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五百八十四章 馭人之術
最新網址: 次日一早,劉琦便命史阿準備出行,請諸葛亮、徐庶、法正來議事,昨天收到張任書信,連酒都沒敢喝太多。

 西涼軍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而且關乎一員虎將,還是要謹慎對待,書房中僅有四人,就是要給出一個解決之道。

 徐庶歎道:“馬超自幼才能出眾,生性桀驁,雖經磨難,卻不足以磨平其性情,此次又意氣用事,當真本性難移。”

 劉琦笑道:“竟元直指點後,馬超已有所收斂。此次衝動,既為司馬懿所激,亦為龐德等所逼也!身為三軍統帥,若不能與將士同心,身先士卒,如何服眾?”

 諸葛亮也點頭道:“馬孟起義氣剛烈,此為其長,亦為其短也!羌族呼之‘神威天將軍’,足見其威猛,然剛則易折,渭水之敗、金城遭難,無不因此而起。此次又遇司馬懿,恐為其所算。”

 劉琦問道:“我準備連夜渡河北上,助孟起報仇,誰與我同去合適?”

 法正淡淡道:“主公曾言:未經打擊老天真。此言極是,馬超先前所受磨難,不過個人生死而已。此次為西涼之主,統禦大軍,先前小挫,不以為意,若叫司馬懿重創,方知用兵之難,自有轉變。”

 劉琦蹙眉道:“馬超雖被龐德等裹挾,不得不違令出兵,但終歸是為破曹滅魏,西涼軍並無大過,豈能任其自滅?”

 法正抱拳道:“主公寬仁,吾等盡知。善待士卒、招誘降俘、懷柔異族,此皆仁君所為也!然凡此類人,多如虎狼,馴之極難,加之以刀棍,尚需經年累月,稍有不慎便遭反噬,更何況人乎?”

 劉琦言道:“馬超雖桀驁,但為人忠義,又為漢室功勳之後,父子皆矢志討賊興漢,今河北未平,胡人入境,西涼軍足為主力,魏軍尚不忍殺之,更何況眼睜睜看他跳入火坑?吾以誠待人,料想西涼軍也不會負我!”

 這倒不是劉琦聖母,而是西涼軍確實是一大主力,馬超意氣用事,那是被龐德幾人逼到這個份上,那種情況下,他如果退縮不前,那就不是西涼錦馬超了。

 法正擔心西涼軍將來尾大不掉,在劉琦看來完全不成問題,如果是益州的劉備,或許有此顧慮,但現在自己手下人才濟濟,兵精將勇,西涼軍進了中原,能有多大威脅?

 保留這股編制打匈奴、鮮卑,開疆擴土不香嗎?

 諸葛亮在一旁輕搖羽扇,言道:“中原戰事未已,亮離營半月有余,雖有黃、魏二位將軍暫代,但決戰夏侯惇,刻不容緩,不能抽身。元直與馬孟起交情深厚,又知無不言,由他隨大王前去最好。”

 徐庶瞟了一眼司馬懿,歎道:“吾與孟起雖為莫逆之交,然勸誡之言早已說盡,過猶不及也!況匈奴起兵,河西大亂,吾正要往河東勸說趙儼等棄暗投明,守土安民,此乃國家之事也,豈能因小失大?”

 劉琦失笑道:“如此看來,只有我與孝直北上了。”

 法正抱拳道:“臣此番北上,本就是調往河內,在所不辭。”

 劉琦傳令道:“官渡還需另派一支兵往黎陽進發,截斷曹休歸路,就由於禁、張郃二將領兵,孔明調度。待我兩軍分取河內、定中原,會師於魏郡,再與曹丕決戰。”

 三人各去準備,劉琦到后宮與幾位夫人道別,連年征戰在外,大家都是聚少離多,小別勝新婚,雙方依依不舍,含淚而別。

 來到城外長亭,趙雲已帶兵等候多時,卻遲遲不見法正到來,直到中午時分,才見他跨馬優哉遊哉而至。

 史阿急忙迎上去催促道:“出征在即,先生怎能讓大王在長亭苦等一個多時辰?”

 法正淡淡一笑,遠遠下了馬,不急不慢上前見禮:“臣與幾位舊友道別,又祭拜一番孟達,告慰此事,故而來遲,還望大王恕罪。”

 畢竟沒有明確說明時間,劉琦也不好責備他,起身道:“人既已到齊,馬上出發吧,連夜渡河!”

 “大王且慢!”法正卻叫住劉琦,示意左右退出亭外,上前言道:“司馬懿明知魏軍不敵馬超,卻設營於修武城外,此必誘敵之計也。今計未發,大王去時,若勸止馬超,其必心中不服,反生忤逆。可待其兵發,再渡河救之,恩威並加,如此方為馭下之策也!”

 劉琦擺手道:“既知司馬懿有詭計,就當早做防備,西涼軍驍勇善戰,寧可叫他們戰死於漠北,也不能被司馬奸計所害。”

 法正再勸道:“防患於未然,不如救險於危難!似馬超此等性高氣傲之人,不撞南牆不回頭。千句良言不如一次重挫,大王欲收服此人,唯有救其於絕地,望主公熟慮之!”

 劉琦這才明白法正故意來遲,竟是在拖延時間,搖頭歎道:“孝直之言,吾豈不知?但明知如此而為之,吾心不安。謀定天下,就要以德服人!”

 “大王真仁義君子也!”法正躬身施禮,不再勸諫,示意史阿他們起程。

 劉琦如今雖貴為漢王,但出行卻一切從簡,尤其帶兵打仗,隻帶關鍵用具,什麽車仗旌旗一律不帶,一行人騎馬而行,傍晚時分便到了黃河岸邊。

 早有船隊在等候,眾人上船過河,劉琦獨自在船頭,眺望遠處夕陽,落日群山,江山無限。

 他對法正的話也不是全都充耳不聞,馬超在軍中並不是個例,江東世家那些部曲,其實比西涼軍更危險,只是實力還小,看不出來,從晚年孫權不惜損耗國力也要大開殺戒,就知道小軍閥的威脅有多大。

 思來想去,劉琦忽然明白他那個時代,軍中派政委的重要性。

 正準備叫法正來商議此事,忽然船艙內士兵大呼道:“不好了,船底漏水了……”

 船身隨之便隱隱有些歪斜,船上頓時大亂,士兵們紛紛都往船艙湧去,呼喊補救。

 不多時史阿幾個箭步奔上船舷,稟告道:“大王,大船不小心觸礁,船底破損嚴重,無法過河,只能返航。”

 此時底層船舷上黑壓壓跪滿了水手和士兵,紛紛大哭求饒,劉琦剛進位漢王坐船,就出現這種事故,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法正快步過來求情道:“天災地禍,非人力所為也,還望大王恕罪,先回港口要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