有所顧忌,因此才留他在潮州。

  只要等劉國軒拿下惠州,就會跟漳州一起,把潮州夾在中間,讓他跑都跑不了。

  出發之前,劉國軒在大營裡,聽到普寧前線的軍報稱:

  有一隊士卒臨陣喊話,繼而引起洪陽城暴亂,為首的是一中年軍官,今日左右需要過來跟劉進忠告別,便順道看看此人是何等人物。

  未曾想,這次的臨時起意讓劉國軒發現,南粵大地竟尚遺對大明矢志不渝的忠貞孤勇。

  ……

  定虜伯、右提督劉進忠、右武衛將軍劉國軒正坐堂上左右,打量著堂中此人。

  他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瘦弱。

  人近中年,臉上布滿了滄桑,雖鬢生華發,但身板挺直,眼神中帶著威煞,這是典型的軍伍殺氣。

  兩掌粗大,虎口布滿老繭,說明刀劍不曾離手,由此可見,此人是百戰老卒。

  衣著雖然破舊,但乾淨整潔;身上雖然披甲,但仔細一看,居然是獸皮縫製。

  最令人矚目的,是他束發綰髻,雖然頭髮有些凌亂發白,但那頭長發一看就不是近期才留的。

  劉進忠等人原從清朝,如今叛清歸明,蓄發也不過一年,頭髮雖能勉強束髻成型,但自然沒有這個中年人這般長到能夠垂髫而下。

  “你就是普寧城下喊話的那個周士相?”說完,劉進忠忽然覺得這名字好像在哪見過,但就是回想不起來。

  “回將軍,末將正是周士相。”中年軍官不卑不亢的回禮道。

  “現居何職?手下還有多少人?”

  “回將軍,末將忝任隊長(注1),現能戰士卒有四十三人。”

  中年軍官沒有報傷兵,在沒有醫、藥的情況下,傷兵等同快死的兵,報了沒意義。

  “怎麽想到要去喊話勸降的?”劉進忠很佩服這個中年軍官的膽識。

  喊話不比出使,做使者未必會被斬殺,但在大軍對峙的情況下,自己孤身一人去敵人的射擊范圍內喊話,跟自己主動跑去當靶子沒啥區別。

  “回將軍,尚軍與我軍已經二戰皆二敗,特別是在鳳塘寨之左的鱟母山大捷,打得尚軍軍心已散,彼不過是強弩之末。

  末將手下正好有會講廣東各地方言的人,就上去喊幾嗓子,能有如此效果,也是意料之外。”(注2)

  “想不到你還懂兵法,難得啊。行武世家?”劉進忠樂了,麾下還有這等人才。

  “末將農家出身,年幼時讀過兩年書。”中年軍官淡淡地回應。

  “讀過書,那不簡單啊。”劉進忠聽聞此人還讀過書,看向中年軍官的眼神愈發順眼。

  劉國軒這時,忽然插口問了一句:“你的頭髮怎麽長那麽快?”

  他很疑惑,這個中年軍官居然跟他一樣,都是束發,而不是像其他叛清降將一樣半長不短。

  “末將……未曾剃發。”周士相似乎有些猶豫,但還是很老實的說出原因。

  “你未剃發?一直以來?”這可讓劉進忠有點不敢相信了。

  “新朝雅政”下,沒剃發還有腦袋留?

  大清都入關三十余年了,因為剃發問題,都殺了那麽多人,現在還有沒剃發的人?

  “是, www.uukanshu.net 將軍。”周士相十分肯定。

  “哦,我想起來了,你是義民從軍。”

  劉進忠突然想到,去年他響應耿精忠起兵反清時候,為了多招人手壯大聲勢,在潮州八縣的周圍,招進了大批盜匪、山賊,對外宣稱是義民從軍。

  有些盜賊久在山中,並未及時受到“新朝雅政”的福報,是可以理解的。

  見劉進忠似有誤會,周士相慍怒道:

  “將軍,末將不是山賊!”猶豫片刻,周士相向劉進忠、劉國軒重新執下屬見長官禮。

  “大明暫領羅定參將職、前營統製官周士相,參見兩位將軍。”

  劉進忠、劉國軒兩人忽然被搞懵了,怎麽就變成羅定參將了?

  ……

  注1:明鄭的編制為五五製,其從大到小分為提督、鎮、營(協)、隊、行、伍。鄭成功底下有5提督,每一提督旗下有5鎮,每鎮的兵力有2500人。一鎮有5營(協),每一營(協)有10個50人隊。

  注2:《尚氏名人錄》的《尚之孝傳》是記錄尚軍三戰三勝拿下普寧打到潮州城下,但最後對戰劉國軒時,則是“自覺力量懸殊,自焚毀縣城,撤走”退守惠州,為何不敵卻簡單略過;

  而泉州的地方史則是記錄鄭軍二戰二勝(黃岡大捷、鱟母山大捷)在潮州城下把尚軍趕到普寧,最後再一勝,共三戰三勝,把尚軍從普寧趕到惠州。

  看了明末清初的地方史,恍惚間有一種他們在隔空互掐的感覺……打贏的那方就寫得仔細,輸的那方就寥寥數語一概而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