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東晉:我的權臣父親》七十四 父子交易(三千)
  車隊停靠在征北大將軍府外,桓溫、桓熙先後走下馬車,絲毫不曾察覺,後方的一輛馬車中,正有一道嫉恨的目光注視著二人。

  桓濟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起初,他與兄長桓熙的感情是極好的,二人都不受父親的喜愛,可謂是同病相憐。

  然而,自從桓熙展現才能以來,就此一飛衝天,對比他在人前人後的風光無限,將滿十八的桓濟至今尚未出仕,心裡又如何好受。

  桓濟當然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隻覺得是父親偏心,如果也能對他委以重用,自信做得不會比大哥差。

  “二兄,為什麽父兄不隨我們回府。”

  車廂內,桓溫第四子桓禕疑惑道。

  桓溫五名嫡子中,除桓熙以外,都沒有什麽才能,其中,以桓禕最為愚鈍,甚至分不清豆子、小麥。

  惹得桓溫時常撫膺長歎,他能養育出桓熙這樣的兒子,居然也有桓禕這樣的蠢物。

  桓濟歷來是瞧不上這個四弟的,他對自己才能的自信,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參照桓禕而來。

  “往後出門在外少說些話,以免遭人恥笑。”

  桓濟訓斥道。

  父兄擺明了是要去接見將佐,四弟居然還能問出這等蠢笨問題。

  桓禕委屈的應了一聲,乖乖閉上了嘴。

  馬車重新開動,桓濟放下了車簾,無人知曉他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麽。

  但桓熙又是何等敏銳的人物,此前在碼頭與二弟見面時,對方眸子裡的疏遠之意,就讓他瞧了個透徹。

  推己及人,如果是自己,恐怕也得為兄弟間天差地別的待遇而心懷怨恨。

  步入府門,桓溫見桓熙心不在焉,問道:

  “熙兒,你在想些什麽?”

  桓熙回過神來,隨意找了個借口敷衍過去,桓溫也並未追問。

  父子二人來到前廳,江陵城裡的將佐們早已等候在此,郗超也在人群之中。

  桓熙只是朝郗超眨了眨眼,並沒有別的親密舉動,他很得體的接受了眾人的拜謁。

  前來拜謁的軍府將佐之中,並沒有王坦之的身影,所謂,合則聚,不合則散,王坦之自覺與桓溫的志趣並不相符,早已離開了幕府,如今在會稽王司馬昱的府中任職。

  只是,王坦之雖然去了建康,但並不代表留下的人就都是桓氏死忠。

  如記室參軍袁宏、別駕習鑿齒等人,都在反對桓溫逼迫朝廷。

  說到底,桓溫與桓熙不同。

  桓熙是在北方另起爐灶,重用的也是王猛、權翼、鄧羌這樣的北方人士,而武將如鄧遐、沈勁也都是叛臣之子,他們對晉室並沒有多深厚的感情,因此,也並不關心桓熙是否遵奉晉室號令。

  但桓溫卻不同,他的基本盤在南方,就必須與江南士族合作。

  也是因為顧及這些人的反應,而不能對朝廷逼迫過甚,以至於眼見北方紛亂,卻受製於朝廷,無法出兵,隻得眼睜睜看著殷浩敗壞國家大事。

  將佐們告退之後,前廳只剩了桓家父子,桓熙也終於找到機會與桓溫說起移民一事:

  “父親,如今關隴雖定,但淪落胡塵數十年,早已殘破不堪,孩兒覺得,是否應該讓雍州僑民各歸原籍。”

  桓溫微微頷首,卻沒有立即答應,反而是說起了一件毫不相乾的事情:

  “為父聽說你與涼人休戰,向張重華索要了二十萬石糧食、三萬匹軍馬?”

  桓熙聞言,心裡一咯噔,頓感不妙,桓溫定是看中了自己的軍馬,可這種事情又瞞不過,隻得坦白道:

  “是有這麽回事,孩兒南下之前,桓伊命人快馬來報,糧食、軍馬都已經送到了秦州。”

  果然,桓溫雲淡風輕道:

  “糧食你自己留著,可為我把軍馬運來。”

  桓熙哪還坐得住,他知道桓溫缺馬,但也不能這麽獅子大開口,桓熙噌的一下子站起來,訴苦道:

  “父親,孩兒此前馳援潼關,軍馬死傷大半,就等著這些軍馬運抵雍州,恢復騎兵戰力,況且,鎮守北方,軍中豈能無馬。”

  桓溫稍作沉思,也覺得桓熙所言有理,於是退讓道:

  “既然如此,我為你留下一萬軍馬,其余悉數為我送來,可好?

  “我為你算過了,你麾下有五千騎兵,雖說此前折損了大半軍馬,卻還有剩余,如今再留下一萬匹,足以供應一人三騎。

  “這世上哪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伱既然想要人口,自當割舍軍馬。”

  桓熙倍感無奈,自己在打桓溫治下人口的主意,不曾想,老父親也在惦念著他的軍馬。

  但隻留下一萬匹馬,屬實是少了,桓熙討價還價道:

  “父親,這三萬匹馬中,有四千匹母馬以及一千匹尚未去勢的種馬,孩兒準備留作繁衍,孩兒願意與父親平分軍馬,還請父親寬許。”

  軍中戰馬歷來是要被閹割的,這樣做可以減少戰馬雄性激素的分泌,降低其性欲和雄性行為,使其更容易受到訓練和控制。

  至於四千匹母馬、一千匹種馬則是桓熙特意向前涼要來。

  桓溫也知道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別,江南的條件,不適合馬匹繁育,如果桓熙能在關中大興馬政,將來自己又何愁沒有足夠的軍馬驅使。

  他點頭應允道:

  “既然如此,就照你說的辦。”

  三言兩語間,桓熙損失了一萬五千匹軍馬,但這也是他們父子交易的條件,桓熙提醒道:

  “父親,移民之事...”

  桓溫笑道:

  “為父準了。”

  軍馬對於桓溫來說是稀缺資源,但人口就不是,光是荊州就有不下四十余萬戶,接近桓熙治下之民的倍數。

  況且,肥水不流外人田,說到底,二人也是父子,桓熙在關中面臨的人口困境,桓溫並非不知道,既然從桓熙手中撬來了一萬五千匹軍馬,自當為他大開方便之門。

  然而桓熙卻已經不滿足於雍州僑民,在江南,人口哪有戰馬精貴,襄陽郡的雍州僑民,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兩萬戶,怎能彌補得了桓熙的損失。

  “父親,孩兒還想在荊州招攬部分流民。”

  桓溫聞言皺眉道:

  “連帶雍州僑民,你想帶走多少人口?”

  桓熙大著膽子伸出五根手指:

  “五萬戶。”

  桓溫並沒有立即拒絕,桓熙見狀,趕忙趁熱打鐵:

  “父親,孩兒帶走五萬戶,並不等同於父親就損失了這些人口,他們在北方,還是得為我們桓氏繳納賦稅,聽從征調。

  “我們父子本為一體,榮辱與共,若是關中人丁興旺,得以複興,父親也將因此受益。”

  盡管桓熙說得誘人,但實際上,桓溫對於雍、梁、秦三州是插不上手的,這一次,若非桓熙有求於自己,只怕也不會輕易讓出軍馬。

  二人的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進行了切割。

  縱使是父子,也得明算帳,桓溫沉吟道:

  “三萬戶,為父許你從荊州帶走三萬戶。”

  桓熙大喜,之前開口五萬戶,不過是漫天要價,桓溫怎麽可能準許他帶走這麽多的人口。

  畢竟桓溫截留賦稅,人口少了,軍府的收入也會相應銳減。

  如今得了三萬戶,足以使他欣喜,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關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桓熙唯恐桓溫反悔,趕忙拜謝道:

  “孩兒多謝父親!”

  桓溫挪揄他:

  “現在可高興了,方才不過是要了你一些軍馬,就向我苦著一張臉。”

  桓熙嘿笑道:

  “孩兒家底薄,哪比得上父親兵強馬壯,自當錙銖必較。”

  由於桓溫還有公務處置,桓熙並未久作叨擾,www.uukanshu.net 他離開軍府之前,又去了郗超所在的廂房,書吏們識趣的告退。

  郗超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道:

  “我還以為世子有了王景略(王猛)輔佐,就將郗某忘在腦後。”

  郗超雖然人在江陵,但一直有關注北方的消息,桓熙有多麽重視王猛,他也略知一二。

  桓熙隨意坐下,不拘禮節的擺擺手,說道:

  “你我之間,就不用說些這種話了,有誰不知道,你郗景興才是我桓熙最親近的心腹。

  “王景略雖有大才,但在桓某心中的地位,又怎能與景興相提並論,我與景興,不僅是府主與僚佐的關系,更是一直將你視為摯友。

  “也就是景興如今在父親的幕府任職,若是去了雍州,我對景興的禮遇,必然更勝王景略。”

  在北方時,一口一句先生,來了南方,仗著此間沒有外人,倒是直呼起了王景略。

  不過,郗超對此大為受用,實際上,他也不是真的要與王猛爭寵,這些年,他在征西大將軍府可謂是如魚得水,桓溫對他言聽計從,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又怎會有閑心為了桓熙與王猛的親密關系而耿耿於懷。

  桓熙與郗超分享著離別後的一些經歷,但郗超還是有意無意向桓熙打聽起王猛。

  他對王猛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好奇,桓熙也不隱瞞,將王猛是如何殫精竭慮,為自己治理關隴一一告知郗超。

  郗超感歎道:

  “不想,寒門竟也有如此賢士。”

  當然,最讓郗超讚不絕口的,還得是王猛激勵將士所用的兩條流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