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家父王子騰》第一百零一章:指揮使人選
  簡單幾句話建立起了目前來看完全屬於自己的班底,王烈便考慮起來靖邊衛的指揮使人選。

  思來想去,王烈最後找上了田斌。

  “田同知,那降將樂常,這兩日便麻煩同知盡早將其送進京城,同時烈還有一封奏章需要一同送去,不知可方便?”

  “自然是方便的,王知府放心,今日老夫便安排人把那樂常送去京城,倒是知府你的奏章,今日可能寫出來?”

  田斌沒有問王烈為什麽提早把樂常送回京城,而是很痛快地應下了此事。反正送一個戰俘進京對他來講不是什麽大事,隨口就能安排下。

  “老夫聽聞陛下特命王知府自行籌備靖邊衛的一應軍士?不知王知府可有了想法?若是缺人,我倒是可以幫你想想辦法。”

  “同知的好意烈心領了。但對於靖邊衛的人選,烈已經大致選好,便不勞煩同知操勞。”

  田斌點點頭,沒多說什麽。他自然是能看出來皇帝是想要讓王烈能夠完全掌控這靖邊衛,因此不想讓他插手招人一事也很正常。

  見來的目的達到,王烈也就借口寫奏章而告辭

  “呼。”確認了樂常會在明日一早被啟程送回京都,王烈回到班房以後長舒一口氣。

  “陛下啊陛下,您可真會給我出些難題......希望樂常能活著回來吧。”

  自行決定一整個衛所的人選,看起來很美好,但王烈可不這麽覺得。

  別看現在皇帝一副器重王烈的模樣,但那是因為王烈對皇帝有大用,這才能得到如此青睞。對於這點,王烈心裡邊一直都很有數。

  現在的皇帝對王烈的信任,王烈是相信的,他也信皇帝現在是真心想要將靖邊衛的指揮權交給他。但開平帝不是什麽被設定好人設的NPC,不可能永遠不變。

  現在開平帝需要攬權,打個比方就相當於是正在創業,人才稀缺的時候見到王烈這個合胃口的人才當然是滿心歡喜想要拉攏。

  以後等創業成功了也就是皇帝完全攬權了,當他大權在握的時候,舉目四望,突然發現眼皮子底下居然還有個小癟三掌握著整整一個衛所的,不怎麽受他皇帝節製的正規軍,皇帝會怎麽想?

  甭管再大度的皇帝,當大權在握臣權衰弱時,往周遭環視一圈,卻發現在某個地方存在著一處他壓根就掌控不了的地方,有幾個皇帝心裡會不膈應的?

  到時候好一點的結果,是逐漸打壓王烈,直到讓王烈手裡剩不下什麽權柄對皇權一丁點威脅都剩不下。

  萬一要是皇帝嫌這麽做麻煩,直接采取最方便的做法:解決王烈這個人,那王烈現在蹦得多高到時候摔下來死狀就得有多難看。

  以王烈的性子,那是絕對不可能把今後的身家性命全都賭在皇帝身上。這種賭那都不能說是天真了,用愚蠢兩字都完全不足以形容。

  所以靖邊衛的指揮使人選,那就有門道了。

  最簡單的莫過於王烈直接讓皇帝幫忙找一個來,但這樣王烈自己也有些不甘。好不容易從皇帝那裡弄來了可以發展屬於自己的軍方班底的權力,就這麽平白無故放棄,肯定會心疼。

  但目前在軍方,唯一和王烈關系不錯的,也就劉琦雲一人。可他現在和王烈關系太好,本身也沒有被皇帝施過恩,基本可以說是王烈的自己人。這種身份,顯然王烈不可能讓他坐在這個位置上。

  能夠把靖邊衛掛靠在鎮夷府下,讓劉琦雲可以在名義上作為靖邊衛的領導,王烈就已經很夠意思了。

  再者說,劉琦雲和王烈之間的關系說得現實一點,更多還是因為利益。

  劉琦雲出身平民不假,但他從小兵做到指揮使的位置上,都是他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王烈的提拔。他自己也沒有受過王烈的救命之恩。

  這兩種在官場上最為牢靠的恩情關系沒有,只是單純的利益,讓王烈也下意識地不在靖邊衛的指揮使人選上多考慮他。

  多說一嘴。提拔、救命這兩種恩情,之所以說在官場上是最為牢靠的關系,只是因為但凡要在官場上混的,除了打定主意做孤臣、幸臣、酷吏的人外,名聲,一定是作為官員最在乎的。

  這兩種恩情,單單從兩人關系上來說,並不怎麽牢靠,但一個背叛恩主的官員,除非有信心可以做得天衣無縫滴水不漏,否則名聲基本就得變得臭不可聞。

  以賈家、牛家等四王八公集團,也正是因為多年來積攢下來的提攜之恩,才能保證如今他們家族在官場重要位置上沒有人,以前留下的人情卻仍然有用。

  不然要只是利益往來,你看如今這幾家在朝廷中樞沒有能說得上話的人以後還有幾個人願意理他們這種已經沒落家族的?

  歸根究底還是只要想正常在官場裡面混的官員,就沒有一個能夠接受名聲被搞臭的後果。試問一個連救命之恩、提攜之恩都能背叛的官員,在朝堂上有幾個人願意與其結黨的?

  沒有黨派、陣營,在朝堂上單打獨鬥的難度,不用說想來也不會有人不明白。

  當然,這裡所謂的最牢靠,放在官場的環境中,其實也不是沒有空子可以鑽。提攜、救命的恩情,只是以名聲反噬作為一種“要挾”手段, www.uukanshu.net 來使被施恩者投鼠忌器不會背叛。

  那只需要利益大到足夠抵消名聲反噬帶來的危害,或者乾脆即便背叛了也不會被名聲反噬,那不就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比如政鬥失敗被政敵打上什麽叛逆或者黑上一些汙名,那甭管什麽關系,背叛了都不會有什麽反噬。

  甚至還會被誇是什麽棄暗投明深明大義等。這就是現實。

  扯遠了。說回正題,既然劉琦雲不合適坐在靖邊衛指揮使的位置上,那按照王烈如今的人脈網,也就只剩下樂常這個人了。

  在這個關頭把樂常送回京城,不管最後皇帝怎麽處置,王烈都可以接受,甚至還能用來大致探一探皇帝的意圖。

  等樂常進了京都,最理想的結果就是皇帝不但讓樂常活下來還同意王烈在奏章中的請求送過來當靖邊衛的指揮使。

  這樣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不讓皇帝看著一個完全屬於王烈的靖邊衛感到膈應的同時,還能保證王烈對靖邊衛保持著不小的掌控力。

  可以接受的結果,就是皇帝讓樂常活下來,但派到別的地方去任職。如果是這樣,那王烈就只能接受皇帝指派一個指揮使過來的結果。但好處是至少在樂常這裡還留著些情分可以用。

  最下等的,莫過於皇帝壓根就不想饒恕樂常這亂臣賊子直接給他一刀砍了。

  即便這樣,王烈其實也不虧。

  整個關於樂常的事情上,王烈不過只寫了份奏章說了幾句話,可以說並沒出什麽力氣。樂常即便最後死了,和他王烈又有什麽關系呢?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