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六百五十八章 掘坑待虎
最新網址: 鮮卑軍走後,徹裡吉與麹演也整頓兵馬,隨後支援,原本要等到開春天暖後出兵,但馬超到來,讓所有人心生危機,不得不早做準備。

 大軍未發,前方哨馬已經來報,吐谷渾部中了馬超埋伏之計,全軍覆沒,漢軍長驅直入,已經佔領允吾。

 麹演大驚道:“馬超竟會用計?”

 徹裡吉卻不以為意,除掉鮮卑軍去了一個勁敵,反心中暗喜,冷笑道:“奚抒莽撞無謀,又有龍陽之好,見了錦馬超必定分不清東南西北,被他算計何足道哉?”

 “馬超不可怕,就怕馬超有策畫!”麹演摸著胡茬憂心道:“國師近來不知去了何處,這該如何是好?”

 麹演口中的國師正是司馬恂,潛入西涼後先說動蔣石叛亂,又聯合麹演、徹裡吉,與顏俊等涼州豪傑南北呼應,奉韓瑛為西涼王,司馬恂則隱姓埋名,隻以國師身份議事。

 “無需請教國師!”徹裡吉傲然笑道:“本王武有越吉元帥,武有雅丹丞相,還對付不了小小的馬超?”

 麹演又道:“馬超麾下西涼騎,皆驍銳精兵,所乘山丹良駒,神駿矯健,恐怕不好對付。”

 徹裡吉擺手笑道:“不必擔心,西涼騎兵雖然厲害,但本王的鐵車兵就是他們的噩夢,莫說是馬超,就是當年的呂布也只能望風而逃,神威天將軍該換人了。”

 麹演大喜道:“羌王願出動鐵車兵,又有一文一武,馬超不足為慮!”

 原來這徹裡吉能崛起湟中,收復各羌人部落,正是靠這支鐵車兵,這種戰車用鐵皮包裹,既能裝載糧食、軍器,又能作戰,大破羌人騎兵,才統一各部。

 除此之外,越吉元帥麾下一支精兵,都慣使弓弩、槍刀、飛錘等,各種五花八門的鐵器極多,這對羌人來說也是最致命的,沒有了戰馬,用皮甲和木柄武器哪能和他較量?

 當下越吉元帥起羌兵一萬為先鋒,麹演親自領兵接應,徹裡吉帶著雅丹丞相率領十萬羌兵,浩浩蕩蕩殺奔允吾而來。

 允吾原本是金城郡治,因朝廷衰弱,西涼幾次動蕩,先被北宮伯玉佔領,後歷經韓遂、羌人等爭奪,郡治廢棄。

 允吾位於烏鞘嶺南麓,北部有大河自祁連流出,匯入湟水,因水流出峽山,兩岸山深若門,河水急出,稱浩門水。

 兩河交匯處,峽谷平緩,水草豐盛,本為羌人繁衍之地,因卑禾羌首領良願獻地稱臣,獻

 鮮水海、允谷鹽池,平地美草等予大漢,和帝時築龍耆城,命金城西部都尉在此屯田。

 馬超領兵至允吾,想他當年隨父到湟中與羌人聚會,這裡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山腳下牛羊遍地,如今城池廢棄,田地荒蕪,放眼望去,河道淤積,枯草淒淒,一片蕭條景象。

 楊阜調來尹奉、趙昂等大小官員,按照諸葛亮將令,先疏通渠道,沿浩門水修建城牆,疏通渠道部署屯田之事。

 馬超則率領軍兵修葺舊城,發布榜文招納逃入深山的百姓,馬上就要開春,願遷徙入城的不但分與土地,還發放糧食種子,提供耕牛幫助種地,五年內免征賦稅。

 半月過去,並無一人前來登記,反將士兵們忙得不可開交,放下刀劍拿起鋤頭,實在乾不習慣,尤其那些氐人士兵,更是怨聲載道。

 楊千萬有些懊悔,埋怨道:“早知如此,便該留下那些鮮卑人,讓他們修城種地,我等隻做監工該多好。”

 “此言極是!”馬超一拍大腿站起來,感歎道:“漢王果然高瞻遠矚,不殺俘虜大有深意,這些人不比牛馬好使?”

 幾人遂商議,接下來對敵,打了勝仗要多抓俘虜,將其關起來做勞力,殺了還得埋屍,多累得慌?

 不一日諸葛亮領兵至允吾,眾人出迎,見孔明氣度儒雅,飄然自若,無不為之心折,這些官員先前都見過龐統,以為臥龍也是醜陋狂浪之人,如今方知臥龍風采卓絕。

 不過對諸葛亮隨行的武將,卻又大感失望,老的須發皓白,小的乳臭未乾,雖然中原戰事緊急,這也太不將西涼豪傑當回事了吧?

 見禮之後,楊阜將叛軍情況稟告,言道:“今麹演招兵買馬,徹裡吉招聚羌人,皆野心勃勃,司馬懿又到西涼,若沆瀣一氣,恐難對付,請軍師早伐之。”

 馬超也請令道:“司馬懿挑動西涼之亂,皆因吾二人之仇。某受漢王厚恩,兩次起死回生,未有寸功相報。願請為先鋒,征討羌人歸順,斬司馬懿首級,以報主公。”

 諸葛亮搖著羽扇笑道:“自孟起誅韓遂後,西涼已平。麹演之流造反,百姓與其他羌人未必與他同心,若出兵伐之,皆以為朝廷不辨是非,反逼其鋌而走險也!今允吾已收,可出榜安民,聯絡羌胡願從朝廷者,重賞招募,以為後援。再以大軍臨之,外阻其勢,內離其交,賊如無根之萍,一戰可定矣!”

 楊阜憂心道:“此計若隻對羌胡,必能成功,隻恐司馬懿老謀深算,久之必為大患。”

 諸葛亮笑道:“司馬懿今在河西,其行蹤詭秘,難以猝除。今吾與孟起屯兵於此,其急欲報仇,必會挑動各路叛軍前來決戰。湟中山險地遠,若群賊逃避山中,難以平複,吾等以逸待勞,侯賊盡出時,一舉討平,則可一勞永逸。”

 楊阜點頭道:“進山狩獵, 不如掘坑待虎!”

 “軍師高見!”眾人無不歎服,自此軍中浮躁之氣盡失,各自秣馬厲兵,養精蓄銳。

 不一日羌人大軍殺到允吾,漢軍早在河岸布防,此時河水已經解凍,騎兵無法過河,隻好扎營造船,兩軍隔河對峙。

 諸葛亮依然不做理會,此時馬樂已趕至軍中,命其帶檄深入湟中,廣發榜文告諭諸羌,為徹裡吉脅迫,不得已起兵者朝廷不予追究,若能斬賊平亂者另有封賞,一時間羌人內部動蕩,各自猜疑,皆不願打頭陣。

 半月之後羌人大軍趕至,徹裡吉大怒,召集各頭領訓話,傳令搭設浮橋,要以鐵車碾平金城。

 諸葛亮傳令按兵不動,命黃忠、馬超、楊嶽、尹奉輪流布防,每日親自巡視河岸。

 雖在邊境,卻一刻也不閑著,早上在軍營排兵布陣,下午又到城外指點屯田,晚上還要掌燈批閱公文,將士吏民看到無不震動,軍中風氣為之一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