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行軍
最新網址: 與馬超同來的,還有參軍郭淮,未得將令,私自離營,雖然已得到法正、馬超許可,但此次是為私事,多少有些心虛。

 雖然當初歸降,劉琦對他極為器重,提拔為參將追隨左右,但如今劉琦進位漢王,二人交情並不算深,漢軍中人才濟濟,郭淮哪敢恃寵而驕。

 等馬超見駕後,才請人稟報,不想劉琦馬上接見,未等開口便先問道:“鮮卑攻破雁門,不知伯濟家中親眷情況如何?”

 並州士族,以太原王氏和郭氏為最,郭淮之父郭縕官至雁門太守,祖父郭全為大司農,也是世代官宦,並州大亂,郭淮的心情劉琦還是能理解的。

 郭淮大受感動,抱拳道:“所幸二弟尚在家中,聞知雁門消息,早保護家眷避亂五台山,可惜王氏不肯聽勸,以為是謠言,反取笑吾弟怯懦,終遭大難。”

 劉琦無奈歎道:“戰時變亂,人心叵測,今王凌雖泣血北上,悔之無及矣。”

 郭縕雖早亡,但畢竟當過雁門太守,消息自然靈通,但王家非但不信,還笑郭家杞人憂天,甚至猜測郭家別有用心,這就是咎由自取了。

 人在未知的危機面前,往往都自以為是,這一點劉琦感同身受,當年的武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末將與王氏本有婚約,奈何……”郭淮一聲歎息,抱拳道:“今鮮卑入境,並州生靈塗炭,吾心憂家人,在軍中坐立不安,故鬥膽來見大王。吾願隨張將軍北上,既為討賊,亦為安護家眷鄉親,望大王恩準。”

 劉琦道:“伯濟不來,孤也早有意調你北上,只是不必與張文遠同去,另有重任。”

 郭淮驚喜不已,忙道:“大王委用,末將當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劉琦欣慰道:“並州多山,鮮卑皆為騎兵,雖在太原逞凶,但繼續南下必遭重創。其只顧向前,卻不知治理地方,如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我只需一支奇兵迂回太原,襲擊其後,斷其歸路,叫其首尾難顧,便可一網打盡。”

 郭淮蹙眉道:“大王所言極是,然並州東有太行,西有呂梁,千山萬壑,人馬恐難通過。”

 劉琦笑道:“若普通兵卒,斷難通過,但沙摩柯所領五溪蠻軍,卻足以翻越太行,建此奇功。”

 郭淮恍然道:“原來如此,五溪蠻軍善於穿越山嶺,在武陵山中來去如飛,這太行山脈,想必也是如魚得水,末將願往。”

 劉琦又道:“不過此戰與以往不同,鮮卑騎兵人多勢眾,又極其驍勇,汝等進山後,切不可與之正面為敵,要打‘遊擊戰’。”

 “遊擊戰?”郭淮一臉茫然,他熟讀兵法,卻從未聽過遊擊戰法。

 劉琦輕笑道:“此戰法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關鍵看所用之人,要學會靈機應變,進退自如,方得其精髓。”

 郭淮聽得如墜霧中,抱拳道:“恕末將淺薄,從未聽過此等戰法,請大王賜教。”

 劉琦學著某人的手勢一揮:“汝只需記住十六字: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啊這?”郭淮一怔,畢竟是名將坯子,很快便領悟其中奧義,撫掌讚道:“此戰法與狼群狩獵有異曲同工之妙,大王獨出心裁,末將佩服,佩服!”

 劉琦點頭道:“此等戰術,最適合沙摩柯的五溪蠻軍,來去無蹤,防不勝防。伯濟熟悉太行地理,又可與當地土人對話,此去討賊,聯合各路豪傑,安撫百姓,必能同仇敵愾,可獲全勝。”

 郭淮大喜,忙起身抱拳道:“末將定會全力以赴,斷鮮卑後路,策應大軍破敵報仇。”

 劉琦又道:“蠻軍稱號畢竟有失體面,從今日起,便正式改名:飛行軍。張嶷、沙摩柯為將,伯濟為參軍,能否名副其實,就看諸位表現了。”

 郭淮跪地道:“大王放心,飛行軍必將響徹太行。”

 郭淮的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劉琦當日留他在府中赴宴,命人連夜趕製飛行軍旗號、令牌,由郭淮攜帶往河內傳令,即日準備進入太行山。

 ……

 中原稍定,江南早已一派繁榮,自荊州至吳會,車水馬龍,舟船往來,百姓安樂。

 劉琦已將建業改為金陵,《金陵報》在江南江東極為暢銷,因為它不僅有各項政令,名士文章,還記錄北方戰事。

 茶館酒肆裡一時興起“說報人”,專門講述前方戰事,說得繪聲繪色,令人如身臨其境,算無遺策的臥龍、屢出奇策的鳳雛、從容自若的周郎、威風八面的關公,聽者如癡如醉。

 曹仁和曹彰叔侄被關在望江樓後院,每日都能聽到歡呼和叫好之聲,聽著北方戰事消息,從最初的悲憤陷入了沉默。

 曹丕所作所為,不僅百姓破口大罵,也讓他們大失所望,這魏國早已不是曹操所創立的那片基業。

 如今魏國人才凋零,青黃不接,只剩夏侯惇一員老將苦苦支撐,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甘露寺中,孫權身著僧衣,聽著呂壹講述戰事,神色極為複雜。

 想當年他坐領江東,意氣風發,準備大展拳腳,誰知首戰在逍遙津遇到張遼,一戰大敗,竟淪為笑柄。

 本以為是江東文武各懷私心,不肯用命,哪知劉琦代領軍事,不過一年半載,便攻破壽春,殺進徐州,取中原如犁庭掃穴,無人能擋。

 如今劉琦收復河南, 曹氏苟延殘喘,孫權不得不承認,在用兵方面,自己遠不及這個妹夫!

 想曹操身首異處,死於淮河,孫權忽然有些慶幸,若與劉琦開戰,自己是否也會殞命大江?

 “江河……”孫權喃喃念叨著,抬頭看向供桌上老母的靈牌。

 腦海中回蕩著劉琦臨去時留下的一句話:“出身卑賤,並非恥辱;建功揚名,方為丈夫!”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孫權緩緩起身,吟唱楚歌,三年來第一次邁出禪房正門。

 秋陽似火,照在他慘白的面膛之上,孫權負手而立,眯縫著眼睛直視陽光,如面對萬千利刃,對一臉震驚的呂壹吩咐道:“速派人報信,我要見劉琦一面。”

 “遵命!”呂壹驚喜不已,轉身快步跑了出去。

 孫權收回目光,隻覺眼前漆黑一片,閉目緩緩說道:“三載春秋……劉琦,汝可知這三年吾如何度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