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小霸王孫策》第三十六章 名臣周處的祖父
  吳郡豪強士族眾多,尤以顧、陸、朱、張四家為首。

  顧家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以顧雍,顧元歎為首。

  陸家以廬江太守陸康為首,年輕一年的陸遜,陸績,如今都還年幼,尚未成名。

  朱家自漢末以來,未有族人入仕,雖然富甲一方,卻沒有代表人物。

  而未來的朱家領頭人朱桓,這個時候也僅有十幾歲。

  張家的族長張允,之前是吳縣縣丞,孫策佔據吳郡之後,他擔心被波及,棄官返回了老宅躲避。

  而張家未來的扛鼎之人,正是他的兒子張溫,這個時候也只是一個十歲幼童。

  吳郡四姓大族,在這個時期,除了顧雍,實際並沒有傑出人才。

  相反,另兩個家族的子弟,卻出了兩個名士。

  一個是高家的高岱,一個沈家的沈旻。

  高岱的祖上曾擔任過九卿高官,沈旻的祖上,也出過刺史,太守之人。

  這兩個家族之所以沒有再孫吳政權之中,繼續輝煌下去。

  主要原因是歷史上高岱得罪了孫策,被孫策下令捕殺滅族。

  沈旻與高家有姻親關系,從而收到連累被波及。

  呂岱被孫策高調任命為吳郡郡丞之後,高岱與好友姻親沈旻商議之下,率先來到太守府投效。

  得到消息的朱家朱耀,此人是朱桓的伯父。

  他立即便攜帶重禮,來到太守府拜見孫策。

  而在此之前,孫策接見過高岱和沈旻之後,當即任命了高岱為禮曹從事。

  沈旻被孫策任命為吳縣縣令。

  孫策這一番不拘一格的提拔任賢選材風格,讓吳郡的豪強世族,以及北方流亡士族,見到了孫策重視人才決心。

  故而不但朱耀帶來重禮拜見,張家的族長張允,也攜帶重禮求官而來。

  顧家當代家主,顧雍的叔父,也派人送了拜帖。

  也唯有陸家子弟,因為都在廬江,而沒有派人前來拜謁。

  以至於傳到後來,就傳出孫策收禮就許官的消息。

  故而,一時之間,吳郡境內各縣豪強世族子弟,無不湧入吳郡求官。

  從而導致太守府門外的車馬,排成一條長長的車隊。

  一開始孫策還是很熱情的接待了一些人。

  但很快孫策就發現,這些來求官的人,很多不學無術之徒。

  發現這個情況,孫策隨即叫來孫瑜。

  “仲異,招賢事宜從今天起,由你先接待一遍,對於那些五谷不分,四體不勤,春秋大義都沒有讀過之人,一律轟出去。”

  “凌操,你協助孫瑜負責此事,有敢搗亂者,亂棍打出去。”

  “諾。”孫瑜這些天,跟隨在孫策身旁,也確實見到不少這類紈絝子弟。

  那真是鬥大的字不是一籮筐,仗著家裡有幾分錢財,便以豪強身份,企圖前來混一官半職。

  孫策一開始,確實收了張家的張允,朱家的朱耀禮品。

  但那都是一些官田,以及脫籍的人口,而不是真金白銀。

  官田和人口,那都是官府稅賦根本,這些地方豪強世族,那個家裡沒有成千上百的家仆?

  孫策收下他們這份禮品,也是為了給郡府,增收一些稅賦而已,並不是為了個人中飽私囊。

  為此,孫策任命張允出任了工曹從事,任命朱耀前往無錫擔任知縣。

  但無論是張允,還是朱耀,那都確實頗有才能,擁有扎實的學識,足以擔當郡縣之職。

  可那些狗屁少爺公子,在孫策看來,就是來賄賂買官的。

  雖說漢末以來,朝廷也公開賣官鬻爵。

  可即便如此,朝廷買官,也一樣要看門第身份的。

  一個毫無家庭背景的人,有錢也一樣買不到官職。

  其中漢末最有名的買官事件,非得說是博陵崔家的崔烈,他本是朝廷九卿之一,更是海內名士。

  但因為想要出任三公高位,故而花費了五百萬錢。

  買了三公之一的司徒一職。

  後來漢靈帝知道崔烈這樣的名士,花費五百萬錢買下司徒官職後。

  感慨之余,又覺得有些吃虧,故而把三公之位抬到五千萬錢。

  由此可見,買官也不是你有錢,就可以隨便買的。

  有了孫瑜攔門,凌操帶兵震懾,很快那些買官之人,也就銷聲匿跡。

  這天,孫策從營地巡視回來。

  孫瑜來報:“主公,陽羨有一個茂才,送來金餅一百個,說是想要出任陽羨知縣之職。”

  “既然是茂才,就應該有些才能,為何他還要送金餅呢?”

  孫策好奇的問道:“難道此人這個茂才,也是買來的?”

  “那倒不是,這人頗有些才能春秋,禮記等經典,皆能夠應答如流。”

  孫瑜如實的回道。

  “既然有才,那就讓他回陽羨擔任主薄,金餅讓他帶回去,賑濟災民之用吧。”

  “你要告誡他,我孫策絕不收受他人賄賂,他要好好乾,過幾年我會提拔他擔任縣令。”

  “倘若在搞這些溜須拍馬,諂媚上司之事,不但要革職查辦,還將嚴懲不貸。”

  出於對孫瑜的信任,孫策擺了擺手,叮囑孫瑜說道。

  “主公,其實我也答應過他,讓他返回陽羨出任縣尉或主薄職務。”

  “但是他堅決不乾,說隻想擔任知縣一職。”

  孫瑜猶豫了一下,把對方的訴求說了出來。

  “哦,這位為何?”

  孫策聽到這人,如此不識好歹,不由好笑的問道。

  “據他所言,他要在陽羨全面推廣水稻種植,並在旱地種植桑葉,進行蠶桑養殖。”

  “但陽羨境內,現在大半的百姓,都習慣種植冬小麥,夏種豆粟,對於水稻和桑蠶養殖普遍不願意。”

  “他認為只有擔任知縣,他才能做出改變決策,從而改變百姓的種植習慣。”

  “他給我們算了一筆數,說是陽羨地靠太湖,水利灌輸便利,土地肥沃,田埂之上,立於種植桑葉,喂養蠶得到的蠶絲。”

  “一畝地的收成,至少要比種植冬小麥和豆粟,要高出三成,甚至五成。”

  聽到孫瑜這麽一說,孫策不由對這個人來了興趣。

  當初他從曲阿一路來到吳縣,所見的大片平原水田,遍種植冬小麥,他就生出改種水稻的念頭。

  冬小麥雖然也是糧食,甚至因為耐寒的特性,在北方是主流農作物。

  但是吳郡屬於江東,也就是後世的江南地區。

  水稻的種植, 顯然更符合地域的需求。

  孫策倒是沒有想到,一個書生竟然有如此獨到想法,倒是與自己不謀而合。

  “你去把此人找來,還有通知呂岱,還有吳縣縣令沈旻一起來旁聽。”

  很快孫瑜口中的陽羨茂才周賓,便來到郡府大堂。

  “周賓參見郡守大人。”

  “不必多禮,周先生請入座。”孫策見周賓面色黝黑,身形消瘦,頷下留下短須,看年紀也就三十上下。

  觀其言行就能看出,這個人應該是常年在田壟間勞作,才會是這般形象。

  一番攀談之下,孫策才從對方口中,獲悉他口中種植桑蠶水稻數據,竟然是他八歲的兒子周舫,一起計算出來的。

  “想不到周先生的公子,還是一個神童,策倒是很想與貴公子見見。”

  聽到周舫的名字,孫策起初沒有太在意。

  但很快他腦海中的記憶之中,卻閃過一個片段。

  周舫東吳中期太守,封爵關內侯,歷任鄱陽太守,其子周處,從小頑劣,後痛改前非,終成為一代名臣。

  而晉書之上,更是記載了一個寓言故事,講述的就是周處的故事。

  後世稱之為《周處除三害》。

  “周先生為民請願改種一事,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啊。”

  看到這一家三代人的功績,孫策敬服之余,讚賞道:“今日起,由你擔任陽羨知縣,兼任吳郡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太湖周邊各縣的改種事宜。”

  “這……”周賓一愣之下,欣喜的拜道:“郡守知遇之恩,下官沒齒難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