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第七十六章 荊南之患
荊州一片歡騰,中原卻陷入沉寂。

程昱因克扣糧草,摻雜人脯,殘害百姓,其行徑令人發指,其罪惡天理難容,天子震怒,下詔夷三族。

中原荒旱,連年蝗災,有司認為乃王室氣運所致,紫微與北鬥呼應,上書建議遷都至河北。

隨著遷都詔令發出,朝堂上下無不震動,許昌城內又是一片哭號之聲。

那些跟隨天子的官員、宮娥無不哀傷,此次遷都,甚至可能意味著他們的命運走向盡頭。

曹操剛忍著頭疼處理完這些瑣事,盤算著是否要親自出征,去教訓一下反覆無常的孫權。

胡質將消息帶回許昌,曹操怒不可遏,大罵劉琦卑鄙小人,剛吃了敗仗,還要賠五百萬錢糧,簡直奇恥大辱。

荀彧言道:“劉琦雖索要五百萬錢糧,吾料與上次相同,最多不過三百萬,丞相不如許其高官厚祿,結親以緩其兵勢,待淮南安定,再從容對敵。”

曹操何曾受過此等要挾,氣得臉色鐵青,沉聲道:“劉琦小兒,吾誓報此仇!”

董昭獻策道:“劉琦掌管荊州,其志非小,不可令其坐大,今東吳見風使舵,趙范膽小懦弱,何不策反五溪蠻,若能攪亂荊南之地,丞相可從容整兵,報仇雪恥。”

荀彧點頭道:“蠻人好利,只需許以金珠財物,必會起兵作亂,劉琦自顧不暇,自無意北上。”

“不想死了劉玄德,又崛起一個劉琦!”曹操一聲輕歎,“生子當如劉伯瑋,碧眼兒朝秦暮楚,小人也!”

命荀彧周旋辦理此事,盡早迎回曹仁、夏侯惇,給劉琦官爵名位都不是問題,關鍵是錢糧要盡量縮減,哪有未戰先資敵的道理?

眾人走後,曹純言道:“劉琦辱我兄長,欺人太甚,此人若不早除,必為大患。”

曹操揉著眉頭無奈道:“然劉琦羽翼已成,又有孫權小兒滋擾淮南,今荊州人心已失,再下江南,難矣!”

曹純言道:“孫策號稱小霸王,橫掃江東,無人攖鋒,一樣死於小人之手!那劉琦不過區區病夫,何妨效孫策之事,趁其羽翼未成,及早除之?”

“唔……”曹操眯縫著眼睛思索許久,點頭道:“劉琦身旁必有死士護衛,此事還需謹慎策劃,切莫打草驚蛇。”

曹純抱拳道:“丞相放心,若無萬全把握,我們的人絕不會輕易動手。”

“哼,不過區區小挫,又能奈我何?”曹操一掃心中煩鬱,拂袖冷笑道:“今河北已平,唯有江南之地而已,縱然劉琦、孫權聯手,吾一樣令其灰飛煙滅,玄武湖水師,要加強訓練。”

總體來講,曹軍的優勢還是不言而喻,佔據整個河北和中原,半壁江山在手,一次失利不足以論成敗。

……

劉琦見過了未婚妻,心滿意足回到府中,有這樣一個能經營商業的賢內助在,交流一些新的商業理念就方便了許多。

雖然一切都步入正軌,但劉琦還覺得發展不足,土地和資源都被世家豪族掌控,這是個極大的掣肘,他絕不能走孫權的老路。

年輕時的孫權為了鞏固江東,不得已和世家妥協合作,到後期尾大不掉,大開殺戒,導致江東人才凋零,內部空虛,被曹軍一鼓作氣便攻破建業。

殺雞取卵的事情不能乾,飲鴆止渴的事情更要杜絕!

諸葛亮忙著成親,軍政大事只能與徐庶商議,荊南四郡的隱患要盡快解決,雖說他們都是劉表任命的官員,但是不一定聽從劉琦的命令。

趙范只是其中之一,金璿、劉度父子和韓玄,難保就不會與曹操有所勾結,再加上東吳一直覬覦荊南之地,必須要派更加精明強乾的人上任,才能穩保後方。

韓玄才上任不到一年,將其調回襄陽並無不可,金璿是朝廷任命,劉度也並非劉氏宗親,這兩個人暫時不知態度如何,關鍵還在趙范身上。

如果能將趙范妥善處理,順利過渡郡內之事,其他兩家也就好處理了。

趙范先與蔡氏有關聯,又暗中勾結曹操,足見是個不安分的主,但他並未起兵作亂,可見還是有所顧忌,劉琦決定給他一次機會。

但貿然調動,勢必引起趙范的惶恐,很可能鋌而走險,所以劉琦決定親自去一趟桂陽,順便拜訪零陵名士蔣琬、劉巴。

招賢令發到各地已有數月,但招來的都是歪瓜裂棗,雖說這個時期人才已經瓜分殆盡,但蔣琬等還在觀望之中。

本以為大勝曹操之後,自己名望提高,定會欣然來投,結果還是無動於衷,這讓劉琦多少有些失落。

正商議如何與趙范接觸之時,細作來報,交州刺史賴恭與蒼梧太守吳巨失和,吳巨舉兵攻打賴恭。

劉琦怒道:“這吳巨何人也,竟敢反攻刺史,豈有此理!”

徐庶言道:“交州遠隔山海,不宜掌控,官員大多各自為戰,不聽王命,此事由來已久,若稍有不慎,東吳趁機而進,則交州不複為將軍所有矣!”

劉琦問道:“賴恭和吳巨, 皆為家父任命,他們多少還要給幾分面子,先生以為該將誰調回?”

交州雖然偏遠,但包括廣西和越南大部,這可是大有作為的海濱城市,也關乎劉琦接下來的商業版圖,如果讓孫權佔去,不但多了個勁敵,還影響他的賺錢計劃。

徐庶略作思索,言道:“賴恭為人才器不凡,治軍者易得,治國者難求,此人既為使君所器重,可留其治理交州,收買人心。吳巨雖勇,卻無出眾之處,若東吳來攻,恐亦無濟於事,眼下荊南正是用人之際,可將其調回家鄉長沙,一舉兩得。”

劉琦點頭道:“不錯,眼下還以治民為主,我馬上去請家父向二人寫信說和,調回吳巨,命賴恭治理境內,招納人才,以保南方安定。”

二人商議已定,劉琦來見劉表,卻見劉磐正急匆匆回府,迎上來笑道:“大郎,今日我可算訪得一位英才了。”

劉琦心中有事,擺手道:“有勞兄長費心,交給劉別駕安排便是。”

劉磐卻道:“此人還須大郎親自去見,否則隻恐要拂袖而去。”

“嘿,本事沒有,脾氣還不小!”劉琦知道荊州已無人才,不悅道:“非是我沒有禮賢下士之心,但你也看到了,前幾次宴會,簡直是浪費時間。我如今掌管荊州,日理萬機,此人若不願留,就由他去吧!”

劉磐點頭笑道:“大郎所言極是,堂堂荊州之主面前,區區一個鳳雛,算什麽鳥?我這就去打發了他。”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