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台,首都121準備好,申請上跑道!”
在右發成功啟動,撤去地面電源車,並以右發提供的動力再次啟動左發後,121機組的DC-3便準備通過滑行道進跑道了。
聽著機長向管制要進跑道許可的聲音,許亞林扭過頭,通過DC-3那狹小的風擋玻璃看了看外面的滑行道和跑道。無論是滑行道,還是跑道,此時都空空如也。
縱然許亞林已經對如今的首都機場流量情況,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建設。但也萬萬想不到,在上午九點多這樣一個最繁忙的時間節點上,這裡的流量還能低到如此誇張的地步...
“首都121允許上跑道,走一號滑行道。”
“一號滑行道進跑道,首都121...”
滑行道、跑道全空,塔台管制員也不磨嘰,幾乎是在徐作浩機長剛要許可的瞬間,下一秒,便給出了可以進跑道的指令。
在進入跑道後,本就乾脆的徐機長更是直接做好了起飛的準備。
莫約三分鍾後,塗裝“華夏民航”四個大字的DC-3,在一陣轟鳴聲中,騰空而起...
...
...
在飛機儀表上的ADF指引由向台飛懷柔,轉為背台的瞬間。
徐機長立馬開始調整起飛機的航向,轉向南方;顏副駕則開始調整無線電導航頻率,將原本設定的懷柔台,更換成大王莊導航台的頻率112.7;而坐在兩人身後的許亞林,也同步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飛行報告:
“機號首都121,飛越懷柔1007,高度12,雲底,地速180,預達大王莊1015,高空風340,5米每秒,溫度2。”
或許是由於自己此前還算優異的表現,獲得了機組基本信任的緣故。在許亞林一邊報告,一邊埋頭將飛機在過報告點時的飛行信息記錄在飛行日志上時,前方的顏副駕在調整完導航台頻率後,幾乎完全沒有重複檢查自己報告信息的意思。
直接便在管制頻率裡,將許亞林提供的信息報告出來:
“機號首都121,飛越懷柔1007,高度12,雲底飛行,地速180,預達大王莊1015,高空風340,5米每秒,溫度正2。”
“首都121,聯系首都區調132.1,再見!”
“聯系首都132.1,再見!”
複誦完塔台管制指令後,顏副駕伸手調整起無線電收報機的頻率,將通訊信號接入首都空域管制室的頻道。
“首都你好,首都管理處121號,聽你指揮。”
“首都121,雷達看到。上高度1600。”
“上高度1600,首都121...”
...
...
在經過莫約15分鍾的忙碌過後,在飛機飛越大王莊導航台時,高度也來到了航路計劃高度2800米,正式進入巡航階段。
原本緊張忙碌的駕駛艙,在飛機進入巡航後也瞬間變得輕松起來。但好景不長...
就在許亞林於大王莊報告點完成計劃報告,與飛行日志填寫工作後。將飛機的油門控制交給自動油門,並留下顏副駕駕駛飛機的徐機長一把解開了身前的安全帶,轉過身看向許亞林,問出了那個憋在他心裡很久的問題:
“阿林,你老實說,你這英語從哪學來的?”
“就書上啊,我之前在南邊嘛,那裡靠近南洋,外文書比較多。所以...”
“編,你繼續編!”
徐機長一手搭在座椅靠背上,另一隻手則衝著許亞林“指指點點”。再搭配上他那“我就靜靜看著你表演”的表情,頗似某隻以手指人的二哈,更巧的是,徐機長的兩鬢,正好也是白發...
“齧合齒輪這裡...這個Mesh‘right engine’的Mesh...來,說說是哪本英文書上用到它,不是用名詞的網格,而是用動詞的吻合、匹配來翻譯。還有這個齧合...關鍵就是這個齧合...”
“你問問思錫,他當初看到飛行手冊上,這句話的時候,是怎麽翻譯的?”
“我說的是,匹配右發...阿林,你不對勁啊!”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所謂的“齧合右發”,指的便是螺旋槳飛機通常配備的活塞式發動機,與後世常見的噴氣式發動機的不同之處。以DC-3裝備的惠普R-1830-90C“Twin Wasp“發動機為例,想要啟動這台發動機,首先得讓啟動齒輪與飛輪齧合,只有當這兩個齒輪連接在一塊後。
利用地面電源車提供的電力,開始旋轉的啟動齒輪,才能將機械能傳導到飛輪上,再由飛輪進一步將機械能傳遞到發動機前方的槳葉。槳葉轉動,帶動連杆、曲軸運動,最後傳遞至活塞...如此,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做功循環。
於是乎,問題來了:飛行手冊上的“Mesh‘right engine’”想表達的真正含義,其實是讓飛行員操控發動機的啟動齒輪,讓啟動齒輪和飛輪完成對接。
這個過程,你說是“匹配”?可以;你說是“吻合”?似乎也沒毛病。但最貼切的中文翻譯,肯定是描述兩個齒輪上的“齒”互相咬合的齧合,更加準確。
可在Mesh這個單詞本身所包含的中文意思裡,齧合,反而是一種很少被用到的翻譯。
換而言之,如果許亞林只是靠看一些外文書學習的英語,那麽他大概率是不會用出“齧合”這個詞語的。可偏偏,他用了...
看著徐作浩機長那犀利的審視眼神,許亞林的後背瞬間被冷汗濕透。這可不是後世的太平年景...哦不,應該說,就是後世,“行走的五十萬”都到處上躥下跳呢。這時候的“五十萬”們,活動那可是更加猖獗。
聯想到各種文學影視作品裡,關於這段時期“秘密戰線”工作的描寫。許亞林頓時意識到,自己面對的問題有多致命:
一個本不屬於自己應該了解的知識,卻被自己準確無誤地說了出來。這要解釋不清...
等到落地漢口,自己恐怕就得被保衛部門請去喝茶了。
“這不對勁嗎?活塞式發動機,我記得就是啟動齒輪齧合飛輪,然後通電啟動...我就是覺得用‘齧合’來翻譯會更準確一些...”
“你飛過活塞式發動機的飛機?你不是飛米格17那種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嗎?早上你和杜猛子的對話,我可是聽到了。”
徐機長依舊死死地盯著許亞林,警惕的意味,絲毫不加遮掩:“噴氣式發動機的啟動,可用不著將啟動齒輪與飛輪進行齧合這一個步驟。”
“飛過,不過是在很早前了。當時我剛到航校,過了一年多吧,就飛過初教5。我看手冊上,咱們的DC-3用的是14缸星型活塞發動機,然後我記得,初教5是5缸星型活塞發動機。我當時就想,都是星型活塞發動機,那它的運作邏輯,應該是有相同之處的。所以...”
急中生智下,許亞林在腦海裡翻遍了原主的記憶,終於找到了一個還算合理的解釋。
果不其然,當這個說法出口以後,徐機長臉上的警惕之色瞬間少了許多。如果是有飛過活塞式發動機飛機的經驗,那麽,許亞林能夠準確翻譯出“齧合”,自然也就不算什麽問題了。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徐機長還是繼續問道:
“你是哪一年上的航校?上的哪一所?”
“1954年,第四航校。”
聽著許亞林迅速答出和檔案上一模一樣的答案,徐機長又扭過頭看向了李榮:“阿榮,你去外面問問阿蘭,初教5是什麽時候...”
“機長,這還用問啊?當初南昌320廠搞出初教5,全國都轟動了。我記得很清楚,54年7月26日,廣播裡就播了咱們祖國自製飛機研發成功的報道。阿林他,54年入航校學習,頭一年肯定是在地上進行理論學習,到第二年上機那會,初教5已經有了。”
與嚴肅的徐機長相比,李榮的態度就隨意多了。不等徐機長將話說完,便插話替許亞林解釋了起來。
一開始,聽到徐機長突然發難,李榮也是在後知後覺的震驚下,懷疑過許亞林的來歷。但在許亞林說,他曾經在航校飛過類似飛機的時候,李榮便打消了對他的懷疑。同時,語氣還微微有點酸楚:
“機長,人是科班生,系統培養出來的。和我們那會能比嗎?”
“你先別廢話,讓你問你就先去問。阿蘭她們原本就是空軍的人,對他們系統內的事情更熟悉。 www.uukanshu.net我也知道55年的時候,初教5有了,但那時候他們第四航校有沒有初教5在飛...這事你知道還是我知道?”
衝著李榮一瞪眼後,徐機長又扭過頭看向許亞林,語氣稍微緩和了些:
“阿林...我知道你現在可能對我懷疑你很不滿,很憤怒。但我希望你能夠理解...咱們民航雖然看上去不如軍航重要,但你看看我們的乘客。13級以上的高級幹部一抓一大把,這要是讓敵特混上了飛機,再搞點破壞...”
“我擔不起這個責任,國家也經受不起這樣的損失!”
“沒事,機長,我理解。”
話都說到這份上,這還能不理解嗎?
許亞林苦笑著搖了搖頭。
該說不說,這年頭的人,才從戰爭年代走過,警惕心那是真的強。一點不對勁的地方,便可能引來懷疑...
這突兀的變故,倒是也讓許亞林冷靜了許多。
不多時,駕駛艙的艙門再次開啟。李榮,和一頭霧水的方雅蘭款款而入。
“機長,我把小方叫來了。小方,你和機長說說,55年那會,第四航校裡有初教5在飛嗎?”
“應該是有的,初教5是模仿的雅克-18生產研製而成。這款飛機,最早援助過來的時候,就是給戰鬥機學校當初級教練機用的。所以,初教5試飛成功,並投入生產後,首先裝備的就是各個航空學校。”
在回答完徐機長的問題後,方雅蘭這才有功夫提出自己的疑問:
“徐機長,您突然問這個...是發生什麽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