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澳洲重建大宋》第10章 婆羅洲戰爭
  景炎五年(1279年)婆羅洲古泰國宋人據點

  章越看著走出的古泰國使者,氣的直拍桌子大聲說:“這些土人那麽沒有信用,他們之前明明說好了,將此地賣與我們,結果現在又想要回去。”

  蔣進雖然也很憤怒但還是冷靜的說:“還是將此事上報朝廷,看朝廷怎麽處理,在此之前我們先拖著吧。”

  事情上報到東宋朝廷,所有的大臣都被古泰人的無恥氣到了,有些人甚想直接出兵滅了古泰國。

  但文天祥還是阻止了,並且說道:“古泰國雖然無恥,但我們不能無禮,暫時不能出兵,再派人去談判,如果他們還不同意,那在出兵也不遲。”

  於是在東宋朝廷派了幾名使者前去談判,結果他們走到半路就遇到駐守當地的總兵章越等人,章越哭著道:“那無恥的古泰人竟然直接出兵佔領了據點,之後將據點直接燒成了白地。”

  使者連忙帶著章越等人回去匯報此事,朝廷震怒,為了報此仇,決定出兵攻打古泰。

  東宋朝廷原來想任命張世傑為將,但張世傑因為年齡大,而且病了,隻好任命陳用為征西將軍,章越為副將,調三千宋軍,七千土人士兵,共計一萬大軍和百余艘戰船攻打古泰。

  古泰首都內

  “大王,那宋人的據點好東西真不少啊。”古泰首領身邊的待臣說道。

  古泰首領卻沒有那麽高興,那人看到首領的臉色不對,馬上關心的詢問:“大王怎麽了嗎?,有什麽不高興的事情嗎?”

  首領道:“那倒沒有什麽事,就是我覺得那宋人如果出兵來打我國怎麽辦,聽說那宋人挺厲害的。”

  待臣說道:“大王不必擔心,我認為那宋人不敢來打我國,就算來了,也沒有關系,我國所在易守難攻,如果那宋人敢開就定讓那宋人吃不了兜著走。”

  古泰首領聽見他這樣說,心裡的擔憂也就放下了,於是下令讓手下準備美食酒水,與一眾大臣共同享受。

  古泰國海岸十公裡外,陳用站在船上拿著一個東西正在看著什麽,過了一會,陳用把東西給了章越並說道:“你別說,工部發明的這望遠鏡還真好用啊,站那麽遠都能看到。”

  章越說道:“是啊,用這東西看,那遠處看的一清二楚,將軍我看那海岸沒有一個人防守,咱們要不要現在就進攻。”

  “先等等,等派出去的探子回來,再說進不進攻。”陳用道。

  又過了半個時辰,探子回來了並匯報道:“將軍,海岸上確實沒有任何人,我探查到,古泰首領並沒有在海岸設防。”

  “那就好,命令軍隊登陸。”陳用下令道。

  很快宋軍便毫無阻礙的全部上了岸,上岸後,陳用命令土人士兵為前鋒,宋人土兵在後向古泰國城鎮攻去。

  到了第二日古泰國首領才收到宋人已經登岸的消息。

  宋軍打的很快,僅一夜就快打到古泰國都城了,古泰首領非常害怕,連忙尋問之前的待臣應該怎麽辦?

  那人道:“大王可以寫信給附近的一些小國和部落,讓他們出兵相助。”

  “他們會答應嗎?”“大王只要給他們說宋人打完我們就會打他們以及大王可以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會出兵的。”侍臣說道。

  “好,我這就寫信,讓人送去。”

  果然附近的土人小國和部落在看到信後,被信中的威嚇和好處所誘導,紛紛出兵到古泰都城相助。

  等到陳用率軍趕到時,古泰都城中的士兵與其他部落小國援助的一共有一萬三千余人。

  陳用看著那古泰都城的地勢,真是易守難攻,那城背靠一座山,城外有一條河。

  一時間陳用被難倒了,隻好先在城外安營扎寨了。

  陳用在帳中走來走去,不知如何能攻下此城,如果強攻必將損失慘重。

  正當陳用苦惱時,一人從帳外走進來對他說道:“將軍有一個辦法可以攻破此城,並且還可以不用太多的損失。”

  話說的人是當年在琉球學習,後因元朝討伐被轉移到呂宋,在成年後參軍的趙啟璋,趙啟璋之前一直有複興大宋的志向,後面根據東宋的法令,參了軍,又在多次圍剿土人的行動中立功,被提拔為都護參軍,這次也隨軍來到這裡。

  “哦,你有什麽辦法,說來聽聽。”陳用說道。

  趙啟璋走到他身旁秘密地說道,說完他們倆都哈哈大笑起來。

  過了幾天的夜裡,幾個土人士兵從宋軍大營中偷偷的跑了出去,他們一起跑到了古泰都城下,城上的士兵問道:“你們是幹什麽的,難道你們是偷襲的?”其中一人說道:“不是,不是,我們是因為不滿那宋人,所以才跑過來的,我們有一個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你們大王。”

  城上的士兵將信將疑,將這事報告了古泰首領,首領那待事聽見這事後高興的對首領道:“大王這幾人肯定是不滿那宋人欺壓,所以來投奔大王,而且大王根據他們說不定可以打敗那宋人。”

  古泰首領聽了他這樣說也就信了,於是讓人把那幾個人帶了進來,那幾人一見到古泰首領就傷心致極,哭著把自己如何如何被宋人欺負,說的那是感人致極,在場的包括古泰首領都被說感動了。

  之後他們又說希望古泰首領幫他們以及拯救土人同胞,古泰首領先是歎了口氣,接道:“我也想幫你們,可那宋人軍隊如此強,打不他們啊。”

  其中一人道:“大王不要擔心,我們幾個人今天來就是為了給大王提供打敗宋人的辦法的。”

  “哦,什麽辦法?”首領問道。

  “那宋人由於在這裡打了許多天了,糧草不足,打算明天撤退,他們的將軍認為大王您不敢出城所以今天晚上他們沒有設防,大王可以今夜出城偷襲他們,必能成功。”那土人道。

  首領聽完道:“好,如果今晚偷襲成功,我會重重的賞賜你們,下令讓全軍準備今晚偷襲宋人。”

  “大王英明”底下人應喝道。

  於是古泰首領親自在晚上率軍偷襲宋軍大營,但結果嘛,被宋人全部包圍,幾乎全殲,古泰首領自己也被宋軍一箭射死。

  宋軍輕松攻佔古泰都城,攻佔古泰國後,東宋朝廷從呂宋遷移了大約三萬人在此地重新建城,另外東宋還趁著倭國內亂從九州等地招攬了許多難民,也都遷移到這裡,讓他們到內陸,替宋人清理土人,當然他們所有收獲,朝廷一概不取。

  經過此次戰役後,東宋在婆羅洲的統治基本穩定了。

  趙啟璋因為出此計被陳用推薦給了朝廷,於是朝任命他為西行指揮,讓他率領一支船隊去西洋探索,看看是否有一點收獲。

  東宋在婆羅洲的軍事行動,讓婆羅洲島上存在的國家文萊、馬亞認識到東宋是他們惹不起的存在,於是他們紛紛派遣使用希望向東宋朝貢,東宋也沒有為難他們,允許他們朝貢。

  東宋逐漸在南洋建立霸權,逐漸威脅到一個國家,滿者伯夷王國,這個國家不是古泰那種小國能比,他在蘇門答臘,婆羅洲及周邊群島都有勢力存在。

  東宋為了暫時不再有戰爭,與滿者伯夷通商交好,暫時緩解了矛盾。

  東宋為了進一步促進各地開發,在不同行省設立不同的管理模式,比如呂宋島和南洋諸島暫且實行奴隸製,鼓勵民間組建招安隊前往勸降(物理)土著,在包餓不死的前提下讓他們幫助屯田建城,並挑一些特別配合的土當監工,讓他們幫助朝廷管理土人。

  經過這一改革,使的東宋對其土地開發有很大的幫助,呂宋島內部原來無法統治的地方變的可以統治了。

  景炎六年(1280年)忽必烈二征倭國,因台風原因撤退,元朝再無東進的心思。

  東宋的移民隊放棄對群島深處森林的開發, 只在沿海一線建立移民城市,當地移民也基本放棄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生活,多數改以捕魚為生,還好這裡水資源非常豐富。

  東宋朝廷內部,小皇帝已經長大了,已經到了親政的時間,但是朝政現在依舊由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三人把持。

  小皇帝可能由於幼年時遭逢大難,留下了嚴重的戰場創傷,因此成年後性格木訥,少言寡語,對一乾老臣言聽計從,雖然皇室及大臣中有些人很不滿,但不得太忍著。

  朝廷的事務幾乎由文天祥一人處理,因為張世傑有病在身,在家養病,陸秀夫總督地方的事情,所以重擔全部壓在文天祥身上,但他毫無怨言。他一生的志向就是複興大宋,收復失地,所以他學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朝廷事務繁多文天祥一人也處理不完,所以他組建了一個由五六人組成的團隊,幫他處理奏章,最後由他再審查,稱之為“內閣”。

  內閣的人員都從沒有官職的翰林進士選取,隻負責一些簡單的事情,但隨時間的發展,內閣對未來東宋朝廷內部官製產生了重大影響,只不過這都是之後的事情了。

  景炎六年,朝廷發布詔今:開展全民習武,每個中原人必須每天花3小時格鬥,近戰博殺,陣列,開弓射箭等技能,無論男女都要練習,同時大量建設武器作坊,打造弩箭,因為不值得在對戰土人時過度消耗人力。同年東宋朝廷遷移十萬余人前往呂宋南部建設發展,促進南部的開發。

  東宋逐漸走向稱霸南洋之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